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2999发布日期:2023-11-06 19:2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参考已知的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专利号:cn205871047u,包括有下板、中板以及上板,该下板的底面凹设有第一容置腔,下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根据使用的需要,可更换不同规格的流道头、第二导流管、第一导流管、导流嘴、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第三板件,实现流道大小的更换,以调节进胶点的大小,无需进行整体更换,从而节省了时间,并降低成本,针对上述专利,其中在对第二板件进行固定时是直接将第二板件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三板件之间,通过第一板件与第三板件将第二板件夹紧,此种固定方式个板件之间的缝隙差会加大,固定不够牢固,同时由于塑料流体通过流道分流,而流道加长了塑料的流动距离,塑料在流动中温度下降,流动性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剥料板,所述剥料板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板;

4、第二线槽,其开设在流道板的上表面,且第二线槽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压线槽;

5、加热铜块,其契合设置于第二线槽的内部,且加热铜块的顶部与第二线槽的压线槽底部平齐;

6、第一线槽,其开设在剥料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线槽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压线槽,且第二线槽与第一线槽首尾连接;

7、供电铜线,其契合设置于第一线槽的内部,且供电铜线的尾端与加热铜块的首端电性连接;

8、电磁铁,其均嵌入设置在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

9、燕尾槽,其均对称开设于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

10、燕尾滑块,其均设置于流道板的左右表面,且燕尾滑块契合插入在燕尾槽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

12、大拉杆孔,其分别贯穿开设于主体的四角;

13、小拉杆孔,其均贯穿开设于主体的上下表面。

14、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

15、定位环,其固定安装于主体的上表面中心

16、唧嘴,其契合安装于主体的内部,且唧嘴的内部贯穿开设有注射孔。

17、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槽还包括:

18、压线板,其均安装于第二线槽的压线槽上表面,且压线板均安装于第一线槽的压线槽上表面。

19、优选的,所述流道板还包括:

20、流道,其开设于流道板的上表面,且流道的中心设置于唧嘴的注射孔正下方。

21、优选的,所述流道还包括:

22、流道口,其分别开设于流道的三端底面。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通过设置有流道板,电磁铁,燕尾槽和燕尾滑块,电磁铁均嵌入设置在的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燕尾槽均对称开设于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燕尾滑块契合插入在燕尾槽的内部,且燕尾滑块设置于流道板的左右表面,且燕尾滑块与燕尾槽一一对应,使用者可将流道板通过燕尾滑块对应插入剥料板内部的燕尾槽中,再使用电磁铁将流道板左右侧面紧紧吸住,反之即可将流道板取出进行更换,固定简单便捷,流动板的固定更为牢固。

25、2、通过设置有第一线槽,第二线槽,供电铜线和加热铜块,第二线槽开设在流道板的上表面,加热铜块契合设置于第二线槽的内部,第一线槽开设在剥料板的上表面,且第二线槽与第一线槽首尾连接,加热铜线契合设置于第一线槽的内部,且加热铜线的首端与供电铜线的尾端电性连接,使用者通过给第一线槽内的供电铜线通电,供电铜线将电流传输至第二线槽内的加热铜块上,加热铜块电阻增大产生高温对内部流动的塑料进行加热,使塑料流动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23)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3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33)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包括主体,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剥料板,剥料板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板,第二线槽,其开设在流道板的上表面。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流道板,电磁铁,燕尾槽和燕尾滑块,电磁铁均嵌入设置在的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燕尾槽均对称开设于剥料板的内部左右表面,燕尾滑块契合插入在燕尾槽的内部,且燕尾滑块设置于流道板的左右表面,且燕尾滑块与燕尾槽一一对应,使用者可将流道板通过燕尾滑块对应插入剥料板内部的燕尾槽中,再使用电磁铁将流道板左右侧面紧紧吸住,反之即可将流道板取出进行更换,固定简单便捷,流动板的固定更为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冯江水,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东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