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8774发布日期:2023-10-28 14: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塑料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瓶,大部分塑料瓶都是采用吹塑方式生产加工的。

2、吹塑也称中空吹塑,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用于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的中空制品。

3、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图中所示为挤出吹塑成型工艺。参照图1,挤出机21挤出管状型胚4。参照图2-a,用于塑料瓶成型的模具1为两个对开的半模具,两个半模具合模后内部的型腔5用于型胚4的吹塑定型;参照图2-b所示,图中所示为挤出机将管状型胚5引入对开的模具1中;参照图2-c所示,图中所示为模具1闭合以夹紧型胚4上、下两端;参照图2-d所示,图中所示为向型胚4中吹入压缩气体,使得型胚4膨胀贴模而成型;参照图2-e所示,图中所示为经冷却定型、放气并取出的塑料瓶制品。

4、在吹塑时,塑料熔体的热量将不断传给模具,而模具的温度过高又会塑料成品的冷却固化,而塑料成品冷却固化所需时间一般占其整个生产过程的百分八十以上。

5、为了使模具的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模具型腔背面的壁内铸造冷却水通道,并用端板密封,通过入口引入较大流量的冷却流体,对模具进行冷却。

6、但由于对合设置的模具限制,模具的合模处离冷却水通道较远,导致模具的合模处的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模具合模位置处的冷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对合设置的第一半模具、第二半模具,所述第一半模具与所述第二半模具对合后内部形成供型胚吹胀成型的型腔;所述第一半模具与所述第二半模具对合后于合模线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容纳冷却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件封堵住第一半模具与第一半模具的合模线处,冷却件对模具的合模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合模处的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节约成品的生产周期。同时,冷却件与成品之间还可以通过合模线进行温度的传导,进一步提高位于合模线处的成品冷却效果。

5、可选的,所述冷却件包括上盖板,冷气进气管;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第一半模具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用于封堵所述通槽的上开口;所述冷气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相贯通连接,所述冷气进气管的另一端气态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模具与第二半模具合模完成后,上盖板盖住模具的上开口处后,气态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冷气进气管件冷却传输至通槽中。通槽内的冷却空气模具的合模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合模处的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

7、可选的,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第一半模具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用于封堵所述通槽下开口;所述下盖板设有出气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模具与第二半模具合模时,通过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来盖住通槽两侧的开口,减少冷气的外泄,从而提高冷气对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

9、可选的,还包括冷气回收管,所述冷气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孔贯通连接,所述冷却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气态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模具与第二半模具分离前,通过冷却回收管回收通槽内的冷空气后再加以处理,从而减少气态冷却循环装置的能源消耗。

11、可选的,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均与所述第一半模具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模具上、下均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翻转。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下盖板均通过转动的方式对通槽的两端进行密封,从而进一步通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减少冷气的外泄。

13、可选的,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模具、所述下盖板与所述模具间均设有密封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上盖板、下盖板对通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减少冷气的外泄。

15、可选的,所述冷却件为冷却芯,所述第一半模具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冷却芯活动设置于所述通槽;所述冷却芯内设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循环通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模具与第二半模具合模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冷却芯沿着通槽的槽侧壁滑移。冷却芯封堵住第一半模具与第一半模具的合模线处,冷却芯对模具的合模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合模处的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节约成品的生产周期。

17、可选的,所述通槽的槽侧壁上设有凸条,所述冷却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凸条相对应的凹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条与凹槽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冷却芯滑移的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冷却件封堵住第一半模具与第一半模具的合模线处,冷却件对模具的合模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合模处的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节约成品的生产周期;

21、2.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了上盖板、下改板对通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减少冷气的外泄,从而提高冷气对模具合缝处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包括对合设置的第一半模具(2)、第二半模具(3),所述第一半模具(2)与所述第二半模具(3)对合后内部形成供型胚(4)吹胀成型的型腔(5);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模具(2)与所述第二半模具(3)对合后于合模线(18)处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用于容纳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包括上盖板(8),冷气进气管(11);所述上盖板(8)与所述第一半模具(2)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8)用于封堵所述通槽(7)的上开口;所述冷气进气管(11)的一端与所述上盖板(8)相贯通连接,所述冷气进气管(11)的另一端气态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盖板(9),所述下盖板(9)与所述第一半模具(2)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9)用于封堵所述通槽(7)下开口;所述下盖板(9)设有出气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气回收管(12),所述冷气回收管(12)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孔(14)贯通连接,所述冷气回收管(12)的另一端与气态冷却循环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8)与所述下盖板(9)均与所述第一半模具(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模具(2)上、下均设有第一驱动机构(1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所述上盖板(8)、所述下盖板(9)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8)与所述模具(1)、所述下盖板(9)与所述模具(1)间均设有密封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件为冷却芯(16),所述第一半模具(2)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17);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7)驱动所述冷却芯(16)活动设置于所述通槽(7);所述冷却芯(16)内设有供冷却水流动的循环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7)的槽侧壁上设有凸条(19),所述冷却芯(16)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凸条(19)相对应的凹槽(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吹塑生产用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对合设置的第一半模具、第二半模具,所述第一半模具与所述第二半模具对合后内部形成供型胚吹胀成型的型腔;所述第一半模具与所述第二半模具对合后于合模线处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容纳冷却件。在本申请中,冷却件封堵住第一半模具与第一半模具的合模线处,冷却件对模具的合模处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合模处的模具、塑料成品的冷却效果,节约成品的生产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陶善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航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