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632发布日期:2023-12-06 19: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美耐皿生产压制,具体为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


背景技术:

1、美耐皿全名为美耐皿树脂,也称嘧胺,是一种化学原料的加工产品,因其具有美观、摔不破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餐具的制作材料,美耐皿用于餐具的制作是通过热压形成特定形状,成型较为便捷,美耐皿餐具加工时,先称取定量的原料粉进行预热,然后将预热后的原料放置模腔内,通过上、下模腔的闭合将原料热压成餐具的特定形状,再对成型的餐具进行修磨加工,在对产品进行热压时需要用到平压装置。

2、目前的平压装置在将美耐皿餐具热压成型后,产品和模具之间贴合紧密,难以取出,需要人工一点点撬动产品边缘将产品取出,从而使得产品的下料速度缓慢,不利于产品的下料,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目前的平压装置在将美耐皿餐具热压成型后,产品和模具之间贴合紧密,难以取出,需要人工一点点撬动产品边缘将产品取出,从而使得产品的下料速度缓慢,不利于产品的下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包括工作台、限位杆、顶板和液压缸,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顶部四角边部位置处,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顶部,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顶部中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端部贯穿所述顶板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中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工作台顶部中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工作台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腔、双向螺纹杆、伺服电机、移动块、滑块、滑槽、第一转动座、转动杆、第二转动座、连接板和顶杆,所述工作台内部中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左右侧底部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工作台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对称螺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腔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杆。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双向螺纹杆右端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部,且所述滑块的前后侧底部与所述滑槽前后侧贴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顶杆贯穿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内部,所述下模具底部中部贯穿开设有圆孔,且所述顶杆滑动连接于圆孔内部,并与圆孔内侧贴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工作台顶部左右侧中部与所述移动板底部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板、安装孔、固定杆、拉板、挤压弹簧和固定孔,所述工作台顶部左右侧中部与所述移动板底部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右侧前后部中部贯穿开始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相互远离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固定杆外侧套接有挤压弹簧,所述下模具左右侧前后部与所述上模具左右侧前后部开设有固定孔。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固定杆外侧与所述安装孔内侧贴合,所述挤压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拉板相对侧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利用滑槽与滑块的配合,使得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带动第一转动座靠近,使转动杆偏转,带动连接板抬升,使顶杆抬升,从而将下模具内部的产品顶部,方便产品的快速下料,避免人工一点点撬动产品,提升下料速度。

15、2、该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通过拉动拉板,使挤压弹簧拉伸,带动固定杆移动,使固定杆退出固定孔内部,从而解除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固定,之后将新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放置在定位板之间,使固定杆端部与固定孔对齐,松动拉板,通过挤压弹簧的复原,使固定杆复原,使其内嵌于固定孔内部,对上模具和下模具固定,从而方便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更换安装,便于更换模具,使更换效率更快,提升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0)、限位杆(200)、顶板(300)和液压缸(400),所述限位杆(200)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顶部四角边部位置处,所述顶板(300)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200)顶部,所述液压缸(400)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300)顶部中部,所述液压缸(400)的输出轴端部贯穿所述顶板(300)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10),所述移动板(410)底部中部通过固定机构(500)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20),所述工作台(100)顶部中部通过固定机构(500)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30),所述工作台(100)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机构(600),所述下料机构(600)包括安装腔(610)、双向螺纹杆(620)、伺服电机(621)、移动块(630)、滑块(631)、滑槽(632)、第一转动座(640)、转动杆(650)、第二转动座(660)、连接板(670)和顶杆(680),所述工作台(100)内部中部开设有安装腔(610),所述安装腔(610)左右侧底部中部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20),所述工作台(100)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21),所述双向螺纹杆(620)外侧通过螺纹对称螺接有移动块(630),所述移动块(630)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滑块(631),所述安装腔(610)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632),所述移动块(630)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640),所述第一转动座(640)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50),所述转动杆(650)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座(660),所述第二转动座(660)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70),所述连接板(670)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杆(6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62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621)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双向螺纹杆(620)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3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632)内部,且所述滑块(631)的前后侧底部与所述滑槽(632)前后侧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80)贯穿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内部,所述下模具(430)底部中部贯穿开设有圆孔,且所述顶杆(680)滑动连接于圆孔内部,并与圆孔内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顶部左右侧中部与所述移动板(410)底部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500),所述固定机构(500)包括定位板(510)、安装孔(520)、固定杆(530)、拉板(540)、挤压弹簧(550)和固定孔(560),所述工作台(100)顶部左右侧中部与所述移动板(410)底部左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10),所述定位板(510)右侧前后部中部贯穿开始有安装孔(520),所述安装孔(520)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530),所述固定杆(530)相互远离端固定连接有拉板(540),所述固定杆(530)外侧套接有挤压弹簧(550),所述下模具(430)左右侧前后部与所述上模具(420)左右侧前后部开设有固定孔(5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30)外侧与所述安装孔(520)内侧贴合,所述挤压弹簧(550)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板(510)和所述拉板(540)相对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美耐皿生产压制领域的一种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包括工作台、限位杆、顶板和液压缸,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顶部四角边部位置处,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顶部,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板顶部中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端部贯穿所述顶板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中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有上模具,该便于下料的平压装置,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利用滑槽与滑块的配合,使得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使转动杆偏转,带动连接板抬升,使顶杆抬升,从而将下模具内部的产品顶部,方便产品的快速下料,避免人工一点点撬动产品,提升下料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凯尔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