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198发布日期:2024-03-22 10:4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硅胶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1、硅胶又称硅酸凝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而硅胶产品的生产中一般采用硅胶模具来对硅胶进行定型,现有的硅胶模具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目前为了防止硅胶模具变形,只会在刷模时粘贴一层纤维布,来增强硅胶模具的强度,但是这样的方式作用微乎其微;同时,现有的硅胶模具不具备散热机构,容易发生变形,硅胶模具大多在硅胶定型后取出硅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硅胶模具,所述硅胶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压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横架,所述横架上设有夯实机构,所述硅胶模具上设有冷却流道;所述硅胶模具内设有加强层。

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层为纤维布层,所述纤维布层的层数至少为3层。

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硅胶模具的外壁固定连接。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压板。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模具为l字型结构,其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于竖板上,所述第二流道设置于横板上。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夯实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夯实板。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模具的下方位置设有冷却水箱。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的硅胶模具上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的一端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可及时对硅胶模具进行散热,防止模具变形;通过在硅胶模具的内壁上设置压板以及在横架上设置夯实机构,可对硅胶进行定型;通过分体式的模具的设置,便于取出硅胶;最后,通过设置三层纤维布层,可加强硅胶模具的整体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硅胶模具,所述硅胶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压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横架,所述横架上设有夯实机构,所述硅胶模具上设有冷却流道;所述硅胶模具内设有加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纤维布层,所述纤维布层的层数至少为3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硅胶模具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模具为l字型结构,其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于竖板上,所述第二流道设置于横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夯实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模具的下方位置设有冷却水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模具加强结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支架,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硅胶模具,硅胶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压板,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支架的顶部设有横架,横架上设有夯实机构,硅胶模具上设有冷却流道;硅胶模具内设有加强层。本技术中的硅胶模具上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的一端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可及时对硅胶模具进行散热,防止模具变形;通过在硅胶模具的内壁上设置压板以及在横架上设置夯实机构,可对硅胶进行定型;通过分体式的模具的设置,便于取出硅胶;通过设置三层纤维布层,可加强硅胶模具的整体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付桂生,孙军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颢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