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3223发布日期:2024-01-06 22:5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通过对高温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原料进行限位、包裹和冷却,并得到想要的产品形状的一种模具,具有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分为移动压模件和固定注塑模件两部分,工作时,移动压模件在动力件的作用下朝固定注塑模件移动并压合在一起形成密封,使两者共同形成密闭的注塑腔室,注塑机注射高温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原料,再经过冷却成型;但是,移动压模件和固定注塑模件在接触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导向柱、导向槽进行导向,然后内置弹簧吸收冲击力,由于移动压模件和固定注塑模件两部分采用分开的设计,因此,导向柱和导向槽也是分开的,两者在接触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下,导向柱会产生微小的向下偏移,导致其与导向槽内部发生挤压并磨损,造成磨损过渡,因此,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具有降低磨损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包括

3、移动压模件,其包括连接座、固定块、上模和螺栓,所述上模与固定块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4、固定注塑模件,其包括固定注塑模件和连接于固定注塑模件左侧的导向柱;

5、所述上模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适配槽设置为四组并分布在上模右侧的对角线处,位于上侧两组所述适配槽的内壁还开设有支撑槽;

6、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套接有缓冲垫,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压缩安装有弹簧二、限位柱和支撑块,所述适配槽的内壁一侧安装有适配筒,且适配筒的内部插接有压筒,所述压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弹簧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柱适配插接在适配槽的内部,且导向柱的圆弧一端与压筒挤压接触,所述弹簧一被压缩设置在压筒的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注塑模件朝向移动压模件的一侧还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内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固定注塑模件的内部还开设有冷却通道,其用于循环冷却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和限位柱呈上下焊接固定,且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斜面并与导向柱的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弹簧二被限位柱的底端压缩设置于支撑槽内壁的底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由橡胶块制成,其横截面的形状为“t”形并套接安装在安装槽的内壁,所述缓冲垫呈过盈配合于导向柱和适配槽的内壁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配筒接触导向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导向柱的接触一端适配包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的顶部与导向柱的外表面呈同心圆适配接触,且支撑块顶部朝向缓冲垫的一侧还开设有阶梯式的斜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注塑模具对导向机构进行改进,实现了降低磨损的功能,通过设置有缓冲垫和支撑块,在导向柱进入适配槽内壁的初始阶段,并挤压之,使支撑块带动受力并带动限位柱压缩弹簧二,缓冲垫受到挤压并产生形变,一方面可以保护导向柱避免与适配槽的内壁直接接触,同时,支撑块和缓冲垫产生向上的回弹力并辅助导向柱向上修正摆动,从而使导向柱和固定注塑模件与适配槽的轴线基本共线,避免适配槽的内壁与导向柱之间过渡磨损。

15、2、导向柱适配插接与适配槽的内壁,为固定注塑模件和上模的连接提供导向功能,通过压筒与正在进入适配槽内壁的导向柱接触并被挤压朝适配槽内壁的一侧挤压,并持续压缩弹簧一,通过其吸收来自移动压模件的冲击力,再利用压筒与导向柱的端部平直挤压接触,再配合适配筒的外侧一端凹槽进行适配,将插接进入适配槽内壁的导向柱稳定下来。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2)适配插接在适配槽(15)的内部,且导向柱(22)的圆弧一端与压筒(152)挤压接触,所述弹簧一(153)被压缩设置在压筒(15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注塑模件(2)朝向移动压模件(1)的一侧还开设有型腔(23),所述型腔(23)的内部开设有注塑口(24),所述固定注塑模件(2)的内部还开设有冷却通道(21),其用于循环冷却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73)和限位柱(172)呈上下焊接固定,且支撑块(173)的顶部开设有斜面并与导向柱(22)的外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弹簧二(171)被限位柱(172)的底端压缩设置于支撑槽(17)内壁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61)由橡胶块制成,其横截面的形状为“t”形并套接安装在安装槽(16)的内壁,所述缓冲垫(161)呈过盈配合于导向柱(22)和适配槽(15)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筒(151)接触导向柱(2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导向柱(22)的接触一端适配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72)的顶部与导向柱(22)的外表面呈同心圆适配接触,且支撑块(173)顶部朝向缓冲垫(161)的一侧还开设有阶梯式的斜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冲击力过度的注塑模具,包括移动压模件,其包括连接座、固定块、上模和螺栓,所述上模与固定块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固定注塑模件,其包括固定注塑模件和连接于固定注塑模件左侧的导向柱;所述上模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适配槽设置为四组并分布在上模右侧的对角线处,位于上侧两组所述适配槽的内壁还开设有支撑槽。本注塑模具可以保护导向柱避免与适配槽的内壁直接接触,同时,支撑块和缓冲垫产生向上的回弹力并辅助导向柱向上修正摆动,从而使导向柱和固定注塑模件与适配槽的轴线基本共线,避免适配槽的内壁与导向柱之间过渡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乔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诗润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2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