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4645发布日期:2023-12-14 06:3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芯机构,具体为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较流行采用一种侧气帘导板,生产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现有的注塑装置在对该产品脱模时,产品倒扣区域按照正常滑块、斜顶结构无法出模,影响产品生产的效率。

2、因此需要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注塑装置在对该产品脱模时,产品倒扣区域按照正常滑块、斜顶结构无法出模,影响产品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面板、型腔以及型芯,所述上面板与型腔相邻侧面中部设置有抽芯组件,型腔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抽芯组件的安装腔,安装腔底端开设有供抽芯组件通过的开孔,抽芯组件外接动力源实现驱动对工件进行抽芯分离,通过连接杆外接驱动源使得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开档,通过抽芯组件实现抽芯动作。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抽芯组件包括与上面板固定连接的抽芯导轨,抽芯导轨的两侧设有镶块,镶块与型腔的安装腔固定连接,抽芯导轨端部两侧开设有安装槽,两侧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抽芯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侧所述镶块与抽芯导轨相邻侧设置有斜面,斜面上开设有斜导轨,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开档时,先由上面板与型腔分开,这时抽芯导轨与镶块之间分离,斜导轨两边抽芯块斜向下滑动,带动工件与型腔分离。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抽芯块一端与斜导轨配合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面板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下端均安装有拉钩,拉钩与型芯之间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上端对接驱动源,通过驱动源驱动带动上面板与型腔之间开档。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抽芯结构,在模具开模时型腔与上面板先行分开进行开档,抽芯块此时跟随型腔运动时根据抽芯导轨方向滑动进行抽芯动作,相对于现有的模具结构而言,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抽芯,提高出模效率。



技术特征:

1.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面板(1)、型腔(2)以及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与型腔(2)相邻侧面中部设置有抽芯组件,抽芯组件包括与上面板(1)固定连接的抽芯导轨(3),抽芯导轨(3)的两侧设有镶块(4),镶块(4)与型腔(2)的安装腔固定连接,抽芯导轨(3)端部两侧开设有安装槽(10),两侧安装槽(10)内部安装有抽芯块(8),型腔(2)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抽芯组件的安装腔,安装腔底端开设有供抽芯组件通过的开孔(6),抽芯组件外接动力源实现驱动对工件(7)进行抽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镶块(4)与抽芯导轨(3)相邻侧设置有斜面,斜面上开设有斜导轨(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块(8)一端与斜导轨(9)配合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若干连接杆(11),每个连接杆(11)下端均安装有拉钩(5),拉钩(5)与型芯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上端对接驱动源,通过驱动源驱动带动上面板(1)与型腔(2)之间开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抽芯机构,尤其为前保险杠气帘内板抽芯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面板、型腔以及型芯,所述上面板与型腔相邻侧面中部设置有抽芯组件,型腔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抽芯组件的安装腔,安装腔底端开设有供抽芯组件通过的开孔,抽芯组件外接动力源实现驱动对工件进行抽芯分离,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抽芯结构,在模具开模时型腔与上面板先行分开进行开档,抽芯块此时跟随型腔运动时根据抽芯导轨方向滑动进行抽芯动作,相对于现有的模具结构而言,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抽芯,提高出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杜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沃辉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