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进样装置

文档序号:36577638发布日期:2023-12-30 13:0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进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制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1、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的技术。微流控制芯片的制作一共包括制作模具、pdms薄膜制备、pdms薄膜脱模、pdms薄膜键合、石英片键合五个步骤,其中在制作模具的步骤中,需要使用真空泵对倒入pdms高聚物的硅片模板抽取真空,以使硅片模板和pdms高聚物之间不存在气泡,从而提高采用模具制造出来的pdms薄膜的质量。

2、抽取真空的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放置硅片模板的密闭真空室、一个真空泵、以及连通真空室和真空泵的排气管。在使用时,将硅片模板放置到真空室内,打开真空泵,以对硅片模板抽取真空。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实用新型人认为,真空室与真空泵分开放置,导致整个抽取真空的装置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携带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抽取真空装置的占用空间,以及方便抽取真空装置的携带与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进样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硅片模板的真空室;箱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设置在真空室下方,空腔内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排气管另一端与真空室连接;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真空室的密封盖。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硅片模板放置到真空室内,盖紧密封盖,以实现真空室完全密闭;打开真空泵,真空泵通过排气管对硅片模板抽真空。从而实现真空室与真空泵一体化,既能有效减小真空进样装置的占用空间,又能方便真空进样装置的携带和使用。

5、可选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螺栓三,螺栓三用于将顶板固定到箱体顶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下螺栓三,以实现顶板与箱体的脱离;拧紧螺栓三,以实现顶板与箱体的固定;从而方便顶板与箱体的连接与脱离,以方便对真空室进行清洁,提高抽真空的效率和效果。

7、可选的,所述排气管与真空室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板与箱体脱离后,将排气管与真空室脱离;以方便将真空室与箱体完全脱离,从而方便对真空室进行清洁,提高抽真空的效率和效果。

9、可选的,所述真空室底部固设有气动接头,气动接头远离真空室的一端设置有脱扣,排气管插接于气动接头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外向内压紧脱扣,使排气管与气动接头脱离,以实现排气管与真空室脱离,从而使顶板与箱体完全脱离,便于对真空室进行清洁;将排气管插接到气动接头内,以将排气管与气动接头固定;从而便于排气管与真空室的连接与脱离。

11、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一块底板、四根支撑杆、两块散热板以及两块支撑板,底板水平设置,支撑杆分别固设在底板四个边角位置处;散热板设置在底板对称的两侧,且与支撑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板设置在底板顶部垂直于散热板的两侧,且与支撑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板与箱体脱离后,将散热板或支撑板与支撑杆脱离,以方便对箱体内的设备进行检修;将散热板或支撑板与支撑杆连接,以方便对箱体内设备进行保护。

13、可选的,所述散热板靠近支撑杆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栓一,螺栓一用于将散热板与支撑杆固定;支撑板靠近支撑杆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栓二,螺栓二用于将支撑板与支撑杆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板与箱体脱离后,拧下螺栓一,以将散热板与支撑杆脱离;拧紧螺栓一,以将散热板与支撑杆固定;从而更方便将散热板与支撑杆连接与脱离。拧下螺栓二,以将支撑板与支撑杆脱离;拧紧螺栓二,以将支撑板与支撑杆固定;从而更方便将支撑板与支撑杆连接与脱离。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对应散热板位置处竖向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移连接有螺母一,螺母一用于与螺栓一螺纹连接;支撑杆对应支撑板位置处竖向开设有滑槽二,滑槽二内滑移连接有螺母二,螺母二用于与螺栓二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顶板与箱体脱离后,拧松螺栓一,向上拉动散热板,至散热板与支撑杆脱离;此时,螺母一沿滑槽一向上滑移,至螺母一与滑槽一脱离。便能对靠近散热板一侧的设备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将螺母一沿滑槽一向下滑移,至散热板顶部与支撑杆顶部在同一高度,拧紧螺栓一,以使散热板与支撑杆位置固定。从而使散热板与支撑杆之间脱离、连接更方便与稳定;使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脱离、连接更方便与稳定。

17、可选的,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内的热空气能通过散热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从而降低箱体内的温度,以提高箱体内设备的工作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外侧开设有圆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外侧开设圆角能防止边角刮伤使用人员。

21、可选的,所述密封盖上固设有与真空室顶部配合的密封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质地柔软,在密封盖与顶板抵接时,挤压密封圈,以使真空室完全密闭。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进样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制作的领域,其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硅片模板的真空室;箱体内设置有空腔,空腔设置在真空室下方,空腔内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排气管另一端与真空室连接;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真空室的密封盖。本技术具有减小抽取真空装置的占用空间,以及方便抽取真空装置的携带与使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阚凌雁,高玮,白洁,张磊,李远东,王琛,籍月彤,马波,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