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4890发布日期:2024-02-26 16: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固化成型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加压固化机和模具分体设置,一般的加工过程如下(以碳纤维材料加工为例):先将碳纤维材料放入模具的模穴内,再用真空袋打包碳纤维材料和模具,最后将打包好的碳纤维材料和模具转移至热压罐中固化,这样的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2、现有技术中,一种集成模具的固化成型装置,其上壳体和下壳体密封连接,使得上型腔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产品型腔为密封腔体,但其用于加热的加热机构包括有若干发热管和若干感温线,发热管均镶嵌于模具内,发热管耗能大,且一套加热机构仅能用于一台固化成型装置,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车间使用时的管控;以及,用于固定碳纤维的固化成型装置,其体积通常较大,整体重量较重,如何提高固化成型装置的安全性为业内重点研究方向。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采用油温加热系统对下模进行加热,油可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且油温加热系统的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可供多套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使用,便于管控;以及,若干条油管的设置使得下模受热更均匀,搭配进油汇集管和出油汇集管的分流和集流,确保每条油管中的油流量均匀,进一步确保下模受热均匀;另外,安全卡扣搭配凹口的设置,在打开上模的情况下,将安全卡扣插设于凹口,避免操作人员在上下料时上模砸向操作人员,安全性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上腔体,所述下模的顶部向下凹设有下腔体,所述上模和下模密封连接,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围构形成供碳纤维产品容设的模腔;

4、所述下模内穿设布置有若干条油管,若干条油管的两端分别汇集于一进油汇集管和一出油汇集管,所述进油汇集管和出油汇集管均位于下模外,所述进油汇集管通过两条第一连接管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的余下接口连接有主进油接口,所述出油汇集管通过两条第二连接管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所述第二三通接头的余下接口连接有主出油接口,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侧旁设有油温加热系统,所述主出油接口和主出油接口分别连接于油温加热系统的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采用油温加热系统对下模进行加热,油可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且油温加热系统的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可供多套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使用,便于管控;以及,若干条油管的设置使得下模受热更均匀,搭配进油汇集管和出油汇集管的分流和集流,确保每条油管中的油流量均匀,进一步确保下模受热均匀;

5、所述上模的一端铰接于下模的一端,所述下模的一端还设有防止上模翻转过度的限转件,所述上模于上腔体的侧旁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可拆装式设有用于限制上模翻转的安全卡扣,安全卡扣搭配凹口的设置,在打开上模的情况下,将安全卡扣插设于凹口,避免操作人员在上下料时上模砸向操作人员,安全性好。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设置于一支撑柜体上,所述进油汇集管、出油汇集管、主进油接口和主出油接口均位于支撑柜体中,支撑柜体的设置,一方面可将下模架高,使得下模的高度更符合人体工学,另一方面,可收纳管路,避免管路杂乱影响整体美观。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柜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连接支撑柜体,所述氮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模的左侧和右侧,氮气弹簧的设置,在打开上模时可起到助推的作用,方便上模的开模。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温加热系统包括plc控制装置、储油装置和用于对储油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所述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连通储油装置,plc控制装置的设置可更好地控制输出的油温。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探温点伸入模腔中,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可将模具的温度反馈至plc控制装置,依据该温度对油温、油量精准地调节。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转件上还设有供上模顶面抵靠的减震件,减震件的设置,可减缓上模与限转件的碰撞,对上模和限转件起到保护作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全卡扣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安全卡扣的其一直角边能与上模的底部相抵接,且凸设有能与凹口相匹配的卡凸,所述安全卡扣的另一直角边能与下模的顶部相抵接,所述安全卡扣的斜边上设有第一手握部。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周缘设有用于锁紧上模和下模的锁紧结构,锁紧结构的设置,可确保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稳固性。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柜体的侧旁设有台阶架,所述台阶架对应限转件设置,台阶架的设置,利于操作人员进行合模操作。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穿设有若干用于冷却的冷却管。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6、其主要是,采用油温加热系统对下模进行加热,油可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且油温加热系统的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可供多套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使用,便于管控;以及,若干条油管的设置使得下模受热更均匀,搭配进油汇集管和出油汇集管的分流和集流,确保每条油管中的油流量均匀,进一步确保下模受热均匀;另外,安全卡扣搭配凹口的设置,在打开上模的情况下,将安全卡扣插设于凹口,避免操作人员在上下料时上模砸向操作人员,安全性好。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底部向上凹设有上腔体,所述下模的顶部向下凹设有下腔体,所述上模和下模密封连接,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围构形成供碳纤维产品容设的模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于一支撑柜体上,所述进油汇集管、出油汇集管、主进油接口和主出油接口均位于支撑柜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柜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一端连接支撑柜体,所述氮气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上模的左侧和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加热系统包括plc控制装置、储油装置和用于对储油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plc控制装置,所述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连通储油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plc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探温点伸入模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转件上还设有供上模顶面抵靠的减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卡扣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安全卡扣的其一直角边能与上模的底部相抵接,且凸设有能与凹口相匹配的卡凸,所述安全卡扣的另一直角边能与下模的顶部相抵接,所述安全卡扣的斜边上设有第一手握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周缘设有用于锁紧上模和下模的锁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柜体的侧旁设有台阶架,所述台阶架对应限转件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穿设有若干用于冷却的冷却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碳纤维固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内穿设布置有若干条油管,若干条油管的两端分别汇集于一进油汇集管和一出油汇集管,所述进油汇集管通过第一三通接头连接有主进油接口,所述出油汇集管通过第二三通接头连接有主出油接口,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侧旁设有油温加热系统,所述主出油接口和主出油接口分别连接于油温加热系统的主进油管和主出油管;所述上模于上腔体的侧旁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可拆装式设有用于限制上模翻转的安全卡扣。采用油温加热系统对下模进行加热,油可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将安全卡扣插设于凹口,避免操作人员在上下料时上模砸向操作人员,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