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7329发布日期:2023-12-21 10:1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橡胶生产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


背景技术:

1、全乳胶是一种天然橡胶,它是从橡胶树中提取出来的。全乳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用性,是高分子材料的基材,广泛应用于新型橡胶的制备。

2、湿法混炼技术是全乳胶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湿法混炼过程中,当胶料凝聚获得乳胶凝块后,需要将凝聚获得的乳胶凝块采用压薄机进行脱水、压薄,以便后续进行绉片等工序。我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389774y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胶厂解决压薄机送胶料压薄机,该机械实现了物料的机械助力上料,然而其物料端部到达压制辊筒由人工取下提胶爪时,辊筒的入口端无防护设施,且地面湿滑,存在工人与辊筒接触发生意外的情况,因此,压薄机的安全性能亟需改进。与此同时压制辊筒的布置也不便于乳胶凝块的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该压薄机安全性更好,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上辊筒,以及设置于机体内、与上辊筒配合的下辊筒;其还包括设置于机体进料端的安全架,以及设置于安全架上、位于上辊筒及下辊筒之间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进料方向呈倾斜设置,且较高端为接近进料口的一端。

4、优选的是,所述上辊筒的轴线投影位于下辊筒的轴线的右侧。

5、优选的是,所述上辊筒轴线与下辊筒轴线构成的共线平面与竖向平面间的夹角为8°-12°。

6、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架包括门型架,以及至少一根连接门型架两侧的横杆。

7、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架与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机体上设置与安全架插接连接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螺纹旋拧有用于锁紧安全架的锁紧螺栓。

8、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3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全架,通过安全架使工人在取提胶爪等操作时与辊筒形成隔离,继而提高工人操作时的安全性。

11、(2)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架上设置便于乳胶凝块进入压薄机的导向板,乳胶凝块的端部可依靠自重向下进入辊筒之间;且导向板倾斜设置的方式,导向板较高一侧类似于刮板作用,还能实现乳胶凝块内部分水份的脱出并把水分导走,提高压薄机的脱水效果。

12、(3)本实用新型的上辊筒与下辊筒的设置方式,使上辊筒与下辊筒在竖直面上相对错开,使下辊筒更容易与乳胶凝块接触,乳胶凝块的入料更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的上辊筒(2),以及设置于机体(1)内、与上辊筒(2)配合的下辊筒(3);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机体(1)进料端的安全架(4),以及设置于安全架(4)上、位于上辊筒(2)及下辊筒(3)之间的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沿进料方向呈倾斜设置,且较高端为接近进料口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筒(2)的轴线投影位于下辊筒(3)的轴线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筒(2)轴线与下辊筒(3)轴线构成的共线平面与竖向平面间的夹角为8°-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4)包括门型架(41),以及至少一根连接门型架(41)两侧的横杆(4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4)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机体(1)上设置与安全架(4)插接连接的套管(7),所述套管(7)上螺纹旋拧有用于锁紧安全架(4)的锁紧螺栓(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4)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机体(1)上设置与安全架(4)插接连接的套管(7),所述套管(7)上螺纹旋拧有用于锁紧安全架(4)的锁紧螺栓(6)。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3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30°。


技术总结
之间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全乳胶生产的简易压薄机,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简易压薄机。它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上辊筒,以及设置于机体内、与上辊筒配合的下辊筒;其还包括设置于机体进料端的安全架,以及设置于安全架上、位于上辊筒及下辊筒之间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进料方向呈倾斜设置,且较高端为接近进料口的一端。本技术可提高工人操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勐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