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0048发布日期:2024-02-09 12:2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双色模具,具体为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1、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

2、目前的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例如公开号:cn219171532u提出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解决了模具开模时,产品不易从前模脱离,导致产品粘附在前模上,不易脱落的问题。

3、现有的双色模具在使用时,因需要进行两次注塑,并且在第二次注塑时,需要调换两个上模与下模的位置,现有的方式是使下模旋转180°,其旋转角度较大,旋转时间较长,进而延长了第二次注塑的时间,使得双色模具的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达到了将双色模具的旋转角度由180°优化为90°,有效的提高了双色模具的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双色模具的注塑效率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台,所述第二机架对应第一转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台,其中,

3、所述第一转台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下模与第二下模,所述第二转台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上模与第二上模;

4、所述第一转台通过电动机构带动其产生旋转,所述第一转台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台同步反向转动。

5、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第一机架的外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安装有蜗杆,所述第一转台靠近蜗杆的端部安装有蜗轮,所述第一机架靠近蜗杆与蜗轮的外侧套有防护罩。

6、优选的,所述蜗杆的齿距与蜗轮的齿距相吻合,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的环侧均等距固定有传动齿,所述第一机架靠近第一转台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靠近第二机架的一端固定有传动杆,所述第二机架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所述防护外壳的上下两侧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对应传动杆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中位于上方的一个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转台、第二转台上的传动齿相啮合。

9、优选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相互垂直,且第一换向齿轮与第二换向齿轮相啮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在双色模具使用时,对上下模进行合模,进行第一次注塑,在第一次注塑完成后,需要调换第一下模、第二下模与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的位置时,通过电动机构带动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台反向转动,使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同时转动,将双色模具的旋转角度由180°优化为90°,有效的提高了双色模具的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双色模具的注塑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转台转动时,第一转台通过传动齿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为矩形柱状,使传动杆通过与传动槽的连接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下方的第二换向齿轮转动,下方的第二换向齿轮通过与第一换向齿轮的啮合带动上方的第二换向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使第二齿轮通过传动齿带动第二转台转动时,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能够同步向相反方向转动,并且通过设置的传动杆与传动槽,能够在合模或开模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能够始终构成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包括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台(3),所述第二机架(2)对应第一转台(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台(4),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9),所述第一机架(1)的外侧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轴端安装有蜗杆(10),所述第一转台(3)靠近蜗杆(10)的端部安装有蜗轮(11),所述第一机架(1)靠近蜗杆(10)与蜗轮(11)的外侧套有防护罩(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0)的齿距与蜗轮(11)的齿距相吻合,且蜗杆(10)与蜗轮(1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13),所述第一转台(3)与第二转台(4)的环侧均等距固定有传动齿(13),所述第一机架(1)靠近第一转台(3)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靠近第二机架(2)的一端固定有传动杆(15),所述第二机架(2)对应第一齿轮(14)的位置安装有防护外壳(16),所述防护外壳(16)的左右两侧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17),所述防护外壳(16)的上下两侧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18),所述第二换向齿轮(18)中位于下方的一个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对应传动杆(15)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20),所述第二换向齿轮(18)中位于上方的一个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21)分别与第一转台(3)、第二转台(4)上的传动齿(1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17)与第二换向齿轮(18)相互垂直,且第一换向齿轮(17)与第二换向齿轮(18)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汽车开关的双色模具,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第一机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台,第二机架对应第一转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台,其中,第一转台的顶部对称安装有第一下模与第二下模,第二转台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上模与第二上模。本技术,在双色模具使用时,对上下模进行合模,进行第一次注塑,在第一次注塑完成后,需要调换第一下模、第二下模与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的位置时,通过电动机构带动第一转台转动,第一转台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台反向转动,使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同时转动,将双色模具的旋转角度由180°优化为90°,有效的提高了双色模具的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双色模具的注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刚,周富志,李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老河口市金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