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7739发布日期:2024-02-20 21:4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抽芯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通常采用油缸带动抽芯块的方式来实现脱模,这种抽芯方式用于抽芯方向与油缸活塞运动方向平行的抽芯脱模。

2、但是现有模具中对模芯中的成型注塑件进行抽芯,势必会带动成型注塑件模芯之间的移动,从而影响注塑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模具中对模芯中的成型注塑件进行抽芯,势必会带动成型注塑件模芯之间的移动,从而影响注塑件的质量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凹模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凸模芯,所述凹模芯和所述凸模芯围挡形成成型槽,所述凸模芯四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凹模芯四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槽相互匹配,所述凸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所述凹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体和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体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匹配,抽芯块位于所述下模上,所述抽芯块上设置有拉动块,所述拉动块延伸至所述凸模芯,所述凸模芯上设置有若干个顶出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第一限位体为燕尾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第二限位体为阶梯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限位体和所述第二限位体布置在所述凸模芯相邻的两边。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凹模芯内设置有拉动槽,所述拉动块位于所述拉动槽内。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正柱,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正槽,所述导正柱和所述导正槽相匹配。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凸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凹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体和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第二限位体和第二限位槽相匹配,其中第一限位体为燕尾状,第二限位体为阶梯状,且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设置在凸模芯相邻的两边,当上模压合,凹模芯上的限位体和凸模芯上的限位槽卡合,当需要抽芯时,因燕尾状和阶梯状的限位,保证在抽芯过程中,凸模芯和凹模芯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保证注塑件的质量。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凹模芯内设置有限位槽,拉动块位于限位槽内,当需要进行脱模时,拉动抽芯块从而带动拉动块脱离限位槽,然后顶针对上模进行顶出,取出注塑件,此结构提高注塑件脱模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凹模芯(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凸模芯(4),所述凹模芯(3)和所述凸模芯(4)围挡形成成型槽,所述凸模芯(4)四周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凹模芯(3)四周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限位块(5)和所述限位槽(6)相互匹配,所述凸模芯(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体(7)和第二限位体(8),所述凹模芯(3)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一限位体(7)和所述第一限位槽(9)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体(8)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相匹配,抽芯块(11)位于所述下模(2)上,所述抽芯块(11)上设置有拉动块(12),所述拉动块(12)延伸至所述凸模芯(4),所述凸模芯(4)上设置有若干个顶出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体(7)为燕尾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体(8)为阶梯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体(7)和所述第二限位体(8)布置在所述凸模芯(4)相邻的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芯(3)内设置有拉动槽(14),所述拉动块(12)位于所述拉动槽(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正柱(15),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正槽(16),所述导正柱(15)和所述导正槽(16)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燕尾块限位结构的抽芯模具,属于抽芯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有凹模芯,下模上设置有凸模芯,凹模芯和凸模芯围挡形成成型槽,凸模芯四周设置有限位块,凹模芯四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和限位槽相互匹配,凸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体和第二限位体,凹模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体和第一限位槽相匹配,第二限位体和第二限位槽相匹配,抽芯块位于下模上,抽芯块上设置有拉动块,拉动块延伸至凸模芯,凸模芯上设置有若干个顶出件。本技术中,当需要抽芯时,因燕尾状和阶梯状的限位,保证在抽芯过程中,凸模芯和凹模芯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保证注塑件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鑫友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