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4344发布日期:2024-01-06 22: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套筒对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1、真空成型是仪表台的重要生产工艺,其目的是将一层皮膜加热后覆盖在仪表板骨架上,通过合模抽真空形成产品,以提升产品的商品性。过往的真空工艺,通常采用1张2000mmⅹ1250mm的皮膜加热后对应生产,随着车型的增加,需要用最小尺寸为1200mmⅹ1500mm的皮膜对应生产,由于皮膜尺寸较小,无法有效覆盖仪表板骨架,针对此,当前多增设拉伸机构,在生产时对皮膜进行拉伸,从而使其尺寸与仪表板骨架相对应,现有的拉伸机构需要靠内部含齿的套筒结构进行动力传递,如图12所示,现有套筒4为简单的套筒结构,对位连接时,其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另一端套设并啮合于传动轴上,由于在对位连接的过程中,所要求的精度较高,而现有套筒4对位效果较差,因此系统通常会因对位不准而发生故障,不但会延长稼动时间20min,降低生产稼动率,而且还会报废皮膜1张,影响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套筒对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悬浮式套筒机构和感应机构,其中: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多齿套筒;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连,且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轴向移动,所述多齿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能感测所述多齿套筒的相对位置。

4、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连接端沿轴向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传动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连接端滑动插入至所述移动腔内,且能沿所述移动腔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安装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多齿套筒的安装部。

5、优选地,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移动腔相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过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组件能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6、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安装块,所述多齿套筒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插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7、优选地,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定位销,其中: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多齿套筒上的筒壁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8、优选地,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相抵。

9、优选地,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对位感应器和感应件,其中:所述对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感应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同步运动,所述对位感应器能感测所述感应件的相对位置。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安装凸缘,所述感应件套设在所述环形安装凸缘上。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悬空支架,所述悬空支架设置在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的上方,所述对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悬空支架上。

12、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套筒支撑座,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悬空支架和所述套筒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支撑座上。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所述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悬浮式套筒机构和感应机构,支撑机构用于悬浮式套筒机构和感应机构的安装,悬浮式套筒机构用于套筒对位,感应机构用于对位位置的感应。

15、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多齿套筒,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连,且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轴向移动,所述多齿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且能感测所述多齿套筒的相对位置,对位连接时,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同步转动,当多齿套筒与传动轴对应时,第二连接轴伸出,多齿套筒同步伸出与传动轴啮合,此时感应机构感测多齿套筒的相对位置,并发出对位信号,对位连接完成。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相对伸缩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能够实现多齿套筒的伸缩,便于其对位连接,通过感应机构感测多齿套筒的相对位置,一方面对位效果显著,避免发生故障,提高生产稼动率,减少皮膜废弃数量,提高产品合格率,另一方面在后续使用或维护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位故障的快速排查。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悬浮式套筒机构和感应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连接端沿轴向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传动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移动腔相连通的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穿过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组件能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安装块,所述多齿套筒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块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插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多齿套筒上的筒壁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对位感应器和感应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安装凸缘,所述感应件套设在所述环形安装凸缘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悬空支架,所述悬空支架设置在所述悬浮式套筒机构的上方,所述对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悬空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套筒支撑座,其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涉及套筒对位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悬浮式套筒对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悬浮式套筒机构和感应机构,悬浮式套筒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悬浮式套筒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多齿套筒,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相连,且能相对于第二连接轴轴向移动,多齿套筒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轴上,感应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且能感测多齿套筒的相对位置;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感应机构相互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多齿套筒的对位效果,避免传动过程发生故障,提高生产稼动率,减少皮膜废弃数量,提高产品合格率,另一方面在后续使用或维护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齿套筒对位故障的快速排查。

技术研发人员:平俊飞,李海强,王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