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7568发布日期:2024-04-18 11:3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


背景技术:

1、由于前后模仁尺寸较大,将其直接镶入模板精框内的难度较大,因此,前后模仁分别设计了镶件,很多模具做镶件时,需要拼接多件排气镶件,因镶件过小导致无法做螺丝收紧,一般采用大镶件压小镶件的挂台形式,挂台的设计减少了模架和镶件的钻孔和攻丝加工,简化模具组装工作量,还能够避免漏装螺丝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2、现有的挂台设置在小镶件的底部,当需要拆除镶件时,通过用正面工艺牙孔拔出大镶件或者从底部螺丝孔敲出,但是小镶件仍留在后模处,无法跟随大镶件一同被取出,导致小镶件取出困难。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旨在解决小镶件在大镶件被取出的同时无法一同被取出,导致小镶件取出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包括大镶件和小镶件,所述大镶件和小镶件嵌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型腔内,所述大镶件与所述小镶件可拆卸连接;

4、所述大镶件包括第一镶件主体和凹槽,所述小镶件包括第二镶件本体和挂台,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镶件本体内部,所述第二镶件本体与所述挂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抵接配合,所述凹槽与所述挂台限位连接。

5、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台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接面顶抵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与所述第二抵接面顶抵配合的第二接触面。

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挂台的长度。

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台位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的中下部。

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镶件本体与所述挂台一体设置。

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镶件本体背离所述挂台的一端与后模仁抵接配合。

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台呈圆柱体、长方体或圆台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通过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型腔内设置大镶件和小镶件,嵌入时大镶件紧贴小镶件设置,第一镶件本体与第二镶件本体抵接配合,第二镶件本体上的挂台插入第一镶件本体内部的凹槽内;在装模时,大镶件和小镶件拼靠一起后装入型腔内,小镶件在大镶件上多了一个方向的限位,使得装镶件入模时更方便;当需要拆模时,通过用正面工艺牙孔将大镶件拔出,或从底部螺丝孔将大镶件敲出,同时,小镶件在挂台的作用下一同被取出。本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具有小镶件在大镶件被取出的同时一同被取出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镶件和小镶件,所述大镶件和小镶件嵌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型腔内,所述大镶件与所述小镶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台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接面顶抵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与所述第二抵接面顶抵配合的第二接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挂台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台位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的中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与所述挂台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背离所述挂台的一端与后模仁抵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台呈圆柱体、长方体或圆台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包括大镶件和小镶件,大镶件和小镶件嵌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型腔内,大镶件与小镶件可拆卸连接;大镶件包括第一镶件主体和凹槽,小镶件包括第二镶件本体和挂台,凹槽位于第一镶件本体内部,第二镶件本体与挂台固定连接,第一镶件本体与第二镶件本体抵接配合,凹槽与挂台限位连接。本悬浮式的模具镶件,具有小镶件在大镶件被取出的同时一同被取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丘晓达,罗威,曹湛辉,陈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