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模固定结构、手模及手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4771发布日期:2024-03-25 19:12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模固定结构、手模及手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手模固定结构、手模及手模模具。


背景技术:

1、手模可用于制作一次性pvc,丁腈等手套是医疗卫生,通常一条制作手套的产线上会安装数千,甚至数万只手模具。目前,陶瓷以及塑化材料是制作手模的成熟材料,手模的固定方案也非常成熟,一般通过与手模适配的固定座固定在产线上。

2、由于手模在结构上为中空设计,且为了便于固定座将手模固定,手模端部一般都需要收口(如图11),导致内腔位于手模端面上的腔口尺寸小于内腔的内部横截面,在注塑上形成倒扣结构,致使目前市场上在注塑手模时,无法一次性注塑成型,需要将手模上下分体注塑,并以低密度增强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后焊接成一体结构,导致生产手模效率低,且生产出的手模在高低温循环的热冲击下,手模上的焊缝容易开裂,致使手模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模固定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适配固定座而导致手模无法一次注塑成型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包括:

4、手模,具有指端、臂端以及在所述指端和所述臂端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位于所述臂端端面上的腔口,所述内腔沿所述指端指向所述臂端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不变或逐渐向外扩张,所述内腔壁上设有卡孔;

5、固定座,包括转轴、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可在所述弹性件带动下沿所述转轴轴向滑动,所述第二夹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手模的一侧;

6、待安装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外力产生弹性形变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沿所述转轴轴向远离所述第二夹板,使所述手模可套设在所述第二夹板上且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卡孔沿所述转轴周向对准;

7、安装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二夹板端部插入所述卡孔内,所述弹性件外力消失后弹性恢复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沿所述转轴轴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板,使所述第一夹板抵接在所述臂端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二夹板配合将所述手模夹紧。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臂端的外壁上设有止转槽,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与所述止转槽适配以限制所述手模相对所述第一夹板转动的止转凸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止转凸块和所述第二夹板同步转动,使所述第二夹板插入所述卡孔的同时所述止转凸块与所述止转槽沿所述转轴轴向前后对准;

9、所述弹性件外力消失后弹性恢复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沿所述转轴轴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板以使所述止转凸块插入所述止转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臂端尾部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均设有止转槽和引导槽,所述引导槽设于所述止转槽的进口端,且所述引导槽的口径沿所述止转槽两侧向外扩张。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孔为阶梯孔,包括沿所述转轴周向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沿所述转轴轴向上,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口宽度,所述第二夹板经所述第一阶梯孔后进入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第二夹板厚度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口宽度适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臂端尾部的内腔具有长径区域和短径区域,所述卡孔开设有若干个,均开设在所述短径区域的壁上,所述第二夹板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周边与所述卡孔一一对应的卡接部,所述第二夹板从所述长径区域旋转至所述短径区域过程中所述卡接部一一插入对应的所述卡孔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孔设有两个,两所述卡孔均贯穿所述内腔壁,所述第二夹板呈条状,所述主体部位于中部,所述卡接部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一夹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向所述弹性件延伸形成管状弹性件套;

16、和/或,

17、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的端面的四周边缘向所述第二夹板方向延伸形成挡边。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一端设有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连接轴,所述第二夹板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互配夹紧所述手模时,所述第二夹板被所述转轴靠近所述连接轴的端面止挡。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板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与其滑动连接。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模,所述手模具有指端、臂端以及在所述指端和所述臂端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位于所述臂端端面上的腔口,所述内腔沿所述指端指向所述臂端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不变或逐渐向外扩张,且所述内腔壁上设有卡孔,以与上述中的所述的固定座配合将所述手模固定。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模模具,用于制作上述所述的手模,所述手模模具包括上下分体设计且对接形成模腔的上模和下模,以及可插入所述模腔内的腔模,所述模腔与所述手模外部轮廓相同,所述腔模用于制作所述手模的内腔。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手模设置为具有沿手模的指端指向臂端横截面尺寸不变或逐渐向外扩张的内腔,且内腔具有位于臂端端面上的腔口,使手模可一次性注塑成型。同时,在内腔壁上开设卡孔,使第二夹板可插入卡孔,在弹性件的进一步作用下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可一同将手模夹紧,使手模可方便快捷的被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端的外壁上设有止转槽,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与所述止转槽适配以限制所述手模相对所述第一夹板转动的止转凸块,所述转轴可带动所述止转凸块和所述第二夹板同步转动,使所述第二夹板插入所述卡孔的同时所述止转凸块与所述止转槽沿所述转轴轴向前后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端尾部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均设有止转槽和引导槽,所述引导槽设于所述止转槽的进口端,且所述引导槽的口径沿所述止转槽两侧向外扩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为阶梯孔,包括沿所述转轴周向设置的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沿所述转轴轴向上,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口宽度,所述第二夹板经所述第一阶梯孔后进入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第二夹板厚度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孔口宽度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端尾部的内腔具有长径区域和短径区域,所述卡孔开设有若干个,均开设在所述短径区域的壁上,所述第二夹板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周边与所述卡孔一一对应的卡接部,所述第二夹板从所述长径区域旋转至所述短径区域过程中所述卡接部一一插入对应的所述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设有两个,两所述卡孔均贯穿所述内腔壁,所述第二夹板呈条状,所述主体部位于中部,所述卡接部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一夹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朝向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向所述弹性件延伸形成管状弹性件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端设有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连接轴,所述第二夹板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互配夹紧所述手模时,所述第二夹板被所述转轴靠近所述连接轴的端面止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与其滑动连接。

11.一种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模具有指端、臂端以及在所述指端和所述臂端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位于所述臂端端面上的腔口,所述内腔沿所述指端指向所述臂端方向上的横截面尺寸不变或逐渐向外扩张,且所述内腔壁上设有卡孔,以与所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座配合将所述手模固定。

12.一种手模模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手模,所述手模模具包括上下分体设计且对接形成模腔的上模和下模,以及可插入所述模腔内的腔模,所述模腔与所述手模外部轮廓相同,所述腔模用于制作所述手模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模固定结构、手模及手模模具,涉及手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手模,具有指端、臂端以及在指端和臂端之间延伸的内腔,内腔具有位于臂端端面上的腔口,内腔沿指端指向臂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变或逐渐向外扩张,内腔壁上设有卡孔;固定座,包括转轴、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弹性件,第一夹板套设在转轴上,且可在弹性件带动下沿转轴轴向滑动,第二夹板设于第一夹板靠近手模的一侧,使手模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同时可方便快捷的被固定座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