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4685发布日期:2024-04-01 14:1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脱模结构,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对应的成型模具。

2、目前现有塑料模具在脱模过程中通常为垂直脱模,在成品脱模完成后,需要人工手动将其移出,进而继续对模具进行注塑使用,费时费力,无法将对应的塑料模具进行自动脱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上内模,所述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下内模,所述下内模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所述顶板的上端设置有注塑口,所述下内模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

3、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倾斜顶块,所述倾斜顶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辅助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弹簧。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形状相同,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面积相等,所述上内模和上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下内模和下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槽的厚度小于下内模的厚度,所述注塑口贯穿顶板和上模板的内部,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槽和放置槽之间相连通,所述移动槽和辅助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倾斜顶块与放置槽之间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顶块与连接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和滚轮之间设置有活动轴,且两者通过活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所述滚轮与辅助槽之间相适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移动槽之间通过固定座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连接柱的底部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内圈直径大于电动伸缩杆的直径,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和固定座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设计通过脱模组件的设置,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倾斜顶块将成型槽内部的塑料模具进行斜向挤出,从而将其挤出至对应的收纳区,直至电动伸缩杆的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其输出端带动移动槽和倾斜顶块复位,从而对塑料模具进行倾斜脱模,避免人工手动将塑料模具拿出的现象发生,而且相较于传统模具脱模采取底部顶针顶出的方式,本设计采取倾斜顶出方式,可以更有效的达到快速脱模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包括顶板(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板(3),所述底板(2)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3)的内部设置有上内模(5),所述下模板(4)的内部设置有下内模(6),所述下内模(6)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7),所述顶板(1)的上端设置有注塑口(8),所述下内模(6)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形状相同,所述上模板(3)和下模板(4)的面积相等,所述上内模(5)和上模板(3)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下内模(6)和下模板(4)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7)的厚度小于下内模(6)的厚度,所述注塑口(8)贯穿顶板(1)和上模板(3)的内部,所述放置槽(91)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92)和放置槽(91)之间相连通,所述移动槽(92)和辅助槽(9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倾斜顶块(93)与放置槽(91)之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顶块(93)与连接柱(9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94)和滚轮(95)之间设置有活动轴,且两者通过活动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滚轮(9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所述滚轮(95)与辅助槽(96)之间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97)与移动槽(92)之间通过固定座(98)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7)的输出端与连接柱(94)的底部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99)的内圈直径大于电动伸缩杆(97)的直径,所述限位弹簧(99)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94)和固定座(98)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涉及脱模结构技术领域,该塑料模具用脱模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上内模,所述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下内模,所述下内模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所述顶板的上端设置有注塑口;本设计通过脱模组件的设置,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倾斜顶块将成型槽内部的塑料模具进行斜向挤出,从而将其挤出至对应的收纳区,直至电动伸缩杆的运动轨迹达到终点时,其输出端带动移动槽和倾斜顶块复位,从而对塑料模具进行倾斜脱模,避免人工手动将塑料模具拿出的现象发生,从而进行快速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王富花,高同平,胡方硕,高金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立强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