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模具,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1、汽车塑料件通常使用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注塑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加热熔融后,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零件。
2、当塑料零件完全冷却后,模具分离并脱模,将塑料零件取出。根据需要,进行修整、清洁、抛光、涂装或其他后处理过程,以满足零件的质量和外观要求。
3、然而,由于零件在冷却成型过程中会与模具槽具备一定的粘性连接,所以将零件从模具中取出并不方便,稍不注意就可能会损坏刚成型的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方便完整的对成型后的零件进行脱模。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包括本体结构和改进结构:本体结构包括底板,底板顶端中间设置下模、顶端两侧连接竖架,竖架顶端连接顶板,顶板底端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底端连接上模,下模的顶端中间开设放料槽,且其从放料槽槽底的位置水平分割成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的两侧连接横架与竖架固定;改进结构包括在底板顶端开设的水平的滑槽,下部分与滑槽卡合滑动连接;另外,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下部分沿滑槽进行滑动的驱动机构。
3、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滑槽中的且关于下模对称的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配合连接有一长丝杆;同时,下部分的底端连接有与长丝杆螺纹贯穿连接的滑块。
4、进一步地,长丝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位于底板外的手轮。
5、进一步地,轴承座主要由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轴承组成,外壳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固定,其内壁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轴承的内圈与长丝杆过盈配合后贯穿。
6、进一步地,底板的顶端可开设两个关于滑槽对称的导向槽;同时,下部分的底端可连接有两个分被与对应的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7、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固定端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其伸缩端与上模的顶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下部分的顶端中间开设有规格小于上部分的且内侧与上部分的内侧齐平的上框,上部分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框的对接槽,对接槽的两端均与上部分相通。
9、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驱动下部分沿滑槽进行滑动,从而使上部分与下部分分离,这样,通过升降机构使上模下压即可将上部分上的放料槽中已经成型的零件挤出,方便安全,对比现有从放料槽中抠出成型产品的方式,更加合理。
1.一种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包括本体结构和改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2)包括两个安装在滑槽(11)中的且关于下模(2)对称的轴承座(1201),两个轴承座(1201)之间配合连接有一长丝杆(1202);同时,下部分(9)的底端连接有与长丝杆(1202)螺纹贯穿连接的滑块(1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丝杆(1202)的两端均连接有位于底板(1)外的手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201)主要由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轴承组成,外壳的外壁与滑槽(11)的内壁固定,其内壁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轴承的内圈与长丝杆(1202)过盈配合后贯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顶端可开设两个关于滑槽(11)对称的导向槽;同时,下部分(9)的底端可连接有两个分被与对应的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5)包括气缸,气缸的固定端与顶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其伸缩端与上模(6)的顶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塑料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部分(9)的顶端中间开设有规格小于上部分(8)的且内侧与上部分(8)的内侧齐平的上框(14),上部分(8)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框(14)的对接槽(15),对接槽(15)的两端均与上部分(8)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