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电话机上盖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8586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电话机上盖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及其制造方法,该携带电话机上盖具有部件数量少,产品强度和防水性能好,并可加工成任意式样的优点,其制造方法可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显示用透明窗部和文字或记号等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透明显示部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结构为为了使LED等内部显示用的光不会泄漏到外部,在由有遮盖性的着色模制树脂成形的上盖主体元件上,嵌合用透明树脂成形的显示用透明窗部件而构成,以便可看见内部的液晶显示。上述上盖主体部件上印刷有商品名等。为了增加液晶显示的对比度,在上述显示用透明窗部件上用遮挡性的黑色油墨进行了修边印刷。
但是,由于以往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原本分别是上述上盖主体部件和上述显示用透明部件,所以受冲击易分解而损坏,水易于从间隙进入内部等,产品强度和防水性能不可靠。
而且,以往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必须经过成形上盖主体部件的工序,在上盖主体部件上印刷文字和记号等工序,成形显示用透明部件的工序,在显示用透明部件上进行修边印刷工序和嵌合上盖主体部件和显示用透明部件的工序等,制造工序多,生产时间长,不合格率也高,生产效率低。
另外,由于必须要有上述上盖主体部件用的成形装置和印刷装置,上述显示用透明部件用的成形装置和印刷装置,以及嵌合上盖主体部件和显示用透明部件的装置等应准备的装置数量很多,要有较大的投资,生产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及其制造方法,该携带电话机上盖具有部件数量少,产品强度和防水性能好,并可加工成任意式样的优点,其制造方法可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显示用透明窗部和文字或记号等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发明的公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如下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提供这样一种电话机上盖在由透明基体膜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以及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的着色层,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的带图案的膜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而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按键用贯通孔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上,并且至少除去了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带图案的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提供这样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在由透明油墨形成的表面保护层所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以及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的着色层,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的复印层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而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按键用贯通孔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上,并且除去了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上述按键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复写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提供一种第1或第2实施例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上述着色层由黑色遮挡部,第1着色遮挡部和第2着色遮挡部构成,上述显示用透明窗部由上述任一个遮挡部所包围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提供一种最上层具有耐皮脂性的第1~第3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提供一种最上层具有除光表面的第1~第4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提供一种最上层具有抗菌性的第1~第5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提供这样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在透明基体膜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以及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的着色层,使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的带图案的膜紧贴在金属模的模穴凹部内面上,该金属模将透明树脂成形为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按键用贯通孔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形状;通过合模上述金属模,注入透明树脂,使上述带图案的膜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上;至少除去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带图案的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提供这样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使形成了带图案的膜紧贴在金属模的模穴凹部内面上,该带图案的膜是在基体膜上至少顺序地层压了表面保护层,着色层和透明粘接层的复写层,该表面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形成,该着色层形成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和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通过合模上述金属模,注入透明树脂,使上述带图案的膜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上;之后,剥离上述带图案的膜的基体膜,并除去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上述按键用贯通孔上的复写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提供一种使上述带图案的膜的着色层的膜厚为2μm~10μm的第7或第8实施例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第7~第9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携带电话机上盖可在显示用透明窗部上配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在声音输出用贯通孔上配置喇叭等,在按键用贯通孔上配置由透光性树脂等制成的按键等,与携带电话机里盖一起构成携带电话机。这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具有部件数量少,产品强度和防水性能好的优点,并具有可在任意的位置上加工任意的文字,记号或图案的设计性。
而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没有嵌合众多部件的工序。另外由遮挡图案产生的任意式样和显示用透明窗部可在一道工序中成形于任意形状的树脂模制品中。可容易地在携带电话机上盖的任意位置上加工任意的式样。因此,可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显示用透明窗部和文字或记号或图案的上述携带电话机上盖。
附图的简要说明参照与附图有关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以下的叙述可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及特征。附图中,

图1为涉及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带图案的膜的剖视图;
图4为用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带图案的膜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一道制造工序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一道制造工序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一道制造工序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的一道制造工序剖视图;图10A,图10B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在继续本发明的叙述之前,对附图中同一个部件标以相同的参照符号。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图5,图10A和图10B为涉及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涉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为如下结构在由透明基体膜3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6,和形成显示用透明窗部的透光性或遮挡性的着色层,例如遮挡层7,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15的带图案的膜1,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15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并且至少除去了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带图案的膜1。在未除去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带图案的膜1的部分中,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带图案的膜1成为按键最上层的一部分。
上述透明基体膜3使用聚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脂树脂,尼龙树脂,维尼纶树脂,醇酸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或聚氯乙烯类树脂等透明的塑料膜。透明基体膜3的膜厚可使用5μm~300μm的。
在未除去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带图案的膜1的情况下,透明基体膜3的膜厚为100μm~300μm,最好为125μm。
由于上述透明基体膜3为人的耳,手或唾液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如果用耐皮脂性的材质作为透明基体膜3,可提高耐久性。而且,如果将透明基体膜3与人耳接触部分的表面进行粗糙加工而使其为除光状,可获得柔软的耳朵触摸感。另外,如果用具有抗菌性的材质作为透明基体膜3,可防止病原菌的感染等,非常卫生。在这种情况下,透明基体膜3也可使用分散含有或涂敷了包含银,铜,锌和锰中任一金属盐的抗菌微生物剂或抗菌剂的树脂膜。
上述文字记号层6可通过用白色或黑色等颜料,染料和树脂粘结剂构成的油墨印刷在携带电话机或BP机等表面上形成商品名或生产厂家名等的文字,数字,图形,记号或图案而形成。文字记号层6也可用碳黑或墨等黑色遮挡性的无机颜料,或灰白色颜料等的金属颜料等印刷而形成。文字记号层6还可由真空镀敷或喷溅,离子镀敷等方法形成的金属薄膜构成。
遮挡层7为遮挡光通过的层,用于不使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盖20内部的LED等显示用的光泄漏到外部,形成显示用透明窗部21。另外,显示用透明窗部21除了由以下所述的遮挡层7形成之外,作为遮挡层7的其它例,也可是由透光性的油墨形成的透光性着色层,还可是用遮挡性的油墨形成的遮挡性着色层。显示用透明窗部21是可透光部分,以便可看见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盖20内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显示用透明窗部21相当于未层压遮挡层7的除去部分。遮挡层7的油墨可构成文字或记号16地形成。遮挡层7可通过未层压的除去部分形成文字或记号16等。遮挡层7可以是黑色遮挡层9或白色遮挡层12,其中黑色遮挡层由碳黑或墨等黑色无机颜料和树脂粘合剂等构成的黑色遮挡油墨印刷而成,白色遮挡层由灰白色的金属颜料和树脂粘合剂等构成的白色遮挡油墨印刷而成。遮挡层7还可由真空镀敷或喷溅,离子镀敷等方法形成的金属薄膜构成。
上述遮挡层7由黑色遮挡部8,第1着色遮挡部10和第2着色遮挡部11构成,显示用透明窗部21可由上述任一个遮挡部10或11包围而形成的(图2,图5)。以往的携带电话机上盖中,显示用透明窗部以外的部分大多是遮挡性的黑色或遮挡性的金属色等任一单色,式样单调缺乏新意。如果是本实施例的3色以上的话,例如具有以4色,5色区别开的遮挡层7,则式样新颖。通过使第1着色遮挡部10和第2着色遮挡部11为同色,可更加强遮挡性。
具体的层结构为顺序层压了第1着色层13,黑色遮挡层9,第2着色层14,白色遮挡层12和透明粘接层15的结构(图2)。即,通过未形成黑色遮挡层9或白色遮挡层12的除去部分,形成由黑色遮挡部8或白色遮挡部所包围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
黑色遮挡部8可将上述黑色遮挡层9的黑色遮挡油墨图案化而形成。第1着色遮挡部10可将上述白色遮挡油墨和第1着色层13的油墨重合而形成。第2着色遮挡部11可将白色遮挡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重合而形成。第1着色层13的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呈相互不同的颜色。第1着色层13的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可为透光性的油墨。也可在白色遮挡层12的上面再形成其它的黑色遮挡层18。第1着色层13,第2着色层14的色彩为黑,白,蓝,绿,红,粉红和柔和色等各种。
文字或记号16可由未形成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的除去部分形成。或者,文字或记号16也可由形成了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的油墨部分形成。由上述除去的部分产生的文字或记号16即可由透明性的第1着色层13的油墨或第2着色层14的油墨上色,也可由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上色。因此,着色发光的文字或记号16和白色遮挡色的文字或记号16被包围在黑色或白色的遮挡部内而形成。通过使带图案的膜的黑色遮挡部8和第1着色遮挡部10的交接处,或黑色遮挡部8和第2着色遮挡部11的交接处,第1着色遮挡部10和第2着色遮挡部11的交接处等位于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凹部26,交接处的波动或色偏移等不明显,而成为外观良好的制品(图5,图10A)。凹部26可由线状或环状的槽构成(图10B)。或者,也可由台阶部构成。
透明粘接层15为粘接在后述的使注入的透明树脂39冷却固化成形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表面上的层。在用聚丙烯类树脂成形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同时,使透明粘接层15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可用聚丙烯类树脂作为透明粘接层15。而且,在用聚亚苯醚·聚苯乙烯类树脂,聚碳酸脂类树脂,苯乙烯共重合体类树脂或聚苯乙烯类混合树脂成形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情况下,也可用与这些树脂有亲和性的聚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或聚酰亚胺类树脂等作为透明粘接层15。透明粘接层15的形成方法有凹版涂层法,滚筒涂层法或涂层法等的涂层,凹版印刷或丝网印刷法等的印刷。透明粘接层15的干燥膜厚通常为1μm~5μm。
图样层可层压在文字记号层6和遮挡层7之间,图样层是在携带电话机上加工图案和色彩的层。图案可有木纹图案,豹皮等的圆圈图案,或大理石基调等的抽象图案。
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为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透明树脂模制品17是由后述的将注入的透明树脂39冷却固化而形成的。由于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是靠近人耳或与其接触的部分,所以可位于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上部。按键用贯通孔23可位于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下半部分,以便使用者握住电话机时用拇指等进行按键操作。可在按键用贯通孔23的更下部形成声音输入用贯通孔24。这是由于声音输入用贯通孔24为接近人的口部的部分。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表面中,在声音输入用贯通孔24的形成位置附近和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的形成位置附近,可高于按键用贯通孔23的形成位置附近。透明树脂模制品17也可在突出部或侧部上具有开关,拨号盘和调谐器用的侧部贯通孔25(图10A)。
带图案的膜1和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粘接可意味着用粘接剂通过透明粘接层15而粘接的状态。或者意味着当构成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透明树脂39为熔融状态时,使带图案的膜1的透明粘接层15与熔融状态的透明树脂39相接触,在接触的状态下使透明树脂39冷却固化,同时通过固定或熔接使上述带图案的膜1的透明树脂层固定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而成为不可分离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可以是将带图案的膜1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而成为透明基体膜3不可剥离的状态,即,也可是将形成了复写层2的带图案的膜1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然后剥离基体膜4,只有复写层2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的状态(图5)。
在前者的情况下,由于透明基体膜较复写层厚,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在按键用贯通孔23上可起到隔膜开关一部分的手指接触用薄板的作用。而且,为了不使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上盖图案中断,可在按键面和携带电话机上盖面上形成连续的图案。
在后者的情况下,由透明油墨形成的表面保护层5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形成文字记号层6和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遮挡层7,其上层压了透明粘接层15的复写层2通过透明粘接层15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并除去了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复写层2(图2)。复写层2也可具有图样层。
表面保护层5可以是由透明油墨形成的。表面保护层5用于将透明粘接层15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之后,使基体膜4和复写层之间剥离。表面保护层5可使用热可塑性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印刷而形成。表面保护层5的材质为聚丙烯类树脂,在表面保护层5有硬度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等的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电离放射线硬化树脂可以单体使用,也可与其它树脂混合使用。由于表面保护层5直接与人耳,手或唾液接触,如果采用具有耐皮脂性的材质作为表面保护层5,则可提高耐用性。而且,如果对表面保护层5与人耳接触的部分表面进行粗糙加工而使其成为除光状,可获得柔软的耳朵触摸感。而且,如果采用具有抗菌性的材质作为表面保护层5,则可防止病原菌的感染等,非常卫生。表面保护层5可由在合成树脂中分散含有包含银,铜,锌和锰中任一种金属盐抗菌微生物剂或抗菌剂的油墨涂敷或印刷而形成。
以下,对涉及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加以说明(图6~图11)。
本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为在基体膜4上至少层压有形成文字记号层6和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遮挡层7,将其上层压了透明粘接层15的带图案的膜1紧贴在金属模的模穴凹部32内面上,该金属模将具有声音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成形为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形状,通过合模金属模,注入熔融的透明树脂39,使带图案的膜1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并且至少除去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带图案的膜1。
以下,对这种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首先准备带图案的膜1和注入成形用的金属模和注入装置。
带图案的膜1为在透明基体膜3上至少层压有形成文字记号层6和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遮挡层7,然后在其上层压透明粘接层15(图3)。带图案的膜1也可是在基体膜4上形成复写层2而构成的,该复写层2由在基体膜4上至少顺序地层压了由透明油墨形成的表面保护层5,文字记号层6和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遮挡层7和透明粘接层15而构成(图4)。
关于透明基体膜3,基体膜4,文字记号层6,遮挡层7,透明粘接层15或图样层的各层的材质等,与对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所做的说明一样。为了当带图案的膜1扩大延伸时不产生裂痕或裂纹,带图案的膜1的遮挡层7的膜厚最好为2μm~10μm。
带图案的膜1的遮挡层7可由黑色遮挡部8,第1着色遮挡部10和第2着色遮挡部11构成,显示用透明窗部21可由任一遮挡部所包围而形成。
具体的层结构为在基体膜4上顺序层压表面保护层5,文字记号层6,第1着色层13,黑色遮挡层9,第2着色层14,白色遮挡层12和透明粘接层15(图4)。即,由未形成黑色遮挡层9或白色遮挡层12的除去部分,形成由黑色遮挡部8和白色遮挡部所包围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基体膜4,表面保护层5,文字记号层6和透明粘接层15等的材质与对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所做的说明相同。
黑色遮挡部8可将上述黑色遮挡层9的黑色遮挡油墨图案化而形成。第1着色遮挡部10可以是使上述白色遮挡油墨和第1着色层13的油墨的重合而形成。第2着色遮挡部11可以是使上述白色遮挡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重合而形成。第1着色层13的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为互相不同的颜色。第1着色层13的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也可有透光性。可由未形成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的除去部分形成文字或记号16。或者,也可由形成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的部分形成文字或记号16。还可由上述除去的部分形成文字或记号16,由透光性的第1着色层13的油墨和第2着色层14的油墨对其文字或记号16的部分进行着色,也可由黑色遮挡油墨或白色遮挡油墨进行着色。因此,着色发光的文字或记号16和白色遮挡色的文字或记号16包围在黑色和白色遮挡部内而形成。
金属模为可将透明树脂模制成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装置。(图6~图9)。金属模由活动模30和固定模31构成,活动模30中具有注入透明树脂39的模穴凹部32,固定模31中具有与位于模穴凹部32对置位置上的注入装置的注入喷嘴直接连接的注入口33。活动模30也可有滑动芯34,以便在模制品上形成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滑动芯34也可为棒状,圆环状或筒状。活动模30可有用于在模制品上形成凹部26的凸部40。活动模30的分型面上可具有由模穴凹部32的全周压紧带图案的膜1的夹具构件35。在活动模30的模穴凹部32上可形成用于使带图案的膜1贴紧在模穴凹部32的内面上的吸引孔36。
金属模中,可在模穴凹部32的前面安装送入带图案的膜1的带图案的膜1进给装置。带图案的膜进给装置可安装在活动模30侧或固定模31侧中任一侧。带图案的膜进给装置由送出装置37和卷取装置38构成,可在活动模30一侧或固定模31一侧的上方安装送出装置37,在活动模30一侧或固定模31一侧的下方安装卷取装置38。带图案的膜进给装置可以是由送出装置37和膜导入装置构成,抓住带图案的膜1的分断端部引入到活动模30和固定模31之间。
首先,将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贴紧在可模制成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金属模的模穴凹部32的内面上(图6,图7,图8)。
具体地说,由带图案的膜进给装置等将带图案的膜1送入到活动模31和固定模32之间。然后,使带图案的膜1的文字或记号16等和模穴凹部32的位置重合。可将带图案的膜1的黑色遮挡部8和第1着色遮挡部10的交接处和其它颜色的交接处等定位于金属模的凸部40上(图6)。接着,从活动模30的吸引孔36吸引带图案的膜1,使带图案的膜1贴紧在模穴凹部32的内面(图7)。这时,为了使带图案的膜1软化而更易于伸展,可加热带图案的膜1。在模穴凹部32具有竖向较大深度的情况下,如果使带图案的膜1的遮挡层7的膜厚为2μm~10μm时,即使带图案的膜1延伸,遮挡层7变薄也不会减弱遮挡效果。在使带图案的膜1贴紧在模穴凹部32的内面之后,活动模30的滑动芯34从模穴凹部32向固定模31一侧突出而穿透带图案的膜1并到达固定模31的表面。滑动芯的突出既可在金属模合模之前进行,也可在金属模合模之后进行(图8)。或者,还可在突出,注入到中途,填充树脂后再使其达到固定模31的表面。另外,与活动模30的滑动芯34相对应,在固定模31上也设置滑动芯(图中未示出),在注入后前后驱动二滑动芯,使其切断带图案的膜。进给量为将裁成指定大小的带图案的膜1放入金属模内即可。或者,将长条状的带图案的膜1送入金属模内,然后在合模或夹紧时切断成指定形状。
接着,通过合模金属模,注入熔融的透明树脂39,将带图案的膜1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图9)。熔融的透明树脂39冷却固化后,根据需要剥离基体膜4。而且,除去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带图案的膜1或复写层2。
具体地说,合模活动模30和固定模31,将熔融的透明树脂39从固定模31的注入口33注入到模穴凹部32内,由熔融的透明树脂39充满模穴凹部32内。由于熔融的透明树脂39不会绕到滑动芯32突出的部分上,所以注入的透明树脂39冷却固化,在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形成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图5,图10B)。在将带图案的膜1的黑色遮挡部8和第1着色遮挡部10的交接处或其它颜色的交接处等事先定位于滑动芯34或金属模的凸部40上的情况下,由于带图案的膜1的黑色遮挡部8和第1着色遮挡部10,或黑色遮挡部8和各着色遮挡部的交接处,或其它颜色的交接处等位于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凹部26上,所以具有颜色交接处的起伏或色偏差等不明显的效果。(图5,图10A,图10B)。
用丙烯基树脂,聚碳酸脂树脂,透明ABS树脂或加有橡胶的丙烯基树脂等注入成形用树脂作为透明树脂39。作为加有橡胶的丙烯基树脂的具体实例,有三菱レ-ヨン公司制造的[アクリルペットIR-D50]等。
带图案的膜1的除去,在不剥离基体膜4的情况下,至少除去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带图案的膜1,然后根据需要,再除去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带图案的膜1。除去的带图案的膜1由取出机器手等从模内取出。而且,也可在取出产品之后除去带图案的膜1。在剥离基体膜4,复制复写层2的情况下,除去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带图案的膜1,根据需要除去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复写层2。
除去的方法为通过气体将不要的部分吹去,用刷子刮离或通过吸引而吸出的方法。或者,将涂有粘接剂的PET等的可弯曲薄片放置在留有不要的带图案的膜1和复写层2的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上,然后从上方按压嵌入在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上的凸模形状的橡胶等的弹性体,通过可弯曲薄片的粘接力除去带图案的膜1和复写层2的不要部分。
这样而成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的形状由于金属模形状的种种变更而可获得各种各样的形状,所以并不限定作为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形状。
这样制造的携带电话机上盖20,在显示用透明窗部21上配置液晶显示装置,在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配置喇叭等,在按键用贯通孔23上配置透光性树脂等制成的按键等,与携带电话机里盖一起构成携带电话机。
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具有部件数量少,产品强度和防水性能好,可在任意的位置上加工任意式样的文字,记号或图案的优点。
而且上述实施例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不会有众多部件的嵌合。另外,可在一道工序中在任意形状的树脂模制品上形成由遮挡图案构成的任意式样和显示用透明窗部。因此,可易于在携带电话机上盖的任意位置上加工任意的式样,而且,可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显示用透明窗部,文字,记号或图案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包含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1996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第9-277008号中公开的全部内容,在这里均作为参考而加以引用。
本发明中,虽然参照附图对最佳实施例进行了充分的描述,但显然可由熟知这一技术的人们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这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脱离附上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范围,应理解为是包含在其中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在由透明基体膜(3)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6)和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着色层(7),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15)的带图案的膜(1)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而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上,并且至少除去了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带图案的膜。
2.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在由透明油墨形成的表面保护层(5)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6)和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着色层(7),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15)的复写层(2)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而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上,并且除去了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上述按键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复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层(7)由黑色遮挡部(9),第1着色遮挡部(10)和第2着色遮挡部(11)构成,上述显示用透明窗部由上述任一个遮挡部所包围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最上层具有耐皮脂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最上层具有除光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最上层具有抗菌性。
7.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基体膜(3)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6)和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着色层(7),使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15)的带图案的膜(1)紧贴在金属模的模穴凹部(32)内面上,该金属模将透明树脂成形为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形状;通过合模上述金属模,注入透明树脂,使上述带图案的膜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上;至少除去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带图案的膜。
8.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形成了带图案的膜(1)紧贴在金属模的模穴凹部(32)内面上,该带图案的膜是在基体膜(3)上至少顺序地层压了表面保护层(5),着色层(7)和透明粘接层(15)的复写层(2),该表面保护层由透明油墨形成,该着色层形成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和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通过合模上述金属模,注入透明树脂,使上述带图案的膜粘接在透明树脂模制品上;之后,剥离上述带图案的膜的上述基体膜,并除去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和上述按键用贯通孔上的上述复写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携带电话机上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带图案的膜(1)的上述着色层(7)的膜厚为2μm~10μm。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携带电话机上盖。
全文摘要
一种携带电话机上盖,在由透明基体膜(3)构成的最上层上,至少层压有显示文字或记号的文字记号层(6)和形成携带电话机显示装置的显示用透明窗部(21)的着色层(7),其上层压有透明粘接层(15)的带图案的膜(1),通过上述透明粘接层(15)而粘接在具有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和按键用贯通孔(23)的携带电话机上盖形状的透明树脂模制品(17)上,并且至少除去了上述声音输出用贯通孔(22)上的上述带图案的膜(1)。
文档编号B29C45/14GK1231790SQ97198303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7日
发明者丰冈尚登 申请人: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