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814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模具顶出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塑件在模具型腔内成型后,在开模取下塑件以前,有一个从模具的成型部分脱出的过程。在塑件成型的后将塑件从模具型腔中脱出的机构,称为顶出机构。
[0003]—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无论是采用单一元件或者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的。但是,有时由于塑件在模具内位置比较深,一次顶出后塑件仍留在模具中,或者为了避免浇口拉伤,需要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就需要用到二次顶出机构。
[0004]虽然现在二次顶出机构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是要么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要么存在互换性不强、需要针对每一个模具单独设计二次顶出机构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互换性强的二次顶出机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相比现有二次顶出机构结构更简单紧凑,互换性更强。
[0006]本方案中的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针,第二顶针周向均布有4个限位槽,限位槽为条形通孔,第二顶针的轴向上开有柱形沉头通孔,柱形沉头通孔内形成有凸肩,第二顶针内装有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上设有轴肩I,轴肩I与凸肩之间安装有弹性件I,第一顶针的动力端周向均布有4个调节槽,调节槽为条形通孔,调节槽内安装有十字杆,十字杆两个相对杆为螺纹杆,螺纹杆上套有导向压板,导向压板上压紧有螺母,十字杆的其余两杆为限位杆,限位杆置于第二顶针上的限位槽内,第二顶针上设有轴肩II,轴肩II和模具外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II,十字杆上设有十字杆。
[0007]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第一顶针相对于第二顶针顶出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具备良好的互换性。在使用前,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需要,通过旋拧螺母调节十字杆和导向压板在调节槽的位置并固定,调节槽上可设置标尺,标尺的起始位置位于如图1调节槽的根部左侧位置,起始位置与调节槽根部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导向压板左侧边缘与螺纹杆圆心的距离,标尺的起始位置也为导向压板调节时的归零位置。调节后,标尺的读数即为第一顶针顶出行程。限位槽的起始端与调节槽的起始端是齐平的,因此当第一顶针的顶出行程为0时,二次顶出机构可变为一次顶出机构。
[0008]使用时,整个装置如图1所示,十字杆推杆推动十字杆,十字杆带动整个第一顶针克服弹性件I的弹力向左运动,第一顶针的第一顶针锥形头将工件第一次顶出,十字杆继续运动,当限位杆抵到限位槽根部后,十字杆推动第二顶针克服弹性件II的弹力向左运动。第二顶针锥形头与第一顶针锥形头齐平后,继续推动一段行程,此段行程为二次顶出行程,将工件第二次顶出后完成二次顶出。
[0009]最后,十字杆推杆只需向右撤回,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在各自弹簧的作用下就能复位到起始位置。整个顶出过程完成。
[0010]进一步,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的工作端均连接有锥形端,锥形端的设置,既增加了工件与顶针工作端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工件表面被顶针损伤,又在顶针回程复位时起到了限位作用。
[0011]进一步,顶出的过程中,两次顶出行程均不能超过相应弹簧的压缩行程,防止弹簧失效。
[0012]进一步,限位杆和螺纹杆是相互固定的,十字杆推杆可与限位杆和螺纹杆分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字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顶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顶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顶针1、第二顶针2、十字杆3、导向压板4、第一顶针锥形头5、第二顶针锥形头6、弹簧I 7、弹簧II 8、调节槽9、限位槽10、螺母11、模具12、工件13、限位杆31、螺纹杆32,十字杆推杆33、标尺14。
[0015]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第二顶针2,第二顶针2周向均布有4个限位槽10,限位槽10为条形通孔,第二顶针2的轴向上开有柱形沉头通孔,柱形沉头通孔内形成有凸肩,第二顶针2内装有第一顶针1,第一顶针1上设有轴肩I,轴肩I与凸肩之间安装有弹簧II 8,第一顶针1的动力端周向均布有4个调节槽9,调节槽9为条形通孔,调节槽9内安装有十字杆3,十字杆3两个相对杆为螺纹杆32,螺纹杆32上套有导向压板4,导向压板4上压紧有螺母11,十字杆3的其余两杆为限位杆31,限位杆31置于第二顶针2上的限位槽10内,第二顶针2上设有轴肩II,轴肩II和模具12外表面之间安装有弹簧I 7,十字杆3上设有十字杆。
[0016]在使用前,先根据需要,通过旋拧螺母11调节十字杆3和导向压板4在调节槽9的位置并固定,此时根据标尺14上的读数即可确定第一顶针1顶出行程。
[0017]使用时,整个装置如图1所示,十字杆推杆33推动十字杆3,十字杆3带动整个第一顶针1克服弹簧II 8的弹力向左运动,第一顶针1的第一顶针锥形头5将工件13第一次顶出,十字杆3继续运动,当限位杆31抵到限位槽10根部后,十字杆3推动第二顶针2克服弹簧I 7的弹力向左运动。第二顶针2的第二顶针锥形头6与第一顶针1的第一顶针锥形头5齐平后,继续推动一段行程,将工件13第二次顶出,完成二次顶出。整个顶出过程完成。
[001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装有第二顶针,第二顶针周向均布有限位槽,第二顶针的轴向上开有柱形沉头通孔,柱形沉头通孔内形成有凸肩,第二顶针内装有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上设有轴肩I,轴肩I与凸肩之间安装有弹性件I,第一顶针的动力端周向均布有调节槽,调节槽内安装有十字杆,十字杆两个相对杆为螺纹杆,螺纹杆上套有导向压板,导向压板上压紧有螺母,十字杆的其余两杆为限位杆,限位杆置于第二顶针上的限位槽内,第二顶针上设有轴肩II,轴肩II和模具外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I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的工作端均固定有锥形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杆上设有十字杆推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弹性件II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上设有标尺。
【专利摘要】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式二次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针,第二顶针周向均布有限位槽,第二顶针的轴向上开有柱形沉头通孔,柱形沉头通孔内形成有凸肩,第二顶针内装有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上设有轴肩Ⅰ,轴肩Ⅰ与凸肩之间安装有弹性件Ⅰ,第一顶针的动力端周向均布有调节槽,调节槽内安装有十字杆,十字杆两个相对杆为螺纹杆,螺纹杆上套有导向压板,导向压板上压紧有螺母,十字杆的其余两杆为限位杆,限位杆置于第二顶针上的限位槽内,第二顶针上设有轴肩Ⅱ,轴肩Ⅱ和模具外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Ⅱ,十字杆上设有十字杆。本发明申请意在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互换性强,第一顶针相对于第二顶针顶出的行程可以调节的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IPC分类】B29C33/44
【公开号】CN105365119
【申请号】CN201510842915
【发明人】王燕
【申请人】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