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以及软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148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以及软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以及软管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软管是汽车的重要的零部件,现有的软管生产线主要包括内胶挤出装置、加强层编织装置、外胶挤出装置以及软管冷却装置以及切割装置等,还包括设置若干驱动软管移动的驱动装置。
[0003]在生产中发现,软管因为是中空的结构,在生产线流动过程中,内部的空气容易流出,导致软管干瘪,影响结构形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以及软管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软管内部空气容易流出导致软管干瘪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包括长条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两个长侧壁、两个短侧壁以及底面,槽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短侧壁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壁配合。
[0007]通过设置转动轴能防止软管进入灌水槽后与灌水槽发生滑动摩擦,损伤软管的表面。本申请使用时,灌水槽内注入水,软管从灌水槽的一侧进入,通过槽体后从灌水槽的另一侧出去,在此过程中,水会进入软管内,能够防止软管内的空气流出,有效防止软管干瘪。且转动轴设置在短侧壁的上端,这能保证软管在灌水槽中部的位置处于低位,能够防止进入软管内的水排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长侧壁的两端均设有一通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位于两个长侧壁之间的转动本体,转动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具有一用于穿过对应通孔的安装柱。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
[0009]进一步的,两个短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角度均为钝角。相较于垂直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的,两个短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角度大于90°,小于等于160°。
[00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软管生产线,包括依次布置的内胶挤出装置、加强层编织装置、外胶挤出装置、软管冷却装置以及切割装置,软管生产线还包括灌水槽,所述灌水槽设置在软管冷却装置和切割装置之间,所述灌水槽为上述的灌水槽。
[0012]从软管冷却装置出来的软管进入灌水槽后,能够使水进入软管内,能够防止软管内的空气流出,有效防止软管干瘪。且灌水槽转动轴设置在短侧壁的上端,这能保证软管在灌水槽中部的位置处于低位,能够防止进入软管内的水排出。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动轴能防止软管进入灌水槽后与灌水槽发生滑动摩擦,损伤软管的表面;从软管冷却装置出来的软管进入灌水槽后,能够使水进入软管内,能够防止软管内的空气流出,有效防止软管干瘪;灌水槽转动轴设置在短侧壁的上端,这能保证软管在灌水槽中部的位置处于低位,能够防止进入软管内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与软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生产线的示意图。
[001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18]1、安装柱,2、转动本体,3、短侧壁,4、底面,5、长侧壁,6、软管,7、内胶挤出装置,8、加强层编织装置,9、外胶挤出装置,10、软管冷却装置,11、灌水槽,12、切割装置,13、转动轴,14、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
[0019]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 ]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包括长条形的槽体14,槽体14包括两个长侧壁5、两个短侧壁3以及底面4,槽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轴13,转动轴位于短侧壁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壁配合。
[0022]本实施例中,长侧壁5的两端均设有一通孔,转动轴13包括位于两个长侧壁之间的转动本体2,转动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具有一用于穿过对应通孔的安装柱I。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
[0023]本实施例中,两个短侧壁与底面构成角度均为钝角,且角度大于90°,小于等于160°。相较于垂直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002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转动轴能防止软管进入灌水槽后与灌水槽发生滑动摩擦,损伤软管6的表面。如图2所示,本申请使用时,灌水槽内注入水,软管6从灌水槽的一侧进入,通过槽体后从灌水槽的另一侧出去,在此过程中,水会进入软管内,能够防止软管内的空气流出,有效防止软管干瘪。且转动轴设置在短侧壁的上端,这能保证软管在灌水槽中部的位置处于低位,能够防止进入软管内的水排出。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软管生产线,包括依次布置的内胶挤出装置7、加强层编织装置8、外胶挤出装置9、软管冷却装置10以及切割装置12,软管生产线还包括灌水槽11,灌水槽11设置在软管冷却装置10和切割装置12之间,本实施例灌水槽11为实施例中所说的灌水槽。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两个长侧壁、两个短侧壁以及底面,槽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短侧壁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壁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壁的两端均设有一通孔,所述转动轴包括位于两个长侧壁之间的转动本体,转动本体的两个端面分别具有一用于穿过对应通孔的安装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其特征在于,两个短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角度均为钝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其特征在于,两个短侧壁与所述底面构成角度大于90°,小于等于160°。5.—种软管生产线,包括依次布置的内胶挤出装置、加强层编织装置、外胶挤出装置、软管冷却装置以及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水槽,所述灌水槽设置在软管冷却装置和切割装置之间,所述灌水槽为任意一项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灌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生产线上的灌水槽以及软管生产线,其中灌水槽包括长条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两个长侧壁、两个短侧壁以及底面,槽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短侧壁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轴能防止软管进入灌水槽后与灌水槽发生滑动摩擦,损伤软管的表面;从软管冷却装置出来的软管进入灌水槽后,能够使水进入软管内,能够防止软管内的空气流出,有效防止软管干瘪;灌水槽转动轴设置在短侧壁的上端,这能保证软管在灌水槽中部的位置处于低位,能够防止进入软管内的水排出。
【IPC分类】B29C47/08, B29C69/00
【公开号】CN204673979
【申请号】CN201520327543
【发明人】丁浩林, 郑斌
【申请人】浙江澳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