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汽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945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业用汽化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化锅,该汽化锅可应用于电熨斗、 蒸汽地拖、蒸汽清洗机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用汽化锅,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上锅、一下锅及一用于加热下锅的发热盘,下锅 与上锅配合连接形成锅体,锅体上设有进水接头及出气接头;发热盘中设有发热管,一水泵 通过进水接头向锅体加水,发热管加热汽化锅中的水并汽化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出气接 头出来。具体可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15522.5,发明名称为《一种工业电熨斗 汽化锅》(公开号:CN2781195Y);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38989. 1,发明名称为 《一种工业电熨斗汽化锅》(公开号CN2765060Y)等。现有的汽化锅不易控制水泵的抽水量,经常因为水泵抽水过多而导致汽化锅内的 水位过高,产生蒸汽滴水现象;如果加水过少,需要频繁加水,给使用带来不便。另一方面, 出气接头处蒸汽温度降低,进一步加剧滴水现象的形成,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见申请号为200710144035.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锅炉熨斗不断蒸汽 自动补水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公开号CN101457466A),又见申请号为200710070036. 7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电熨斗汽化装置》(公开号CN101338512A),上述两个申请通过温 度探头和控制电路实现了对水的自动量化控制,但是滴水现象还是没有解决,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即能准确知 道汽化锅内水量信息又能杜绝蒸汽滴水现象的工业用汽化锅。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工业用汽化锅,包括上锅;下锅,与上锅配合连接形成锅体,该锅体上设有进水接头及出气接头;以及发热盘,设于下锅底部用于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锅上设有次发热盘,并且,上锅内形成有一具有一定高度的储气腔,所述 锅体上设有一当感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能关闭进水接头进水的温控开关,该温控开关的 感应头与前述储气腔的底端齐平。还包括一水泵,该水泵设于所述进水接头的进水端并能向锅体内加水,而所述温 控开关的控制输出端与该水泵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当然可以采用一与温控开关相连的电磁 水阀来实现进水接头的开关。但优选采用温控开关与水泵连接来实现进水接头的开关。作为改进,利于水汽分离,所述的上锅包括一隆起部及由隆起部底端横向延伸的 舌片部,所述的储气腔则位于该隆起部内,所述的出气接头设于隆起部一侧并连通所述的 储气腔,所述的次发热盘和温控开关则均设于该舌片部顶面。[0014]进一步为使水蒸气和液态水完全分离,所述的进水接头设于下锅上。为保证汽化锅安全运行,所述的下锅外壁设有一锅体内压力大于设定值时能断开 所述发热盘工作的压力开关;所述的出气接头设有一单向出气的电磁阀;所述的上锅和下 锅上分别设有上温控器和下温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上下锅单独加热并结合温控开关 控制水位,使上锅储气腔内完全气化的水蒸气,而锅体内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完全分离,从而 保证了输出到终端设备上为完全气化的水蒸气,杜绝了蒸汽滴水现象,提高了产品性能。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上锅的反面视图。图3为温控开关与水泵的控制原理图。图4为图1的分解组装图。图5为图1的侧视图。图6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业用汽化锅包括上锅1、下锅2、发热盘6及次发热盘, 下锅2与上锅1通过焊接配合形成锅体,上锅1内形成有一具有一定高度H的储气腔16,上 锅1上设有出气接头31,下锅2上设有进水接头21,发热盘6设于下锅2底部用于加热,具 有发热管61。上锅1包括一隆起部11及由隆起部11底端横向延伸的舌片部12,储气腔16位于 该隆起部11内,出气接头31设于隆起部11 一侧并连通储气腔16,次发热盘5和温控开关 14均设于该舌片部12顶面,次发热盘5具有发热管51。一水泵7设于进水接头21的进水端并能向锅体内加水,温控开关14的控制输出 端与水泵7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温控开关14的感应头与储气腔16的底端齐平,即感应头位 于上锅1的最低位置,当水位达到感应头位置时,感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开关14关 闭水泵7,水泵7停止供水,锅体内的水位保持一定高度。为保证运行安全,出气接头设有一单向出气的电磁阀3,下锅2外壁设有一锅体内 压力大于设定值时能断开发热盘6工作的压力开关4,上锅1和下锅2上分别设有上温控器 13和下温控器23,上锅1上还设有一泄压阀接头15。上下锅单独加热并结合温控开关控制水位,使上锅储气腔内完全气化的水蒸气, 而锅体内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完全分离,从而保证了输出到终端设备上为完全气化的水蒸 气,杜绝了蒸汽滴水现象,提高了产品性能。
权利要求一种工业用汽化锅,包括上锅(1);下锅(2),与上锅(1)配合连接形成锅体,该锅体上设有进水接头(21)及出气接头(31);以及发热盘(6),设于下锅(2)底部用于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锅(1)上设有次发热盘(5),并且,上锅(1)内形成有一具有一定高度的储气腔(16),所述锅体上设有一当感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能关闭进水接头(21)进水的温控开关(14),该温控开关(14)的感应头与前述储气腔(16)的底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水泵(7),该水泵(7)设 于所述进水接头(21)的进水端并能向锅体内加水,而所述温控开关(14)的控制输出端与 该水泵(7)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锅(1)包括一隆起部 (11)及由隆起部(11)底端横向延伸的舌片部(12),所述的储气腔(16)则位于该隆起部 (11)内,所述的出气接头(21)设于隆起部一侧并连通所述的储气腔(16),所述的次发热盘 (5)和温控开关(14)则均设于该舌片部(12)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接头(21)设于下锅 ⑵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锅 外壁设有一锅体内压力大于设定值时能断开所述发热盘(6)工作的压力开关(4)。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 接头设有一单向出气的电磁阀(3)。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业用汽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锅 (1)和下锅(2)上分别设有上温控器(13)和下温控器(23)。
专利摘要一种工业用汽化锅,包括上锅(1)、下锅(2)及发热盘(6),下锅(2)与上锅(1)配合连接形成锅体,该锅体上设有进水接头(21)及出气接头(31),发热盘(6)设于下锅(2)底部用于加热;上锅(1)上设有次发热盘(5),并且,上锅(1)内形成有一具有一定高度的储气腔(16),锅体上设有一温控开关(14),该温控开关(14)的感应头与前述储气腔(6)的底端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上下锅单独加热并结合温控开关控制水位,使锅体内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完全分离,从而保证了输出到终端设备上为完全气化的水蒸气,杜绝了蒸汽滴水现象。
文档编号F22B1/28GK201615469SQ201020111170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周祥勋 申请人:周祥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