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941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的腔体、安装在腔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涂覆不粘层,在加热装置上还固定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也涂覆不粘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在外表面上涂覆不粘层之后,水垢不容易粘着加热装置的表面,加热装置不会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导致热传递效率下降,使用寿命减少,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安装在腔体的内部,直接与水份接触,提高了热传递效率,而在加热装置上固定若干散热片,增大了腔体内的水分与热源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蒸汽发生装置,也就是俗称的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的能源的热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现在大部分蒸汽发生装置都是采用电热加热水,然后令水保持会沸腾,产生水蒸汽。
[0003]一般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及蒸汽出口的腔体,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一般为发热管,有的将发热管安装在腔体的外侧,有的将发热管安装在腔体的内部。发热管安装在腔体的外侧,则只有跟腔体接触的部位才能传热,发热面积较小,而且热量由发热管再传递给腔体,再传递给腔体内部的水份,热传导较慢,热能浪费较多。发热管安装在腔体内部,能够与腔体内的水份直接接触,而且接触面积也不再局限于发热管与腔体接触的部分,热能的利用率及传导率均相对较高,但由于发热管是直接浸在液体内,液体长期高温加热后容易产生水垢,水垢包裹发热管后会令发热管的热能不能往外传递,从而影响热传递,也会影响发热管的使用寿命。
[0004]另外,为了排除腔体内使用长时间放置的水份,蒸汽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一般是通过三通管连接水箱及排水管,在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过程中,腔体内的热水在沸腾的状态下,极容易通过三通管流入进水箱或者排水管,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该蒸汽发生装置对热能的利用率高,且热传递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的腔体、安装在腔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涂覆不粘层。
[0008]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案:
[0009]所述不粘层为水性不粘涂料层或有机硅不粘涂料层。
[0010]所述水性不粘涂料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0011]优选地,为了增大腔体中的水份与加热装置的接触面积,加快热量的传递,本实用新型还在加热装置上的固定若干散热片,在散热片的表面也涂覆了不粘层。
[0012]更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呈环形且横置安装在腔体的底部,随着水份的不断蒸发,腔体内的水位不断地下降,横置式安装发热管能够保证发热管的表面与水份完全接触,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热传递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发热管的外侧四周固定若干散热片。
[0014]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和散热片一体压铸成型。
[0015]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温控器或/和保险丝,所述温控器及保险丝分别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0016]优选地,为了防止沸腾的水份往进水口回流,本实用新型还在加热装置和进水口之间还设有挡板。
[0017]优选地,加热装置与腔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在外表面上涂覆不粘层之后,水垢不容易粘着加热装置的表面,加热装置不会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而导致热传递效率下降,使用寿命减少,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安装在腔体的内部,直接与水份接触,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0020]2、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装置上固定若干散热片,增大了腔体内的水分与热源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使腔体内的水份快速被加热。
[0021]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采用跑道型的发热管,且将发热管横置安装,增大了水份与发热管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热传递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便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
[0026]请参照附图,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腔体I。所述腔体I是由上盖12和底座11围成一个密闭的容置空腔。上盖12和底座1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上盖12的顶部开设有蒸汽出口 12a。底座11的下侧壁开设有进水口 11a。在腔体内还安装一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与腔体I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通过相互匹配的公扣和母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3的外表面涂覆有不粘层(图未示),防止水垢粘附在加热装置3的外表面上而降低热量传递效率。不粘层选用水性不粘涂料层或有机硅不粘涂料层,能够较好地传递热量且水垢难以粘附在其上。优选方案中,水性不粘涂料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改进点是在加热装置3上固定若干散热片6,可以增加加热装置3与腔体I内的水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热速率。同样地,为了防止水垢粘着在散热片6上,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也涂覆了不粘层。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选用发热管。优选方案中,发热管设计为环形,而且横置安装在腔体I内的底部,这样,腔体I内的水份因蒸发而逐渐减少的时候,也能够与发热管全面接触,接触面积不会减少,热传递效率不会下降。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管呈跑道形状。优选方案中,散热片6固定在跑道型的发热管3的外侧四周,这样,既能够增加散热面积,在存在水垢的情况下,水垢又可以从跑道型的发热管的中部空间掉落,及时清除。发热管3和散热片I选用金属铸一体压铸成型,连接较为稳固,导热效率高。
[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改进点是在加热装置3和进水口 IIa之间还设有挡板5,防止沸腾的水份往进水口回流。[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方案,在腔体I的外侧面安装有温控器2或/和保险丝(图未示),所述温控器2及保险丝分别与加热装置3电性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加热装置正常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0030]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的腔体、安装在腔体内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涂覆不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为水性不粘涂料层或有机硅不粘涂料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不粘涂料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加热装置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也涂覆不粘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呈环形且横置安装在腔体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外侧四周固定若干散热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和散热片一体压铸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温控器或/和保险丝,所述温控器及保险丝分别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装置和进水口之间还设有挡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与腔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F22B1/28GK203703922SQ20142000988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梁永健, 黄伟聪, 肖红生, 刘卫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盛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