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8550发布日期:2023-04-20 03:0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1、蒸汽锅炉是用来生产某种压力、温度的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的一种锅炉,是锅炉最基本的类型,在简单热水锅炉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而逐步发展起来,蒸汽锅炉使用后锅炉内部会残留大量的余热,现在一般都会在锅炉内设置汽水循环系统来利用锅炉内残留的余热,极大的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

2、在公开号为cn214791021u的现有技术中,该现有技术包括炉体与支撑板,炉体内部周侧面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将炉体分为燃烧仓与加热仓,燃烧仓在加热仓下方,导热板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周侧面螺旋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一表面连接有导汽管;将水导入到加热仓后,将燃料放入燃烧仓,燃烧仓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将加热仓内的水导出,再将未加热的水导入到导热管内,利用炉体内残留的余热对导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导热管内的水变成汽水混合物从导汽管排到蓄水桶内,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蓄水桶转动,方便使汽水混合物内的水珠附着在蓄水桶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方便收集水,方便提高水汽分离的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率,在实现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由于蓄水桶是通过电机转动自身使桶内的汽水混合物产生离心力后,让汽水混合物中的小水珠与其他气体分离进行蓄水的,由于蓄水桶本身没有固定结构,在长时间工作下蓄水筒持续旋转,很容易导致蓄水筒与导汽管的连接处产生松动,造成设备故障,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能够避免在长时间工作下蓄水筒与导汽管的连接处产生松动,造成设备故障,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包括锅炉组件和水汽分离组件。

4、所述锅炉组件包括锅炉和汽水循环件,所述汽水循环件安装在所述锅炉内部;所述水汽分离组件包括导汽管、汽水分离罐、转轴、电机、旋转螺旋叶片、出气管和出水管,所述导汽管的一端与所述汽水循环件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导汽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汽水分离罐,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汽水分离罐且延伸至所述汽水分离罐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旋转螺旋叶片螺旋缠绕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出气管固定连通于所述汽水分离罐的上端,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于所述汽水分离罐的底部。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燃烧室、加热室、导热板和导热柱,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周侧面,所述锅炉本体内部通过所述导热板被分为两层,分别为所述燃烧室和所述加热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加热室的下方,所述导热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所述汽水循环件螺旋缠绕于所述导热柱。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本体上方盖有炉盖,所述炉盖上方连通有排气管。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本体内部设置有保温层。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汽水循环件包括导热管、进水口和密封盖,所述导热管安装在所述锅炉内部,所述进水口固定连通于所述导热管的周侧面,所述密封盖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口的上表面。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周侧面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位于所述锅炉的下端。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锅炉周侧面下端固定连通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将水倒入到汽水循环件内,利用锅炉的余热对汽水循环件内的水进行加热时,使水变成湿度较大的高温蒸汽,此时蒸汽内含有小水珠,通过导汽管使高温蒸汽进入到汽水分离罐,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螺旋叶片旋转,从而带动高温蒸汽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使高温蒸汽内的小水珠甩到汽水分离罐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水汽的分离,从而得到了干燥的高温蒸汽,这此过程中,汽水分离罐本身无需转动,避免了汽水分离罐长时间旋转导致与导汽管的连接松动,造成汽水分离罐与导汽管脱落,导致泄漏高温蒸汽,造成设备故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10)包括锅炉本体(111)、燃烧室(112)、加热室(113)、导热板(114)和导热柱(115),所述导热板(114)固定连接于所述锅炉本体(111)的内部周侧面,所述锅炉本体(111)内部通过所述导热板(114)被分为两层,分别为所述燃烧室(112)和所述加热室(113),所述燃烧室(112)位于所述加热室(113)的下方,所述导热柱(115)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热板(114)的上表面,所述汽水循环件(120)螺旋缠绕于所述导热柱(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11)上方盖有炉盖(116),所述炉盖(116)上方连通有排气管(1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11)内部设置有保温层(1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1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1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循环件(120)包括导热管(121)、进水口(122)和密封盖(123),所述导热管(121)安装在所述锅炉(110)内部,所述进水口(122)固定连通于所述导热管(121)的周侧面,所述密封盖(123)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水口(12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10)周侧面安装有密封门(130),所述密封门(130)位于所述锅炉(110)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130)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10)周侧面下端固定连通有下水管(150),所述下水管(150)上设置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70)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机(240)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8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锅炉汽水循环结构,涉及锅炉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锅炉组件和水汽分离组件,将水倒入到汽水循环件内,利用锅炉的余热对汽水循环件内的水进行加热时,使水变成湿度较大的高温蒸汽,此时蒸汽内含有小水珠,通过导汽管使高温蒸汽进入到汽水分离罐,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带动旋转螺旋叶片旋转,带动高温蒸汽旋转,产生离心力,使高温蒸汽内的小水珠甩到汽水分离罐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水汽的分离,从而得到了干燥的高温蒸汽,这此过程中,汽水分离罐本身无需转动,避免了汽水分离罐长时间旋转导致与导汽管的连接松动,造成汽水分离罐与导汽管脱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文,张玉斌,张开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中卫市银河冶炼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