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式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5460发布日期:2023-05-31 23:3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式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热泵,具体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1、在有些生产工艺中,需要用中压蒸汽,而中压蒸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才能得到。同时在生产工艺中又存在大量的中(低)温废热,有些废热由于无法利用而被排放,造成浪费。在这种场合,为了节能减排,往往利用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利用这部分废热,在提供冷却水(常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32℃/38℃)条件下,制取出相应的高温热源。现有的溴化锂吸收式二类热泵蒸发器为壳管式结构,管内为低温热源水,管外是乏汽。当外接的乏汽品位较低,通常是负压的情况下,这种间壁式换热可以有效地保证热泵的真空度不受外接管道漏气的影响,缺点是存在热阻,而且由于需要设置换热管,这样使带蒸发器的热泵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带蒸发器的热泵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开式热泵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开式热泵系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3,其中冷凝器2与发生器1通过管道连通,发生器1与溶液泵6连通,溶液泵6通过管道与溶液换热器4连通,溶液换热器4与通过管道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通过蒸汽控制阀7与乏汽入口管路连通,吸收器3与冷凝器2为开式,吸收器3无管程。

4、优选的是,冷凝器2与冷剂液泵5连通。

5、优选的是,冷凝器2连接冷却水入口管路和冷却水出口管路。

6、优选的是,冷凝器2连接中温水入口管路和中温水出口管路。

7、优选的是,吸收器3还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8连通,汽水分离器8的输出口设置压力控制阀9。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吸收器无需设置管群,乏汽可直接通入吸收器,因为无需蒸发器,所以体积可以大幅缩小。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化工反应装置、电厂汽轮机、钢铁冲渣水等化工、能源、动力、冶金行业产生的微正压乏汽作为二类热泵的低温驱动热源进行提热制取更高温度的温水,有效回收了乏汽的余热,同时大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的投资。冷凝器中可以通入冷却水冷却,也可以改为加热中温水用于供热;吸收器输出高温热水或蒸汽。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式热泵系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3),其中所述冷凝器(2)与所述发生器(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生器(1)与溶液泵(6)连通,所述溶液泵(6)通过管道与溶液换热器(4)连通,所述溶液换热器(4)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收器(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3)通过蒸汽控制阀(7)与乏汽入口管路连通,所述吸收器(3)与所述冷凝器(2)为开式,所述吸收器(3)无管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与冷剂液泵(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连接冷却水入口管路和冷却水出口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连接中温水入口管路和中温水出口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3)还通过管路与汽水分离器(8)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8)的输出口设置压力控制阀(9)。


技术总结
一种开式热泵系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3,其中冷凝器2与发生器1通过管道连通,发生器1与溶液泵6连通,溶液泵6通过管道与溶液换热器4连通,溶液换热器4与通过管道与吸收器3连通;吸收器3通过蒸汽控制阀7与乏汽入口管路连通,吸收器3与冷凝器2为开式,吸收器3无管程。本技术放弃了传统的间壁式蒸发器,将热源乏汽直接通入吸收器中。吸收器无需设置管群。可直接利用化工反应装置、电厂汽轮机、钢铁冲渣水等化工、能源、动力、冶金行业产生的微正压乏汽作为热泵的低温驱动热源制取更高温度的温水,有效回收了乏汽的余热,简化系统结构和降低系统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蔡力勇,康相玖,张红岩,刘明军,邵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