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27783发布日期:2024-05-11 00:0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核电蒸汽发生器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在上封头处需过盈安装7个文丘里管,其中文丘里管孔内径为φ219.87(0,+0.08)mm,文丘里管外径为φ220.14(-0.05,0)mm,理论过盈量为0.14~0.27mm,过盈安装深度475mm。

2、该项目过盈装配的难点主要有:1.过盈量大,理论过盈量在0.14~0.27mm;2.文丘里管壁厚差异大,最薄处3.57mm,最厚处33.32,相差29.75mm;3.过盈安装深度475mm,安装深度长,管孔尺寸精度控制难;4.安装数量多,共有7个文丘里管。

3、针对过盈装配,一般常用方法有锤击法、压入法、热装法、冷装法等。

4、因核电产品对表面质量要求高,本项目的过盈量大,锤击法和压入法都不能使用;上部壳体组件尺寸大(直径φ4870mm,高9410mm),也不便使用热装法;只能考虑对文丘里管进行冷冻的过盈冷装方法。

5、因文丘里管壁厚从3.57到33.32mm不等,采用普通冷装方法,工件吊离后冷冻装置后,外径恢复反弹速度不一致,先安装的一端外径恢复更快,安装过程中容易发生卡涩,产生质量风险和损伤:包括需要机加去除文丘里管进行报废,管孔表面容易损伤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对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的上封头处的管孔进行检测,确保管孔全长范围无凸点、无卡涩;

5、s2、测量文丘里管的外径尺寸以及上封头处的管孔的内径尺寸,根据测量的尺寸分别对文丘里管及管孔进行编号并配对;

6、s3、在文丘里管内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文丘里管形成腔体;

7、s4、将文丘里管进行液氮冷冻处理,并将液氮冷冻液置于腔体内;

8、s5、在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内搭设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具有可相对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的上封头移动的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文丘里管处的固定装置连接;

9、s6、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将文丘里管移至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的上封头的管孔处进行装配。

10、优选的,在步骤s1中,设置通棒件,将通棒件置于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的上封头的管孔内,进行上下移动检测。

11、优选的,在步骤s2中,将外径尺寸大的所述文丘里管与内径尺寸大的所述管孔进行配对登记,在步骤s6中,将步骤s2中配对登记的所述文丘里管与所述管孔进行装配。

12、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和拉杆,所述底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盖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另一端相配合,所述底板、盖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形成所述腔体;

13、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盖板穿出,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腔体相通的通孔。

1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为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同斜率的圆锥面,所述底板的圆锥面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螺纹沉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沉孔螺纹配合,在所述拉杆与所述盖板的配合处设有锁紧螺母。

1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端为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同斜率的圆锥面,所述盖板的圆锥面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通孔以所述盖板的中部为中心均布;

16、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吊环螺母件。

17、优选的,在步骤s4中,对所述文丘里管进行液氮冷冻处理的装置包括冷冻箱和液氮瓶,所述液氮瓶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冻箱相连接,所述冷冻箱处于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内。

18、优选的,在步骤s5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和电葫芦起吊装置,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横向调节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

19、所述横向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架组件滑动配合的横向支杆,所述横向支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的锁紧端与所述支架组件相抵接;

20、所述纵向调节组件与所述横向支杆滑动配合,所述纵向调节组件上设有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的锁紧端与所述横向支杆相抵接;

21、所述电葫芦起吊装置设于所述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电葫芦起吊装置的起吊端为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

22、优选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脚手支架和脚手顶架,所述脚手支架与脚手顶架相连接并形成方型架体结构;

23、所述横向支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脚手顶架滑动配合的横向滑座,所述第一锁紧装置设于所述横向滑座;

24、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横向支杆滑动配合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横向支杆滑动配合的纵向滑座,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设于所述纵向滑座;

25、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二锁紧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母件和锁紧螺栓件,所述锁紧螺栓件与所述锁紧螺母件相配合且所述锁紧螺栓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锁紧装置或第二锁紧装置的锁紧端。

26、优选的,在步骤s6中,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调整所述文丘里管的母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5mm,若超过2分钟未对准管孔,则重复s4步骤;

27、针对所述管孔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情况,先将所述文丘里管依次装配入相隔设置的所述管孔,再依次装配入相邻设置的所述管孔。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29、本发明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解决了核电蒸汽发生器非等壁厚的文丘里管的过盈技术难题,能够有效避免文丘里管外径快速恢复导致卡涩、及卡涩带来的质量损失和质量风险,保障了核电主设备的质量和核电安全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设置通棒件,将通棒件置于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的上封头的管孔内,进行上下移动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外径尺寸大的所述文丘里管与内径尺寸大的所述管孔进行配对登记,在步骤s6中,将步骤s2中配对登记的所述文丘里管与所述管孔进行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和拉杆,所述底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盖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另一端相配合,所述底板、盖板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形成所述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为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同斜率的圆锥面,所述底板的圆锥面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螺纹沉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沉孔螺纹配合,在所述拉杆与所述盖板的配合处设有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端为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同斜率的圆锥面,所述盖板的圆锥面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通孔以所述盖板的中部为中心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所述文丘里管进行液氮冷冻处理的装置包括冷冻箱和液氮瓶,所述液氮瓶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冻箱相连接,所述冷冻箱处于所述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壳体组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架组件和电葫芦起吊装置,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横向调节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脚手支架和脚手顶架,所述脚手支架与脚手顶架相连接并形成方型架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端调整所述文丘里管的母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5mm,若超过2分钟未对准管孔,则重复s4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核电蒸汽发生器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本发明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文丘里管装配方法,解决了核电蒸汽发生器非等壁厚的文丘里管的过盈技术难题,尤其是巧妙设计了固定装置以及移动装置,解决了低温文丘里管的吊装难题,同时保证文丘里管吊装时内部仍保留液氮,延缓不等壁厚的文丘里管外径的恢复,有效避免了文丘里管外径快速恢复导致卡涩、及卡涩带来的质量损失和质量风险,保障了核电主设备的质量和核电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叶万丙,陈俊锋,邓道勇,梁化,颜建文,明祥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