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7981发布日期:2023-08-14 01: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紧凑小容量大出力生物质颗粒锅炉,其公开号cn104832903a,公开日:20150812,该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燃烧室、燃烧器、烟气出口、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除氧器、换热室、布袋除尘器、汽水分离器、分汽缸、锅炉净水器;所述的燃烧室下侧设置燃烧器,燃烧器设一次风进口及进料口,换热室、布袋除尘器上侧分别设有汽水分离器和分汽缸,汽水分离器与分汽缸采用卧式结构,在汽水分离器左侧设置有暖水室;所述的除氧器多面环绕燃烧室,其环绕厚度:侧面环绕厚度介于20mm-40mm之间,顶部环绕厚度介于200mm-300mm之间,除氧器内无压力,其内部水通过锅炉给水泵送入换热室对流管束换热,除氧器下侧布置排污口一、排污口二;布袋除尘器旁布置锅炉净水器;布袋除尘器采用与炉体等高等宽前提下尽量减少其长度方式布置;燃烧室内烟气通过烟气出口进入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烟气排出。

2、换热室采用对流管束换热,换热室自上而下分四区,四区均设有喷吹装置,其中,一区、三区喷吹装置设置于靠燃烧室侧,二区、四区喷吹装置设置于靠布袋除尘器侧;区与区之间采用保温板半隔开,第一区对流管束采用错列布置,后三区对流管束采用错列、两端管道不加鳍片中间管道加鳍片的型式布置,保证管道错列逆流换热,提高换热系数,对流管束内热水容积小于30l;换热室下部设喷水减温口保护布袋除尘器的安全;所述的燃烧室与换热室分开布置,燃烧室采用折返布置方式,经过三段折返后进入换热室与单管对流管束换热,在其第一折返处设有二次风机入风口,所述的一次风机与二次风机支撑于同一钢架上;二次风机入风口与二次风机连接,一次风机入风口与一次风机连接;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的风量比例在0.4-0.8之间;

3、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作为生物质的燃料主要来源于秸秆,其单位重量的热值相对较低,其用于生产蒸汽时,往往存在升起量小,水吸热不够充分,需要增加循环次数,从而使得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升汽速度慢且升汽量小,换热不够充分,节能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使其存水少,升汽快速且量大,换热更充分。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方设有烟气室,烟气室内设有炉排,炉体侧面还设有排烟道,所述炉排由若干换热单元组成,每一换热单元由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组成,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分别呈u形往复折弯,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上端相连,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侧面贴合在一起,换热管一的下端与下联箱相连,换热管二的下端与侧联箱相连,若干换热单元叠合在一起,在换热管外形成多个两端开口的烟气通道;所述炉体内在不同高度方向上间隔且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与烟气通道相配合将烟气室隔离成往复折流的单向流道,单向流道底部连通燃烧室,单向流道顶部连接排烟道;炉体上方设有蒸汽箱,蒸汽箱上设有蒸汽出口,侧联箱向上经上行管与蒸汽箱相连,侧联箱向下经下行管与下集箱相连。

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烟气上行,在隔板的阻挡下,高温的烟气沿单向流道上行时,不断横向穿过所述烟气通道,烟气流程长,可以与换热单元内的水进行充分换热,使得水被加热汽化,形成蒸汽上行进入蒸汽箱,再通过蒸汽出口向外供气,下集箱中的水受热后形成汽水混合物经换热管一上行,再经过换热管二下行进入侧联箱,水的流程长,可以充分换热,部分水通过下行管再次进入下联箱,形成水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侧联箱下方的换热管一中的水已经与高温的烟气进行了换热,使得烟气温度降低,从而使得下联箱及换热单元内不需要充满水也不会出现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烧损的问题,其工作水位可以设置在侧联箱下方,其储水量小,升汽速度快,由于烟气和水都经过了反复折流,使得两者换热充分,及时生物质能量密度较低,也能保证升汽速度快,装置体积小且升汽量大。该装置可用于各种需要使用蒸汽的场所。

4、进一步地,所述下联箱、侧联箱及蒸汽箱分别设有两组,两组之间经连接管道相连;相邻换热单元中的两根换热管一各自与两组下联箱中的一组相连,两根换热管二各自与两组侧联箱中的一组相连。其结构简单,内部管道焊接方便,且内部间隙稳定,易于实现密封。

5、进一步地,在侧联箱下方,换热管一的横向间隙中设有用于阻挡烟气短路上行的隔流板。隔流板可以阻挡烟气从换热管一的横向间隙中直接短路上行,而是横向流动,从而保证换热更加充分。

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在侧联箱下方和上方各设有两道。所述隔板设置在上下两层烟气通道的交界处。

7、进一步地,所述排烟道内设有节能器。所述排烟道设置在炉体侧面,排烟道内的烟气流道先向下再向上穿过所述节能器,再连接至排烟口。通过节能器可以进一步回收烟气中的剩余热能,将其用于预热水,达到更加节能的技术效果。

8、为便于清理灰尘,所述炉体上与所述隔板位置对应设有清灰口。

9、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外设有料斗,料斗经进料管连接燃烧室。该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燃烧生物质获得蒸汽,具有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技术效果。当然,其可以设置成燃油、燃气、燃煤的结构,这些变换都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方设有烟气室,烟气室内设有炉排,炉体侧面还设有排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由若干换热单元组成,每一换热单元由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组成,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分别呈u形往复折弯,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上端相连,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侧面贴合在一起,换热管一的下端与下联箱相连,换热管二的下端与侧联箱相连,若干换热单元叠合在一起,在换热管外形成多个两端开口的烟气通道;所述炉体内在不同高度方向上间隔且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与烟气通道相配合将烟气室隔离成往复折流的单向流道,单向流道底部连通燃烧室,单向流道顶部连接排烟道;炉体上方设有蒸汽箱,蒸汽箱上设有蒸汽出口,侧联箱向上经上行管与蒸汽箱相连,侧联箱向下经下行管与下集箱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箱、侧联箱及蒸汽箱分别设有两组,两组之间经连接管道相连;相邻换热单元中的两根换热管一各自与两组下联箱中的一组相连,两根换热管二各自与两组侧联箱中的一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侧联箱下方,换热管一的横向间隙中设有用于阻挡烟气短路上行的隔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侧联箱下方和上方各设有两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在上下两层烟气通道的交界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道内设有节能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道设置在炉体侧面,排烟道内的烟气流道先向下再向上穿过所述节能器,再连接至排烟口。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与所述隔板位置对应设有清灰口。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设有料斗,料斗经进料管连接燃烧室。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热工装置领域内的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炉排由若干换热单元组成,每一换热单元由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组成,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分别呈U形往复折弯,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上端相连,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侧面贴合在一起,换热管一的下端与下联箱相连,换热管二的下端与侧联箱相连,若干换热单元叠合在一起形成多个两端开口的烟气通道;所述炉体内在不同高度方向上间隔且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与烟气通道相配合将烟气室隔离成往复折流的单向流道,单向流道底部连通燃烧室,单向流道顶部连接排烟道;炉体上方设有蒸汽箱,侧联箱经上行管与蒸汽箱相连,经下行管与下集箱相连。该装置存水少,升汽快速且量大,换热更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管光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管光斌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