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6365发布日期:2023-08-18 13: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电综合利用技术,尤其是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废水余热的回收能够减少热排放,还可以实现废水的重复利用,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解约成本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在废水余热回收的过程中由于废水的温度并非固定的,因此在直接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的问题。供热温度的调整也是废水利用过程中的难点。

2、峰时峰谷错时用电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保证供热稳定性和解约成本之间还需要平衡协调,现有的废水余热利用装置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更好的利用峰谷电综合以及废水余热资源,保证热源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池、污水源热泵、电热锅炉、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蓄热管道,所述废水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废水池与污水源热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污水源热泵通过蓄热管道连接供热管道;所述蓄热管道上设置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电热锅炉以及多个阀门,所述蓄能装置设置在混流装置的上游,所述混流装置和污水源热泵之间设置电动调节阀,所述蓄能装置和混流装置之间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混流装置的下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优选的是,废水池设置有保温砖层,废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4、优选的是,污水源热泵的入水口水管伸入废水池的深度小于废水池深度的三分之二。

5、优选的是,电热锅炉并联有1条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6、优选的是,蓄能装置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7、优选的是,电热锅炉、蓄能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热锅炉和蓄能装置工作。

8、优选的是,污水源热泵和电热锅炉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

9、优选的是,混流装置连接一次网供水。

10、优选的是,污水源热泵在峰谷时段工作运行。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实现利用污水能供暖或供冷,该系统中利用电热锅炉和蓄能装置实现了对废水的保温和加热,从而可以维持供热温度弥补废水温度不稳定的问题,另外废水池的设置保证了废水的有效利用以及温度的维持;各个阀门的布置方便了系统的维修保养,还提高了废水余热的利用效率,通过设置蓄能装置从而利用峰谷电加热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污水源热泵、电热锅炉、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蓄热管道,所述废水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废水池与污水源热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污水源热泵通过蓄热管道连接供热管道;所述蓄热管道上设置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电热锅炉以及多个阀门,所述蓄能装置设置在混流装置的上游,所述混流装置和污水源热泵之间设置电动调节阀,所述蓄能装置和混流装置之间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混流装置的下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池设置有保温砖层,废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源热泵的入水口水管伸入废水池的深度小于废水池深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锅炉并联有1条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锅炉、蓄能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热锅炉和蓄能装置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源热泵和电热锅炉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装置连接一次网供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源热泵在峰谷时段工作运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余热及峰谷电量综合利用系统,涉及热电综合利用技术。该系统包括废水池、污水源热泵、电热锅炉、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蓄热管道,废水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废水池与污水源热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污水源热泵通过用热管道连接供热管道;蓄热管道上设置蓄能装置、混流装置和电热锅炉以及多个阀门,蓄能装置设置在混流装置的上游;蓄能装置和混流装置之间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混流装置的下游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系统使用电热锅炉和蓄能装置配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峰谷电综合以及废水余热资源,还具有热源稳定,节能降耗等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官广成,王志禹,许晓宇,王显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