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9929发布日期:2023-07-05 20: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1、豆筋加工时,首先需对一锅豆浆进行加热,豆浆受热后表面结成豆皮,然后由卷辊将所结的豆皮边缘粘附在卷辊上,不停卷动卷辊,最终将豆皮卷成豆筋。传统工艺通常是采用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产生蒸汽对豆浆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容易在豆筋锅的局部区域形成较高温度,由于锅内豆浆流动性差,所以在加热区域容易出现对局部豆浆过度加热而导致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现象,不仅不便豆筋锅的清洁,在严重时,甚至出现烧焦的情况,严重影响豆筋的品质。

2、后来,陆续有改进型的豆筋锅使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豆筋,例如专利号为cn10581546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豆筋机的蒸汽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床,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储水箱,储水箱上开设有储水腔室,加热床底部伸入储水腔室内,储水腔室内还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穿过储水箱并与外部管道连接,储水箱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上述结构的加热管均布在储水腔室内,如此能够提高豆浆加热的均匀性。但是这种电加热的方式能耗较大,不适合应用于对能耗要求过高的场合,尤其是家用场合或者是传统作坊式场合,使用场合受限;而且上述储水腔室为采用平面矩形板组装而成的中空结构,由于豆浆结皮需要受热,这类平面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板体鼓包的现象,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在第一加热腔中均布至少一个烟气管道,以使燃料燃烧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对加热腔中的水进行加热,利用水加热产生的蒸汽对锅体的加热区域进行均匀加热,通过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燃料燃烧存在的局部豆浆过度加热而导致的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现象,能够应用于对能耗要求过高的场合,尤其是家用场合或者是传统作坊式场合;并且克服了加热腔、炉膛和烟气管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板体鼓包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应用于豆筋锅,豆筋锅包括锅体,包括:

3、加热组件,其包括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朝向所述锅体设置,所述第二加热腔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4、炉膛,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腔中;

5、至少一个烟气管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腔中,所述烟气管道朝向所述炉膛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膛,背离所述炉膛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加热腔的内表面延伸;

6、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内侧壁、所述炉膛和所述烟气管道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框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腔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烟气管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烟气管道均连通所述炉膛。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管道朝向所述第一加热腔底部的一面无支撑框架,且无支撑框架的一面与第一加热腔之间预留有间距。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烟气管道的内腔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流板,至少一个阻流板间隔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为格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烟气排放组件,所述烟气排放组件包括烟气排放管道,所述烟气排放管道贯穿所述第一加热腔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且所述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烟气管道。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管道背离所述炉膛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的内表面。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腔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炉膛贯穿所述第二加热腔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间隔均匀排列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竖梁,横梁与竖梁呈十字布设形成田字格状。

16、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热腔中均布至少一个烟气管道,以使燃料燃烧的烟气通过烟气管道对加热腔中的水进行加热,利用水加热产生的蒸汽对锅体的加热区域进行均匀加热,通过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燃料燃烧存在的局部豆浆过度加热而导致的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现象,能够应用于对能耗要求过高的场合,尤其是家用场合或者是传统作坊式场合;并且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内侧壁、炉膛和烟气管道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框架起到加固的作用,克服了加热腔、炉膛和烟气管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板体鼓包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应用于豆筋锅,豆筋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腔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烟气管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烟气管道均连通所述炉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朝向所述第一加热腔底部的一面无支撑框架,且无支撑框架的一面与第一加热腔之间预留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烟气管道的内腔设置有至少一个阻流板,至少一个阻流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为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排放组件,所述烟气排放组件包括烟气排放管道,所述烟气排放管道贯穿所述第一加热腔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且所述烟气排放管道连通所述烟气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背离所述炉膛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腔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炉膛贯穿所述第二加热腔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间隔均匀排列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竖梁,横梁与竖梁呈十字布设形成田字格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组件、炉膛和至少一个烟气管道,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朝向锅体设置,第二加热腔连通第一加热腔;炉膛设置于第二加热腔中;至少一个烟气管道设置于第一加热腔中,烟气管道朝向炉膛的一端连通炉膛,背离炉膛的一端向第一加热腔的内表面延伸;其中,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内侧壁、炉膛和烟气管道的外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框架。本技术通过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燃料燃烧存在的局部豆浆过度加热而导致的豆浆烧结粘附在锅体内壁的现象,能够应用于对能耗要求过高的场合;并且克服了加热腔、炉膛和烟气管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板体鼓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武功
技术研发日:2023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