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5638发布日期:2023-08-20 09:5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余热利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制丝车间生产期间,热水箱的放散管经常有连续不断的蒸汽排放,造成多余的蒸汽浪费。其次就是热水箱水击严重,容易造成开裂漏水,危及生产保供。锅炉本体的一级节能器水击严重,危及安全。除氧器水温不稳定,除氧药剂用量大。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燃气锅炉的蒸汽进行有效利用的系统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包括燃气锅炉、热水箱、除氧器;

3、所述燃气锅炉的出气口分别通过闪蒸汽管与各个用汽设备连接、以及与所述除氧器连接,且所述闪蒸汽管上设有第一支路与所述热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回收各个用汽设备未使用完的废汽;所述燃气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有给水泵,以补充所述燃气锅炉用水源;

4、所述除氧器通过减压输水管与所述热水箱连接,以将所述除氧器未使用的蒸汽进行回收至所述热水箱。

5、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燃气锅炉与所述闪蒸汽管之间设有多条管路,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独立控制的第一截止阀,以控制所述闪蒸汽管的蒸汽输送量。

6、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闪蒸汽管与所述第一支路之间还设有第二截止阀,以控制所述闪蒸汽管与所述热水箱之间的启停。

7、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燃气锅炉还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或直接与所述热水箱连接,以排出燃气锅炉中未使用的蒸汽。

8、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燃气锅炉与所述除氧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和第三截止阀。

9、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连接管道上并联有旁侧管道,所述旁侧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第三截止阀的一侧,且所述旁侧管道上设有第四截止阀;当所述过滤器堵塞时,所述旁侧管道开启。

10、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加药管。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2、1.由于余热使用方式采取的是按余热品位阶梯使用,余热利用较完全,热水箱的放散管连续外排蒸汽的现象彻底消失。

13、2.由于进入热水箱的热为除氧器使用不完的余热,不存在介质间大的温差,热水箱水击振动的现象消失。

14、3.即锅炉给水温度由原来的65℃~85℃提高到99℃~104℃,除氧器加热不再使用新蒸汽。

15、4.由于进入热水箱的都是低品位的余热,热水箱水温低,二级节能器烟温由原来的110℃左右降低到90℃左右,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率。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锅炉、热水箱、除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与所述闪蒸汽管之间设有多条管路,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独立控制的第一截止阀,以控制所述闪蒸汽管的蒸汽输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汽管与所述第一支路之间还设有第二截止阀,以控制所述闪蒸汽管与所述热水箱之间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还通过所述第一支路或直接与所述热水箱连接,以排出燃气锅炉中未使用的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与所述除氧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和第三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上并联有旁侧管道,所述旁侧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第三截止阀的一侧,且所述旁侧管道上设有第四截止阀;当所述过滤器堵塞时,所述旁侧管道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加药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梯级利用节能系统,包括燃气锅炉、热水箱、除氧器;所述燃气锅炉的出气口分别通过闪蒸汽管与各个用汽设备连接、以及与所述除氧器连接,且所述闪蒸汽管上设有第一支路与所述热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用于回收各个用汽设备未使用完的废汽;所述燃气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有给水泵,以补充所述燃气锅炉用水源;所述除氧器通过减压输水管与所述热水箱连接,以将所述除氧器未使用的蒸汽进行回收至所述热水箱。本技术采取的是按余热品位阶梯使用,余热利用较完全,热水箱的放散管连续外排蒸汽的现象彻底消失。

技术研发人员:李芸,杨学辉,徐启国,吴东,杨如惠,文金昉,牛启帆,杨光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