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9618发布日期:2024-03-28 18: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火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快速增长、跨区域、大容量直流电输电容量增加,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装机比重快速攀升。

2、这不断加深国家电网的调峰难度,国家持续推出各类调峰策略鼓励火电厂,特别是大型燃煤电厂积极参与电网调峰。而现役火电机组面临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年发电可利用小时的下降、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力市场优化的推进,都使得火电机组面临长期成为调峰机组的挑战。

3、随着夏天临近,各火电机组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调峰”机遇,发电企业又将面临机组安全性、稳定性的问题,即对机组运行和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一种现有的火力发辅助蒸汽系统的部分结构可参见图1,在该火力发辅助蒸汽系统中,在正常运行时,一般是通过四抽为辅汽联箱供汽,再热冷段供汽作为辅汽系统的备用汽源。当因为调峰使机组负荷较低,使得四抽压力减小,四抽无法为辅汽联箱提供足够压力的蒸汽,而冷段压力高于四抽压力,这时候会切换为由再热冷段为辅汽联箱供汽。

5、但是,自火力发电厂实施深度调峰以来,深度调峰往往同时也会使得再热冷段至辅汽联箱的供汽压力下降。因此,即使切换为由再热冷段为辅汽联箱供汽、甚至将再热冷段上的所有调节阀全开,也存在无法满足辅汽联箱用汽需求的情况出现,造成辅汽联箱压力远低于系统运行需求压力,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以解决深度调峰时由再热冷段为辅汽联箱供汽依然存在无法满足辅汽联箱用汽需求的情况出现,造成辅汽联箱压力远低于系统运行需求压力,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包括连接再热冷段与辅汽联箱的冷段主管道,所述冷段主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阀;所述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在所述冷段主管道上、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节流孔板、第一手动闸阀和第一电动调节阀。

4、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包括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三电动调节阀和逆止阀。

5、可选地,所述冷段主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二手动闸阀,所述流量计和第二手动闸阀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辅汽联箱之间。

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段主管道包括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的起始端与所述再热冷段连接,所述第一主管道的末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上,所述旁路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上、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主管道的起始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辅汽联箱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道上、位于所述流量计与辅汽联箱之间。

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主管道的管径为219mm*9.5mm,所述第二主管道的管径为219mm*6mm。

8、可选地,所述节流孔板的公称通径为80mm,所述第一手动闸阀和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公称通径为125mm。

9、可选地,所述节流孔板的材质为合金。

10、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申请在现有辅助蒸汽系统中的再热冷段至辅汽联箱的供汽管路基础上,加装了一路旁路管道;由于增加了一路旁路管道,来自冷段的蒸汽一部分可以经过主管道的调节阀到辅汽联箱,一部分可以经过旁路管道到辅汽联箱,这使得最终到达辅汽联箱的蒸汽是直接经过主管道的蒸汽与经过旁路管道中蒸汽量的叠加,从而能够增加辅汽联箱的总供汽量、提升辅汽联箱的蒸汽压力;避免了原供汽管路中所有蒸汽只能经过主管道的调节阀,由于主管道的调节阀限制、即使主管道的调节阀全开也只有部分蒸汽最终达到辅汽联箱,而使得到达辅汽联箱的蒸汽量削减很多的问题;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硬件架构,可在深调峰机组在深调运行中通过冷段为辅汽联箱供汽时,增加通过冷段最终为辅汽联箱提供的总蒸汽量,提升辅汽联箱压力至设计值,保证辅汽联箱在设计压力下运行,保证深调峰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包括连接再热冷段与辅汽联箱的冷段主管道,所述冷段主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在所述冷段主管道上、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节流孔板、第一手动闸阀和第一电动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包括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三电动调节阀和逆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段主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二手动闸阀,所述流量计和第二手动闸阀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辅汽联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段主管道包括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的起始端与所述再热冷段连接,所述第一主管道的末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上,所述旁路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上、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阀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主管道的起始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二主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辅汽联箱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道上、位于所述流量计与辅汽联箱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道的管径为219mm*9.5mm,所述第二主管道的管径为219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板的公称通径为80mm,所述第一手动闸阀和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公称通径为1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板的材质为合金。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其包括连接再热冷段与辅汽联箱的冷段主管道,冷段主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阀;该辅汽联箱辅助升压系统还包括旁路管道,旁路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在冷段主管道上、分别位于该至少一个调节阀的前端和后端;旁路管道上设置有节流孔板、第一手动闸阀和第一电动调节阀。本申请在现有辅助蒸汽系统中的再热冷段至辅汽联箱的供汽管路基础上,加装了一路旁路管道;由于增加了一路旁路管道,可在深调峰机组在深调运行通过冷段为辅汽联箱供汽时,增加通过冷段最终为辅汽联箱提供的总蒸汽量,提升辅汽联箱压力至设计值,保证辅汽联箱在设计压力下运行,保证深调峰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张涛,张宏胜,朱学范,李志国,叶波,孙作文,刘帅,苏家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