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479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蓄热材料的内部流通有多个热送入介质的蓄热装置, 涉及能够蓄存温热或冷热的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热交换器或蓄热器、蓄冷器中,作为用于在热送入介质之 间进行热交换的结构,已知有在蓄热材料的内部设有热源流体和热回收
流体分别流动的一体型多孔套管的结构。在日本特开2003-336974号公 报中记载有其一例。在该日本特开2003-336974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 多个上述多孔套管以一定间隔配置在蓄热材料的内部,该多孔套管配置 在使热源流体和热回收流体流通的第 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中。
并且,在日本特开2003-336974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中,具有多个 流路且流通有热源流体和热回收流体的套管,配置于设在热交换器两端 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在这些套管的外周侧填充有蓄热材料。因 此,使温度不同的多个热源流体在流路中流通而在蓄热材料中进行蓄热 时,蓄热材料的温度上升,则流通有低温热源流体的部位周围中,蓄热 材料的温度和低温热源流体的温度之差消失,或者有时颠倒,从低温的 热源流体朝向蓄热材料的蓄热受到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蓄热材料或蓄冷材 料从多个热送入介质接受温热或冷热时的蓄热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为一种蓄热装置,其包括温度不同的多 个热送入介质、从各热送入介质受热后进行蓄热或蓄冷的蓄热材料、收 容该蓄热材料的蓄热器、以及将该蓄热器的内部划分而形成的第一蓄热 槽及第二蓄热槽,该蓄热装置能够在各蓄热槽中进行热送入^h质和蓄热 材料之间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蓄热槽和第二蓄热槽中至 少一个蓄热槽的内部设有内槽,该内槽在与另 一个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部 侧封闭且在与其相反的一侧开放,在该内槽的内侧形成有进行热送入介质和蓄热材料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槽的外 周侧,形成有蓄热材料流动的流路。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 蓄热槽和上述第二蓄热槽的蓄热材料能够相互流动。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上述第一 蓄热槽的蓄热材料和上述第二蓄热槽的蓄热材料能够经由设在各蓄热 槽边界部上的隔壁进行热交换。
并且,本发明在上述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散 热用管路,该散热用管路贯通各蓄热槽,且具有能够与各蓄热槽的蓄热 材料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设在各蓄热槽中的内槽内侧进行从热送入介 质向蓄热材料的蓄热,由此在内槽的内侧产生蓄热材料的对流。因此, 收容在各内槽之间的蓄热材料起到绝热材料的作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 蓄热槽和第二蓄热槽之间相互的温度影响,在各蓄热槽中有效地进行蓄 热、蓄冷。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内槽外周侧形成有蓄热材料流动的流路。因 此,当蓄热正的热能时,如果在内槽中蓄热而对流的蓄热材料的温度达 到 一定温度以上,则在形成于内槽外周侧的流路中引发蓄热材料的对 流。并且,当蓄热负的热能时,如果在内槽中蓄热而对流的蓄热材料的 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以下,则在形成于内槽外周侧的流路中引发蓄热材料 的对流。因此,能够使蓄存在蓄热器中的热能增加。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为第一蓄热槽和第二蓄热槽的蓄热材 料可相互流动,因而在第一蓄热槽的内槽外周侧流动着的蓄热材料或在 笫二蓄热槽的内槽外周侧流动着的蓄热材料中至少一方的蓄热材料,在 笫一蓄热槽和第二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附近流动。从而,在整个蓄热器中 产生蓄热材料的对流,因此能够增加从热送入介质向蓄热器蓄存的热能 量,提高收容在整个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的利用效率。并且,由于在第 一蓄热槽或第二蓄热槽的任一个中热送入介质不进行热传递时,可以利 用收容在蓄热器中的整个蓄热材料,因此可增加在蓄热器中蓄存的热能量,提高收容在整个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的利用效率。并且,由于能够 有效地利用多个热送入介质,因而还有利于蓄热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 低成本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蓄热材料中蓄存的热能较少时,由于不受温 度不同的其他热送入介质的影响而在热送入介质和蓄热材料之间进行 热交换,因而提高蓄热效率。并且,由于由蓄热材料来形成分离各蓄热 槽的绝热层,因而还有利于蓄热器的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
还根据本发明,由于还设有贯通各蓄热槽且具有能够与蓄热材料进 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的散热用管路,因而能够有效地将蓄存在各蓄热槽 中的热能热传递至在散热用管路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


图l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例的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例的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又一例的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
图4是表示具有隔壁的再一例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
图5是表示具有隔壁的其他又一例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热送入介质的循环路径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热送入介质的循环路径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着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图l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例,其是 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蓄热装置中的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在蓄热器l中收 容有具有流动性的蓄热材料2,上述蓄热器l沿上下方向划分,并构成 为上侧为第一蓄热槽3且下侧为第二蓄热槽4。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上 述第二蓄热槽4以蓄热材料2能够在各蓄热槽之间流动的方式接合。
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设有内槽5a,该内槽5a在上述第一蓄 热槽3与第二蓄热槽4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且在与该划分侧相反的一
5侧开放。并且,在该内槽5a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而设 有使热送入介质6a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a。由于热送入介质6a相比蓄热 材料2温度更高,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a的周围接触而形成 热交换部8a,因而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a和上述 蓄热材料2之间进行热交换,从上述热送入介质6a向上述蓄热材料2 蓄存正的热能。从而,在上述内槽5a的内部引发收容于上述内槽5a内 部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上述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设有内槽5b,该内槽5b在第二蓄热槽 4与上述第一蓄热槽3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且在与该划分侧相反的一 侧开放。并且,在该内槽5b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5b而设 有使热送入介质6b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b。热送入介质6b相比蓄热材 料2温度更高,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b的周围接触而形成热 交换部8b。因而,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b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b和上 述蓄热材料2之间进行热交换,从上述热送入介质6b向上述蓄热材料 2蓄存正的热能。从而,在上述内槽5b的内部引发收容于上述内槽5b 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由于内槽5a在上述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因而在第一蓄热槽3中 上述内槽5a的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侧形成流路9a,在该流路9a中收容 有蓄热材料2。在第一蓄热槽3中内槽5a的划分侧外侧填充的蓄热材料 2,在上述内槽5a的外周部不产生对流的情况下,起到收容于内槽5a 的蓄热材料2和收容于内槽5b的蓄热材料2之间的绝热材料的作用。
在这里,当收容于上述内槽5a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管路 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a之间产生热交换,而使得收容于上述内槽5a 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成为一定温度以上时,在上述内槽5a内部产 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a外部,且在该内槽5a中上述侧面侧和划分侧的 外侧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
另一方面,由于内槽5b在上述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因而在第二 蓄热槽4中上述内槽5b的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侧形成流路9b,在该流 路9b中收容蓄热材料2。在第二蓄热槽4中内槽5b的划分侧外侧填充 的蓄热材料2,在上述内槽5b外部不产生对流的情况下,起到收容于 内槽5b的蓄热材料2和收容于内槽5a的蓄热材料2之间的绝热材料的 作用。在这里,当收容于上述内槽5b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管路 7b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b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得形成收容于上述内 槽5b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差变大的温度分布时,在上述内槽5b内 部产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b外部,在该内槽5b中上述侧面侧和划分侧 的外侧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由于蓄热材料2的高温部分向上部流动, 低温部分向下部流动,因而通过使得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中的蓄热材料 2的温度比收容于第二蓄热材料4中的蓄热材料2低,而在内槽5b外 周侧产生的对流波及到第一蓄热槽3,因而整个蓄热器l能够进行蓄热 材料2的对流。
在该内槽5a的内部,以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的方式设有使 热送出介质lO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在第一蓄热槽3中,由于上述散 热用管路ll的周围与蓄热材料2接触,因而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 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
并且,在该内槽5b的内部,以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5b的方式 设有使热送出介质lO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在第二蓄热槽4中,由于 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 流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
图2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例,其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蓄热装 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的图。具体表示作为蓄冷器的内部结构。关于与图 l所示的蓄热器l相同的结构,具体地说,关于第一蓄热槽3的结构标 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热用管路7a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 因而在收容于内槽5a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管路7a中流通的热 送入介质6a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送入介质6a的温 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因而在上述蓄热材料2中蓄存相当于负 的热能的冷热。并由此在内槽5a的内部产生蓄热材料2的对流。
当形成收容于上述内槽5a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差变大的温度 分布时,在上述内槽5a内部产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a外部,在该内槽 5a中上述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侧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由于蓄热材料 2的高温部分向上部流动,低温部分向下部流动,因而通过使收容于第 一蓄热槽3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比收容于第二蓄热材料4中的蓄热材
7料2的温度低,而在内槽5a外侧产生对流,因该对流而使低温的蓄热 材料2向第二蓄热槽4下降。从而,包括内槽5a内部和外部的整个第 一蓄热器3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以贯通第二蓄热槽4的方式设有使热送入 介质6b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b。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b 的周围接触,而形成有热交换部8b,从而在进热用管路7b中流通的热 送入介质6b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 热送入介质6b的温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因而在上述蓄热材 料2中蓄存相当于负的热能的冷热。从而,引发收容于第二蓄热槽4内 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这样在内槽5a的内外产生蓄热材料2的对流, 首先在内槽5a进行蓄热或蓄冷。然后,当蓄热或蓄冷至充满为止时, 蓄热材料2的对流波及到整个蓄热器1,在整个蓄热器1中进行蓄热或 蓄冷。
并且,在该内槽5a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而设有使 热送出介质10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 管路11的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11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 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上述内槽5a的内部引发收容于上 述内槽5a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并且,在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而设有使热送出 介质lO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 的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IO和上述蓄热 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
图3中表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例的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状态 图。具体表示作为蓄热器的内部结构。其中,关于与图l所示的蓄热器 l相同的结构,具体地"^兌关于第二蓄热槽4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 其说明。
在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而设有使热送入介质6a 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a。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a的周围 接触,而形成有热交换部8a,由此在进热用管路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 质6a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送入 介质6a的温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高,因而在上述蓄热材料2中蓄存相当于正的热能的热,引发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中的蓄热材料2的 对流。在这里,由于蓄热材料2的高温部分向上部流动,低温部分向下 部流动,因而通过使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比收容 于第二蓄热材料4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而在内槽5a外侧产生对 流,因该对流使低温的蓄热材料2向第二蓄热槽4下降。从而,引发包 括内槽5b内部和外部的整个第二蓄热器4的对流,收容于蓄热器1中 的蓄热材料2引发为整个蓄热器1的对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热用管路7b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5b, 因而在收容于内槽5b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管路7b中流通的热 送入介质6b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送入介质6b的温 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高,因而在上述蓄热材料2中蓄存相当于正 的热能的热。并且,在内槽5b的内部产生蓄热材料2的对流。
并且,当形成收容于上述内槽5b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差较大 的温度分布时,在上述内槽5b内部产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b外部。另 外,由于蓄热材料2的高温部分向上部流动,低温部分向下部流动,因 而在收容于第二蓄热槽4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比收容于第一蓄热材料 3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高时,在内槽5b外侧产生对流,因该对流使 高温的蓄热材料2向第一蓄热槽3上升。从而,包括内槽5b内部和外 部的整个蓄热器l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而设有使热送出介质10 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周围 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上述蓄热材料2 之间产生热交换。
在内槽5b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5b而设有使热送出介 质lO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 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IO和上述蓄热材 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上述内槽5b的内部引发收容于上述内槽5b内 部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图4中表示作为本发明再一例的蓄热装置中蓄热材料的对流图。在 蓄热器l中收容有具有流动性的蓄热材料2,上述蓄热器l沿上下方向 划分,并构成为上侧为第一蓄热槽3,下侧为第二蓄热槽4。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上述第二蓄热槽4的边界上设有板状的隔壁12,而构成为 使上述蓄热材料2不在上述第 一蓄热槽3和上述第二蓄热槽4之间流动。 因此,以蓄热材料2能够在各自的蓄热槽内部流动的方式被接合。
在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而设有使热送入介质6a 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a。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a的周围 接触而形成有热交换部8a。由此,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a中流通的热送 入介质6a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热 送入介质6a的温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高,因而在上述蓄热材料2 中蓄存正的热能。由此引发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内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上述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设有内槽5b,该内槽5b在上述第二蓄 热槽4与上述第一蓄热槽3的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且在与该划分侧相 反的一侧开放。并且,在该内槽5b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 5b而设有使热送入介质6b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b。由于热送入介质6b 比蓄热材料2温度更高,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b的周围接触, 因而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b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b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 间产生热交换,并从上述热送入介质6b向上迷蓄热材料2蓄存正的热 能。从而,在上述内槽5b的内部引发收容于上述内槽5b内部的蓄热材 料2的对流。
由于内槽5b在上述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因而在第二蓄热槽4中 上述内槽5b的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侧形成流路9b,在该流路9b中收 容蓄热材料2。在第二蓄热槽4中内槽5b的划分侧外侧填充有蓄热材 料2,该蓄热材料2在上述内槽5b外周部不产生对流的情况下,起到 与收容于内槽5b的蓄热材料2之间的绝热材料的作用。
在这里,当收容于上述内槽5b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管路 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b之间产生热交换,而形成收容于上述内槽5b 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差较大的温度分布时,在上述内槽5b内部产 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b外部,在该内槽5b中上述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 侧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由于蓄热材料2的高温部分向上部流动,低 温部分向下部流动,因而通过使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中的蓄热材料2的 温度比收容于第二蓄热材料4中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而在内槽5b 外侧产生对流,因该对流使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的下表面侧产生热交换, 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内引发对流,由此可在整个蓄热器1进行蓄热材料
102的对流。
在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而设有使热送出介质10 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周围 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上述蓄热材料2 之间产生热交换。
在内槽5b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和内槽5b而设有使热送出介 质lO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 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IO和上述蓄热材 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
图5中表示作为本发明又一例的蓄热装置中另一蓄热材料的对流 图.在蓄热器l内收容有具有流动性的蓄热材料2,上述蓄热器l沿上 下方向划分,且构成为上侧为第一蓄热槽3,下侧为第二蓄热槽4。在 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上述第二蓄热槽4的边界上设有板状的隔壁12,而 构成为使上述蓄热材料2不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上述笫二蓄热槽4之 间流动。因此,以蓄热材料2能够在各自的蓄热槽内部流动的方式接合 第一蓄热槽3和第二蓄热槽4。
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的内部设有内槽5a,该内槽5a在与上述第一 蓄热槽3之间的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且在与该划分侧相反的一侧开放。 并且,在该内槽5a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而设有使热送 入介质6a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a。由于热送入介质6a比蓄热材料2温度 更低,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a的周围接触,因而形成有热交 换部8a。由此,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a和上述蓄 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从上述热送入介质6a向收容于内槽5a内部 的上述蓄热材料2蓄存负的热能。从而,在上述内槽5a的内部引发收 容于上述内槽5a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对流。
由于内槽5a在上述划分侧和侧面侧封闭,因而在第一蓄热槽3中 上述内槽5a的侧面侧和划分侧的外侧形成流路9a,在该流路9a中收容 有蓄热材料2。在第一蓄热槽3中内槽5a的划分侧外侧填充有蓄热材料 2,该蓄热材料2在上述内槽5a外周部不产生对流的情况下,起到收容 于内槽5a的蓄热材料2和第二蓄热槽4之间的绝热材料的作用。在这里,当收容于上述第一蓄热槽3内部的蓄热材料2和在进热用 管路7a中流通的热送入介质6a之间产生热交换,而形成收容于上述第 一蓄热槽3内部的蓄热材料2的温度差变大的温度分布时,在上述第一 蓄热槽3内部产生的对流波及到内槽5a外部,在该内槽5a的侧面侧和 划分侧的外侧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由此,在包括内槽5a的内部和 外部的整个第一蓄热器3引发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而设有使热送入介质6b 流入的进热用管路7b。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进热用管路7b的周围 接触,而形成有热交换部8b。由此,在上述进热用管路7b中流通的热 送入介质6b和上述蓄热材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上述 热送入介质6b的温度比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因而在上述蓄热材 料2中蓄存负的热能。从而,引发收容于第二蓄热槽4中的蓄热材料2 的对流。此外,通过使收容于第一蓄热槽3中的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 比收容于第二蓄热材料4中的上述蓄热材料2的温度低,而在内槽5a 外周侧产生对流,因该对流使得在上述第二蓄热槽4的上表面侧产生热 交换,在上述第二蓄热槽4内引发对流,由此整个蓄热器1能够进行上 述蓄热材料2的对流。
在内槽5a的内部,贯通第一蓄热槽3和内槽5a而设有使热送出介 质10流入的散热用管路11。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 周围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IO和上述蓄热材 料2之间产生热交换,
在第二蓄热槽4的内部,贯通第二蓄热槽4而设有使热送出介质10 流入的散热用管路ll。因此,蓄热材料2与上述散热用管路11的周围 接触,在上述散热用管路ll中流通的热送出介质10和上述蓄热材料2 之间产生热交换。
图6中表示使热送入介质6a、 6b循环的循环示意图。关于该循环 简单说明的话,该循环具有通过汽车的发动机等动力源(未图示)而驱 动的压缩机13,在其排出侧依次连接有电容器14、储存罐15及膨胀阀 16。在该膨胀阀16的排出侧连接有进热用管路7a、 7b的开口端,并且 不与膨胀阀16的排出侧连接的进热用管路7a、 7b的开口端与压缩机 13的吸入侧相连接。图7中表示使热送出介质IO循环的循环示意图。使热送出介质10 在蓄热器l内部流通的流通通路构成为,在与车室侧热交换器等热交换 器17之间形成循环路,在该循环路的中途夹设有泵18。该流通通路在 其热交换器17的排出侧连接有散热用管路11的开口端,并且不与热交 换器17的排出侧连接的散热用管路11的开口端与泵18的吸入侧相连 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热装置,包括温度不同的多个热送入介质、从各热送入介质受热后进行蓄热或蓄冷的蓄热材料、收容该蓄热材料的蓄热器、以及将该蓄热器划分而形成的第一蓄热槽及第二蓄热槽,该蓄热装置能够在各蓄热槽中进行热送入介质和蓄热材料之间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蓄热槽和第二蓄热槽中至少一个蓄热槽的内部设有内槽,该内槽在与另一个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部侧封闭且在与其相反的一侧开放,在该内槽的内侧形成有进行热送入介质和蓄热材料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槽的外侧,形成有蓄热材料流动的流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第一蓄热槽和上述第二蓄热槽的蓄热材料能够相互流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上述第一蓄热槽的蓄热材料和上述第二蓄热槽的蓄热材料能够经由设在各蓄热槽边界部上的隔壁进行热交换。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散热用管路,该散热用管路贯通各蓄热槽,并具有能够与各蓄热槽的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中,关于利用了基于蓄热材料的温度分布的温度差的自然对流的蓄热装置,利用多个热送入介质来进行蓄热。该蓄热装置包括温度不同的多个热送入介质(6a、6b)、从各热送入介质(6a、6b)受热后进行蓄热或蓄冷的蓄热材料(2)、收容该蓄热材料(2)的蓄热器(1)、以及将该蓄热器(1)划分而形成的第一蓄热槽(3)及第二蓄热槽(4),其中,能够在各蓄热槽(3、4)中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第二蓄热槽(4)中至少一介蓄热槽的内部设有内槽(5a、5b),该内槽(5a、5b)在与另一个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部侧封闭且在与其相反的一侧开放,在该内槽(5a、5b)的内侧形成有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8a、8b)。
文档编号F28D20/00GK101627277SQ20088000353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日
发明者坪根贤二, 塚原政仁, 成田浩司, 福泽正隆, 端圣一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T.Rad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