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3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传热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应用在加热炉上的工作于 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形式的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能耗设备。与电站锅炉和一般工业 锅炉使用燃煤作燃料不同,石油化工行业的加热炉通常使用燃油或燃气作为它们的燃料。 因此,在加热炉尾气处理技术的应用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一方面,尾部烟道中通常不 会出现因为“灰堵”而引起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燃油的含硫量相对较 高,为了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低温腐蚀,所以通常情况下对燃油加热炉的设计排烟温度相 对较高,往往达到200 250°C左右,以至于大量高于环境温度的有效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 用,并相应伴生较为严重的热污染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燃料的烟气特点,在保证不出现较 为严重的低温腐蚀的前提下,如何较大幅度地降低加热炉烟气的排放温度,提高燃油资源 的利用率,相应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一直成为石油化工行业予以持续关注的重大技术课题。具体如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烟气携带的能量,近些年提出和使用了许多新型的低温 换热器,以替代较为古老的管式空预器,提高空预器的抵抗低温腐蚀能力。通过查询,目前 使用较多的新型换热器主要有三类(1)热管换热器;(2)添加耐腐材料(如搪瓷)的热管 换热器;⑶“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第一种和第二种新型换热器通常存在如下所述的主要缺点(1)容易老化失效, 并难以修复;(2)无法适应燃料燃烧可能出现的工况波动和加热炉负荷变化;(3)因为烟气 的排烟温度与决定换热器低温腐蚀的壁面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所以 这些新型换热器在维持相同壁面温度的同等条件下,其降低排烟温度的能力相对较弱。应 该说,以上所述问题的存在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近些年来所提出的“水热媒空气预热器”技术。从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念 出发,作较为严格的原理性分析和技术比较后发现,利用“水热媒”在设备中循环冷却烟气 和加热空气,的确能较好地解决一般热管换热器容易出现“内部老化失效”的问题。但是, 由于工作原理上的差异,“水热媒”技术不具备“复合相变换热器”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如图1所示“水热媒”技术的原理图不难看到,对于此处所阐述的“水热媒”技术 在于 (1)采用了 “气-固-液-固-气”的迂回换热方式,取代以往一般“空预器”通常 使用的“气_固_气”直接换热方式。因为“液_固”之间的换热能力大大超过“气_固”之 间的换热能力,相应使得与烟气接触的金属壁面温度与烟气排烟温度相差较大,而更为接 近于中间媒质的温度,所以能够通过控制中间媒质的温度,将换热器的壁面温度维系于烟 气露点温度之上,同时达到大幅度降低烟气排烟温度的目的;(2)借助于图中“旁路调节阀”的开度,调节进入“空气预热器”部分“热媒水”的流量,进而迫使“水热媒”技术实施换热过程中影响换热量的主要“特征”物性参数一流量 和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量发生变化,希望最终实现整个设备可控可调,以 适应不同特定燃料以及加热炉负荷变化时的需要。但是该技术存在如下所述的几点不足首先,由于“水热媒”技术中间媒质处于“单 相换热”状态,导致换热能力比中间媒质处于“相变换热”状态,属于“强化换热”技术范畴的 “复合相变换热器”设备弱,故而其设备不具有良好的结构紧凑性;基于大致相同的原因,使 用“水热媒”技术时,排烟温度与换热器壁面温度之差通常仅为30°c,而“复合相变换热器” 技术的平均温差约为10 15°C,“水热媒”技术降低排烟温度的能力显然相对较弱;其次, “水热媒”技术中处于“循环工作”的中间媒质会让整个设备产生额外的功率消耗;最后,“水 热媒”技术不具备“可控可调”功能。根据“传热学”的知识不难推知改变“旁路调节阀” 的开度,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间媒质在换热器不同工作点处不同的“运动学、传热 学”工作状态,但是,从能量“整体平衡”的角度考虑,中间媒质的“温度”参数,本质上仅仅 决定于烟气和新鲜空气的“工况”,因此,这才是一些使用该技术的用户反映“水热媒技术实 际上几乎完全不具可调节功能”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水热媒”技术不仅存在不具备“可控哥调”能力的问题以外,还相应存 在结构相对过于庞大;水热媒技术吸收烟气余热的能力出现大幅度的降低;整体运行费用 大幅度增加。 第二方面,“相变换热”在人类科学发展与应用进程中由来已久,但是,根据不同领 域不同设备的实际需要,如何充分挖掘“相变换热”在“热力学和传热学”方面蕴涵的价值, 将相变换热的潜能和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仍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广大技术 工作者去做。毫无疑问,对于“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而言,同样存在如何持续深化开发的 问题。以“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为例,从设计理念、工作原理、相关技术措施等方面阐 述本发明所蕴含在某些技术设施上必需的根本变化,以及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产生的技术 进步。“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与本发明存在密切关联,然而从使用的目的和应用条件、需 要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和具体技术措施等方面又存在若干重大差异。(1)对于《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发明专利(200710046605. 4)而言,它需要配 置“两级相变换热器”的目的在于在某些工程应用中,锅炉或者其他不同形式的供热设备 所排放废弃工质的温度过高,复合相变换热器工作段温度降低幅度过大的时候,根据“传热 学”的知识推知,如果使用通常的复合相变操热器,则必然会出现“传热效率”急剧恶化的问 题。换一个角度来看,通过“传热学”计算发现,“单个”方式出现的“复合相变换热器”实际 上有一个“最佳换热能力”,即相应存在“换热能力”的阈值,一旦超过此阈值,设备的几何结 构将出现不合理的急剧增大。因此,如何保证“复合相变换热器”能够工作于“最佳换热能 力”的范围之内,扩大“优化设计”的空间,有效减小设备的几何尺寸、减少金属耗量和降低 附加功率消耗,并尽可能提升被加热工质的品质(温度),所有这些成为提出“双壁温复合 相变换热器”技术的根本目的。(2)将换热器的金属壁面温度严格控制在“第二安全区”之上,尽可能充分回收烟 气余热的想法早已有之,许多文件或相关著述都曾经做过较系统的论述。但是,不难发现, 这一重要设计理念在工程实践中从未真正实现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仍然从基本设计理念考虑。当换热器工作于“第一安全区”的时候,它在“温度轴”上 相应呈现的是一个“半开域”的温度间隔。因此,只要将换热器壁面的温度始终维系在“高 于”烟气的露点温度以上,整个换热器就是安全的。于是,正如“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技 术所示,只要保证最后一级相变换热器工作于第一安全区,那么,安置在它前面,其壁面温 度可能会高出许多的各级相变换热器,必然同样处于第一安全区之中,也就是整个“复合相 变换热器”的壁面温度实际上处于一种“逐次降低”相应呈现“非均勻变化”的温度区域。但 是,与换热器处于“第一安全区”从而在原则上不会出现“低温腐蚀”的情况存在根本差异, 所谓的“第二安全区”概念并不是不会出现“低温腐蚀”的问题,而是当换热器的壁面温度 远低于烟气的“露点温度”无法避免出现低温结露的同时,考虑到随着壁面温度的进一步降 低,必然导致金属壁面发生腐蚀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呈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可能使 得低温腐蚀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应处于一种“极小值”的工作状态。因此,一旦涉及“第二 安全区”的理念,原则上它要求换热器相关部分的壁面温度全部处于某一个“温度点”而不 是一个允许单向变化的“半开域”之上,壁面温度无论是高于 还是低于这个给定的“温度点” 都会造成换热器的工作状况急剧恶化。总之,如果希望将换热器设计在“第二安全区”之上,以实现充分利用加热炉烟气 低温余热的目的,在结构上不仅需要这部分换热器的壁面温度能够实现“均勻一致、双向可 控可调”的要求,而且在工作于“第一安全区”和“第二安全区”的两个相变换热器之间,它 们的壁面温度必须相应呈现“离散量”的跳跃变化。显然,对于一般形式的换热器,因为换 热器的壁面温度几乎总处于与烟气温度相对应的“逐次降低”非均勻状况,所以将换热器的 最末段工作于“第二安全区”之上虽然是一个合理的设计理念,但无法在工程实践上真正得 到应用。(3)基于同样的原因,考虑到前述分析所指出“设计机理”或“技术关键”的不同, 对于作为比较技术的“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发明专利而言,前后两个相变换热器都控制 在“第一安全区”之中,因此,只要保证温度较低的相变换热器的壁面温度高于烟气的露点 温度,无论两个相变换热器的金属壁面以什么方式变化,原则上整个换热器不会出现低温 结露,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积灰、低温腐蚀的问题。但是,此处则不然,除了利用“相变换热”自 身的优势,需要同时对两级相变换热器的壁面温度加以实时控制,特别是后一级相变换热 器还需要严格控制在“双向可控可调”状态以外,考虑到工作于“第二安全区”并不表示没 有“低温结露和腐蚀”现象出现,而仅仅是将“腐蚀速率”控制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因此需要 对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相变换热器金属壁面作“添加防腐涂层”的技术处理。(4)仍然考虑抵御“低温腐蚀”的基本“设计原贝Γ的根本差异,处于“第二安全区” 的相变换热器通常不具“抗灰堵”的能力。因此,通常只允许在烟气自身不携带灰分、以“燃 油、燃气”作为燃料的加热炉中使用此处所述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 并且,需要增设“洗涤清洁”装置,对部分换热器的金属壁面仍然难以避免的“结垢、结灰”作 定期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加热 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本发明根据在石化燃气、燃油加热炉中尾气的特点,在尽可能降低“排烟温度”以充分利用烟气低温余热的同时,又保证换热器“低温段金属壁面温度”始终高 于烟气的露点温度或者始终处于第二安全区温度点,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极大的 拓展了烟道尾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空间。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控制系统,前端相变换热器通过 管道与后端相变换热器相连,前端相变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均通过接线与控制系统相 连;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信号采集端、控制输出端,信号采集端接受所测 得的温度信号发送控制输出端,控制输出端根据预设的技术参数控制各个空气流量调节阀 的开度,从而改变进入后端相变换热器、前端相变换热器和空预器的空气流量。所述的前端相变换热器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前端相变换热器相 变下 段,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设置在锅炉系统的空气预热器之后的烟道内,前端相变换热 器相变下段之后和后端相变换热器连接;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串联在空预器和后端相 变换热器之间。在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入口和出口连接一根带有节流阀门的管道;在 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的壁面上设置测温仪。所述的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包括换热翅片管束、联箱,换热翅片管束固定设 置于顶部和底部的联箱之间,并与尾部烟道输出的烟气方向相垂直,联箱的顶部与相变上 段相连接。所述的后端相变换热器包括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 段,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设置在锅炉系统排烟风机之后的烟道内,后端相变换热器的 相变下段之后连接到烟 ;后端相变换热器的相变上段串联在鼓风机和前端相变换热器之 间;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的壁面上设置测温仪。所述的信号采集端和控制输出端都有三个,控制输出端连接了三个阀门,其中第 一个信号采集端与用于检测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连接,第二 个信号采集端与用于检测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连接,第三个 信号采集端与用于检测空预器内部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连接;第一个控制端与前端相变换 热器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第二个控制端与空预器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第三个 控制端与总管路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本发明与“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相比,本发明着眼于进一步利用相变换热 技术的潜能,将加热炉的排烟温度降低至与包括双壁温复合相变换热器在内一般的复合相 变换热器通常按照“烟气露点温度”所设定的排烟温度相比,还允许继续降低至出现一个 “较大幅度温度差”的更低温度水平。进一步说,如果采用目前使用的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 将相变换热器的壁面温度维系于“露点温度”以上,即工作于通常所说“第一安全区”之内, 从而将加热炉的排烟温度从目前普遍存在的160 190°C状况降低至一个“相当低”的水 平,例如100 120°C,获得与烟气50°C左右的温降相对应的低温余热,但是,如果能够使用 此处提供的技术,将复合相变换热器的最后一级相变换热器的壁面温度严格限制在教科书 通常所说的“第二安全区”之上,例如40 60°C,那么,它意味着又有与烟气50°C左右温降 相对应的低温余热能够为人们所利用。毫无疑问,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加热炉烟气中更多的“低温余热”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利用,即在使用一般的“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已经允许较为有效使用有烟气余热的基础 上,还能够将加热炉的热效率再提高2 4%,并大幅度降低热污染。本发明针对现有复合相变技术在降低烟气温度方面的应用使换热器壁面温度逐 渐靠近酸露点,但是无法突破“酸露点”的限制,难以达到进一步大幅度下降排烟温度的目 的,采用教科书所提到而在工程实践中因为存在诸多技术困难所以从未实施过的“第二安 全区”理念,作为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在加热炉领域的一种自然延伸和技术创新,吸收加热 炉烟气的低温余热,将加热炉的排烟温度降至仅仅比第二安全区温度大约高15°C左右的水 平,同时用烟气的低温余热预热进入加热炉的新鲜空气,并借助于相变换热器具有的对其 低温段金属壁面温度可控可调的性能,保证整个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在不同工况下 始终高于指定的壁面温度,减小腐蚀。本发明用于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是置于其尾部烟道的一个整体系统。实现本发明 需对置于加热炉属部烟道各受热面(包括空气预热器和相变换热器)进行整体设计。在冷 风经相变换热器预热后再进入空气预热器的条件下,使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温与相变换热 器的壁温相匹配,且两者均高于烟气酸露点或者处于第二安全区温度区间。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典型流程图;图2是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前端相变换热器1、后端相变换热器2、控制系统3、空预器4、排烟风机5。图3是前端相变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相变上段101、相变下段102、前端相变换热器空气流量调节阀304、控制系 统3、换热翅片管束121、联箱122、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1。图4是后端相变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相变上段201、相变下段202、控制系统3、换热翅片管束221、联箱222、后端 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2。图5是控制系统结构图;图中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1、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 温度计302、空预器温度计303、前端相变换热器空气流量调节阀304、总管路空气流量调节 阀305、空预器空气流量调节阀306、控制系统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 述的实施例。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1、后端相变换热器2、控制系统3,前端相变换热 器1串接在加热炉尾部烟道的空预器4之后,然后通过管道与后端相变换热器2相连,前端 相变换热器1、后端相变换热器2均通过接线与控制系 统3相连。本实施例所述前端相变换热器1包括相变上段101、相变下段102,相变下段设置在锅炉系统的空气预热器4之后的烟道内,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相变下段102之后和后端 相变换热器2连接;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相变上段101串联在空预器4和后端相变换热器 2的相变上段201之间,在相变上段101入口和出口短接了一根带有节流阀门304的管道, 另有测温仪301放置在相变下段102的壁面上。本实施例所述的相变下段包括换热翅片管束121、联箱122,换热翅片管束121固 定设置于顶部和底部的联箱122之间,并与尾部烟道输出的烟气方向相垂直,联箱122的顶 部与相变上段101相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后端相变换热器2包括相变上段201、相变下段202,相变下段202 设置在锅炉系统排烟风机5之后的烟道内;后端相变换热器2的相变上段201串联在鼓风 机和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相变上段101之间;测温仪302放置在相变下段202的壁面上。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3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1、后端 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2、空预器温度计303、前端相变换热器空气流量调节阀 304、总管路空气流量调节阀305、空预器空气流量调节阀306,控制系统 接受各个测温仪所 测得的温度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技术参数控制各个空气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改变进入 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201、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101和空预器4的空气流量。本实施例通过以下工作原理和过程来实现本发明所获得的突出的技术进步和显 著的有益的效果在加热炉的尾部烟道中从空预器4排出的仍然具有较高温度的烟气,首先引入前 端变换热器1,经过第一次放热后再进入后端相变换热器2,经过又一次放热后的较低温度 烟气最终经过出口烟道排入大气。在烟气依次被引至前端相变换热器1和后端相变换热器 2时,利用“相变换热器与‘烟气横掠管束’相比,‘相变换热’的换热能力具有量级性(IO2以 上)提高”的传热学特性,达到‘相变下段’金属壁面温度与烟气温度只有‘较小梯度温降 (温差10-20°C ),以及壁面温度原则上‘独立于被加热工质温度’的特殊效果,使前端相变 换热器1的受热面的壁温在烟气酸露点值以上时,排烟温度仅比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受热 面的壁温高出15°C ;同时使后端相变换热器2的受热面的壁温在烟气的第二安全区相对应 的温度值时,排烟温度仅比后端相变换热器2的受热面的壁温高出15°C。与此同时,经由鼓 风机吸入的冷空气,首先进入后端相变换热器2,被加热后再进入前端相变换热器1被继续 加热,再通过预热风道进入加热炉自备的空预器4被再一次加热,最后被送入加热炉的炉 膛。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加热炉的空预器4出口烟气进入前端相变换热器1,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前端相 变换热器1的相变下段102的换热翅片管束121内部原则上始终处于相变状态的中间介 质,使其发生汽化,所含气相成分较高的中间介质汇集于联箱122后,继而上升至相变上 段101,通过凝结放热中把热量传递给经后端相变换热器2预热过的、但温度还是较低的空 气,中间介质凝结成水后因自重流回至相变下段102,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加热炉的空预器 4,提高了进入空预器4的入口风温。同时,烟气经放热后温度有所降低。控制系统3根据 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计301测得的金属壁面温度调节流经前端相变换热器空 气流量调节阀304的空气流量,使相变下段102的最低金属壁面温度处于可控可调状态,从 而保证金属壁面不结露。前端相变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出自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烟气经过排烟风机5后引入后端相变换热器2,与上述前端相变换热器换热过程一臻烟气将热量传递给后端相变换热器2的相变下段202的换热 翅片管束221内部原则上始终处于相变状态的中间介质,使其发生汽化,所含气相成分较 高的中间介质汇集于联箱222后,继而上升至相变上段201,通过凝结放热中把热量传递给 常温空气,中间介质凝结成水后因自重流回至相变下段202,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前端相变 换热器1,提高了进入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的入口风温。同时,烟气经放热后温度进一步降 低。控制系统3根据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2测得的金属壁面温度调节流 经总管路空气流量调节阀305的空气流量,使相变下段202的最低金属壁面温度处于可控 可调状态,金属壁面温度和排烟温度之间的温差设计在10-15°C之间,从而为在保证不结露 的同时大幅度利用烟气的低温余热。后端相变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控制系统是保证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相变下段102、后端相变换热器2的相变下 段202和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始终不低于最初设置的数值,并且在不同工况下维持 烟气出口温度仅比最 低壁面温度高10 15°C的主要构件。当负荷或其他原因引起加热炉 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根据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计301、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 下段壁面温度计302、空预器温度计303所测前端相变换热器1的相变下段102、后端相变 换热器2的相变下段202和空气预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改变前端相变换热器空气流量调 节阀304、总管路空气流量调节阀305、空预器空气流量调节阀306的开度,从而控制相关管 路的空气流量,达到整个换热器实时控制的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相变 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控制系统,前端相变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后端相变换热器相连,前 端相变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均通过接线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信号采集端、控制输出端,信号采集端接受所测得的 温度信号发送控制输出端,控制输出端根据预设的技术参数控制各个空气流量调节阀的开 度,从而改变进入后端相变换热器、前端相变换热器和空预器的空气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前端相变换热器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前端相 变换热器相变下段设置在锅炉系统的空气预热器之后的烟道内,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 之后和后端相变换热器连接;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串联在空预器和后端相变换热器之 间;在所述的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入口和出口连接一根带有节流阀门的管道;在所述时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的壁面上设置测温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包括换热翅片管束、联箱,换热翅片管束固定设置于顶部 和底部的联箱之间,并与尾部烟道输出的烟气方向相垂直,联箱的顶部与相变上段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后端相变换热器包括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上段、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后端相 变换热器相变下段设置在锅炉系统排烟风机之后的烟道内,后端相变换热器的相变下段之 后连接到烟囱;在所述的后端相变换热器的相变上段串联在鼓风机和前端相变换热器之间;在所述的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的壁面上设置测温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信号采集端和控制输出端都有三个,控制输出端连接三个空气流量调节阀;第一个 信号采集端与检测前端相变换热器上的测温仪相连接,第二个信号采集端与检测后端相变 换热器上的测温仪相连接,第三个信号采集端与检测空预器内部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连 接;第一个控制输出端与前端相变换热器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第二个控制输出端与 空预器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第三个控制输出端与总管路的空气流量调节阀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信号采集端,第一个信号采集端与检测前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信号的测 温仪相连接,第二个信号采集端与检测后端相变换热器相变下段壁面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 连接,第三个信号采集端与检测空预器内部温度信号的测温仪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传热技术领域工作于第二安全区的加热炉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包括前端相变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控制系统,前端相变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后端相变换热器相连,前端相变换热器、后端相变换热器均通过接线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采用创新思维将换热器置于“第二安全区”,是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在加热炉领域的自然延伸,吸收加热炉烟气的低温余热,并借助于相变热热器具有的对其低温段金属壁面温度可控可调的性能,保证整个换热器的最低壁面温度在不同工况下始终高于或处于指定的温废值,避免腐蚀或控制腐蚀速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可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文档编号F23L15/00GK102003718SQ2010105283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
发明者杨本洛 申请人:杨本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