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灰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808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锅炉排灰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锅炉排灰底板,包括电动机、链条、上板框、滚动杆、下板框、支撑杆、升降支座,其特征在于:上板框和下板框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在上板框上安装有滚动杆,电动机设置在支撑框架外部,并通过链条连接滚动杆,在下板框上安装有支撑杆,下板框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滚动杆和支撑杆的位置交错布置,且在各滚动杆和各支撑杆之间可选择安装板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在上板框上安装有滚动杆,下板框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通过电动控制,可以使滚动杆滚动、下板框上下浮动,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排出,不用人工处理,操作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锅炉排灰底板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锅炉排灰底板。
[0003]【背景技术】:
[0004]锅炉传统的排灰方式是通常将炉排风室的底板做成通过放灰拉杆能够推拉的活动底板,有细灰管的燃煤锅炉是在细灰管中间也穿有活动底板,当燃煤锅炉燃烧时,炉排运行一段时间后,炉膛内飘起的细灰进入炉壁的隔层接着进入细灰管,同时上炉排的间隙处有一定量的细灰会落入风室,这时通过人工作业利用放灰拉杆对活动底板进行反复数次的推拉进行排灰,将细灰从风室底部和细灰管排出。用人工方式间歇性的对活动底板进行反复推拉,存在以下弊端:因该人工排灰作业的次数频繁且设备较为沉重,故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操作费时费力,清灰不彻底。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排灰底板,解决现今锅炉排灰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锅炉排灰底板,包括电动机、链条、上板框、滚动杆、下板框、支撑杆、升降支座,其特征在于:上板框和下板框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在上板框上安装有滚动杆,电动机设置在支撑框架外部,并通过链条连接滚动杆,在下板框上安装有支撑杆,下板框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滚动杆和支撑杆的位置交错布置,且在各滚动杆和各支撑杆之间可选择安装板条。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在上板框上安装有滚动杆,下板框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通过电动控制,可以使滚动杆滚动、下板框上下浮动,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排出,不用人工处理,操作省时省力。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电动机1、链条2、上板框3、滚动杆4、下板框5、支撑杆6、升降支座7。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附图,一种锅炉排灰底板,包括电动机1、链条2、上板框3、滚动杆4、下板框5、支撑杆6、升降支座7,其特征在于:上板框3和下板框5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在上板框3上安装有滚动杆4,电动机I设置在支撑框架外部,并通过链条2连接滚动杆4,在下板框5上安装有支撑杆6,下板框5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7,滚动杆4和支撑杆6的位置交错布置,且在各滚动杆4和各支撑杆6之间可选择安装板条。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排灰底板,包括电动机⑴、链条⑵、上板框⑶、滚动杆⑷、下板框(5)、支撑杆(6)、升降支座(7),其特征在于:上板框(3)和下板框(5)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在上板框(3)上安装有滚动杆(4),电动机(I)设置在支撑框架外部,并通过链条(2)连接滚动杆(4),在下板框(5)上安装有支撑杆(6),下板框(5)底部设置有升降支座(7),滚动杆(4)和支撑杆出)的位置交错布置,且在各滚动杆`(4)和各支撑杆(6)之间可选择安装板条。
【文档编号】F23J1/06GK203517837SQ20132067948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徐海波, 毕学东, 张东东 申请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