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929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包括炉壳、烟囱、燃烧器、鼓风机、热风输送管及安置在炉壳内的辐射段、对流段;热风输送管一端的出风管口连通鼓风机进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燃烧器的空气进流口,燃烧器自身具有的喷射口连通辐射段,辐射段通过对流段连通烟囱;还包括重力热管和空气过流管,对流段所属的炉壁固定设置有重力热管,重力热管所具有的受热管段经对流段所属的炉壁伸入对流段内且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穿过空气过流管管壁伸入空气过流管管腔内,空气过流管一端管口连通位于炉壳之外的大气空气,空气过流管的另一端管口连通热风输送管另一端的进风管口。本实用新型能进一步提高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和燃料节约率。
【专利说明】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结构的改进,特别是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油田专用注汽锅炉是用于重油开发的关键设备,其设计热效率为85%以上。油田专用注汽锅炉热损失主要为排烟热损失、锅炉散热损失及燃料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其中的排烟热损失所占份额最大,约占整个锅炉热损失量的90.5%-97.5%。经排烟热损失理论计算可得知:烟气温度升高则其热损失量也上升,排烟温度每升高15°C -20°C,锅炉热效率则降低约I个百分点,所以,现有油田专用注汽锅炉其烟气余热回收效率仍然不够高,燃料节约率较低,运行成本相应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能较明显地提高燃烧所用空气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和燃料节约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包括炉壳、烟園、燃烧器、鼓风机、热风输送管及安置在炉壳内的福射段、对流段;热风输送管一端的出风管口连通鼓风机进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燃烧器的空气进流口,燃烧器自身具有的喷射口连通辐射段,辐射段通过对流段连通烟囱;当燃烧器工作时,燃烧器的喷射口能将火焰喷射入辐射段内;还包括重力热管和空气过流管,对流段所属的炉壁固定设置有重力热管,重力热管所具有的受热管段经对流段所属的炉壁伸入对流段内且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穿过空气过流管管壁伸入空气过流管管腔内,空气过流管一端管口连通位于炉壳之外的大气空气,空气过流管的另一端管口连通热风输送管另一端的进风管口 ;当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工作时,位于炉壳之外的大气空气被鼓风机强制抽入空气过流管管腔内,在对流段内向烟?流动的烟气所含热量依次通过重力热管其所具有的受热管段和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传导给位于空气过流管管腔内且待流入热风输送管的空气,乃至鼓风机最终将吸热后的空气依次经空气过流管、热风输送管、鼓风机和燃烧器排流入辐射段内。
[000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鼓风机在热风输送管所产生的负压能使在空气过流管向热风输送管内流动并正吸热的空气克服重力热管放热管段被动地给其施加的阻力和在热风输送管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天然气在辐射段内燃烧后而产生的烟气流过对流段后与重力热管的受热管段进行热交换,将其所含的绝大部分热量传给力热管的受热管段,流过对流段的烟气相应降温后经烟囱被排入大气中,重力热管的受热管段将其所吸收的热量向上传递给重力热管的放热管段,已进入空气过流管并待向热风输送管流动的空气与重力热管的放热管段进行热交换,继而吸收重力热管的放热管段所释放的热量而升温,最终依次经空气过流管、热风输送管、鼓风机和燃烧器流入辐射段(炉膛)内。本实用新型仍然利用烟气余热以加热进入辐射段的空气,但能较明显地提高燃烧所用空气的温度,从而即可降低排烟温度,使排烟热损失降低,又可提高热效率,同时又可以间接节约燃料,即其能进一步提高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和燃料节约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炉壳11、烟囱1、燃烧器10、鼓风机9、热风输送管7及安置在炉壳11内的福射段8、对流段6 ;热风输送管7 —端的出风管口连通鼓风机9进风口,鼓风机9的出风口连通燃烧器10的空气进流口,燃烧器10自身具有的喷射口连通辐射段8,辐射段8通过对流段6连通烟囱I ;当燃烧器10工作时,燃烧器10的喷射口能将火焰喷射入辐射段8内;还包括重力热管4和空气过流管2,对流段6所属的炉壁固定设置有重力热管4,重力热管4所具有的受热管段5经对流段6所属的炉壁伸入对流段6内且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3穿过空气过流管2管壁伸入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空气过流管2 —端管口连通位于炉壳11之外的大气空气,空气过流管2的另一端管口连通热风输送管7另一端的进风管口 ;当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工作时,位于炉壳11之外的大气空气被鼓风机9强制抽入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在对流段6内向烟?I流动的烟气所含热量依次通过重力热管4其所具有的受热管段5和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3传导给位于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且待流入热风输送管7的空气,乃至鼓风机9最终将吸热后的空气依次经空气过流管2、热风输送管7、鼓风机9和燃烧器10排流入辐射段8内。
[0009]如图1所示,在热风输送管7外周壁上设置着环绕其管体的管状保温层;当鼓风机9强制使从空气过流管2吸热后的空气在热风输送管7内向鼓风机9进风口流动时,管状保温层能减少吸热后的空气经热风输送管7管周壁传导至管状保温层之外的热量,以至吸热后的空气所含除传导至管状保温层之外的热量的剩余热量只能被吸热后在热风输送管7内向鼓风机9进风口流动的空气带动而经热风输送管7流入鼓风机9进风口。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包括炉壳(11)、烟囱(I)、燃烧器(10)、鼓风机(9)、热风输送管(7)及安置在炉壳(11)内的福射段(8)、对流段(6);热风输送管(X) 一端的出风管口连通鼓风机(9)进风口,鼓风机(9)的出风口连通燃烧器(10)的空气进流口,燃烧器(10)自身具有的喷射口连通辐射段(8),辐射段(8)通过对流段(6)连通烟囱⑴;当燃烧器(10)工作时,燃烧器(10)的喷射口能将火焰喷射入辐射段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热管(4)和空气过流管(2),对流段(6)所属的炉壁固定设置有重力热管(4),重力热管(4)所具有的受热管段(5)经对流段(6)所属的炉壁伸入对流段(6)内且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3)穿过空气过流管(2)管壁伸入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空气过流管(2) —端管口连通位于炉壳(11)之外的大气空气,空气过流管(2)的另一端管口连通热风输送管(7)另一端的进风管口 ;当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工作时,位于炉壳(11)之外的大气空气被鼓风机(9)强制抽入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在对流段(6)内向烟? (I)流动的烟气所含热量依次通过重力热管(4)其所具有的受热管段(5)和其所具有的放热管段(3)传导给位于空气过流管(2)管腔内且待流入热风输送管(7)的空气,乃至鼓风机(9)最终将吸热后的空气依次经空气过流管(2)、热风输送管(7)、鼓风机(9)和燃烧器(10)排流入辐射段(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油田专用烟气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在热风输送管(7)外周壁上设置着环绕其管体的管状保温层;当鼓风机(9)强制使从空气过流管(2)吸热后的空气在热风输送管(7)内向鼓风机(9)进风口流动时,管状保温层能减少吸热后的空气经热风输送管(7)管周壁传导至管状保温层之外的热量,以至吸热后的空气所含除传导至管状保温层之外的热量的剩余热量只能被吸热后在热风输送管(7)内向鼓风机(9)进风口流动的空气带动而经热风输送管(7)流入鼓风机(9)进风口。
【文档编号】F23L15/00GK203686992SQ20132086147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石昱, 杨青, 刘红军, 樊明果 申请人:新疆西部明珠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