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255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采取“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由上喷口、上偏置板、油枪孔、支撑、下喷口、下偏置板构成的喷嘴及燃烧器、炉体共同构成,其上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下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均固定连接,上喷口的下侧与油枪孔的上侧且与支撑的上端、油枪孔的下侧与下喷口的上侧、支撑的下端与下喷口的上侧、油枪孔的两侧与支撑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及燃烧器均与炉体固定连接。用于锅炉燃烧。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益好。
【专利说明】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站锅炉使用“偏置二次风喷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炉膛燃烧区域的结渣和高温腐蚀是困扰电站锅炉无法长久高效顺畅燃烧的普遍问题,适时防止与清除炉膛燃烧区域相关部位的结渣和高温腐蚀,是摆在本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底蕴与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总结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采取在炉膛燃烧区域的相关部位设置专用的“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可解决上述问题。为此,“偏置二次风喷嘴”是关键技术的关键,本发明特以“设置偏置板”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专用装置,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那就是,将油风室喷嘴、中部直流喷嘴等各种二次风喷嘴与偏置风结构相组合而形成了刚性的偏置二次风喷嘴结构形式。更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不同炉型,在炉体中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的层数一般为2-3层;根据锅炉燃烧系统布置形式不同,组合型偏置二次风的形式可分为:偏置风与油风室二次风的组合形式、偏置风与中部直流二次风的组合形式。偏置风结构又可分为:双层正反两向偏置风结构、单层正向偏置风结构、偏置风与直吹风相结合结构等各种结构形式;偏置风的偏置角度一般为15-25度。
[0003]该技术实现了在进行炉膛主燃烧区域的欠氧燃烧过程中对水冷壁的保护,在炉膛近壁面区域形成了相对高氧的区域(氧体积浓度为0.5-2%左右),可有效避免炉膛燃烧区域的结渣和高温腐蚀的发生,同时更好地实现了主燃烧区域的水平截面分级燃烧,这是本发明低NOx分级燃烧技术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采取“偏置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由上喷口、上偏置板、油枪孔、支撑、下喷口、下偏置板构成的喷嘴及燃烧器、炉体共同构成,其上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下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均固定连接,上喷口的下侧与油枪孔的上侧且与支撑的上端、油枪孔的下侧与下喷口的上侧、支撑的下端与下喷口的上侧、油枪孔的两侧与支撑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及燃烧器均与炉体固定连接。
[0005]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①、本发明采取“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提供了“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专用装置。②、在“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喷嘴)”专用装置研制成功基础上,将“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设置在炉膛燃烧区域产生结渣和高温腐蚀的相关部位,以使电站锅炉能够长久且高效的顺畅燃烧。③、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④、本发明的“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其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的偏置方式如下:第一,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左偏置;第二,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右偏置;第三,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第四,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第五,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第六,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第七,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第八,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这样,便构成了“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的系列新产品。⑤、在本发明④中所述“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八种偏置方式基础上:A、不设置油枪孔;B、设置油枪孔和只设置上喷口 ;C、设置油枪孔和只设置下喷口 ;D、不设置油枪孔而只设置上喷口 ;E、不设置油枪孔而只设置下喷口 ;这样,在④中所述的八种偏置方式基础上,本发明又增加了排列组合的更多种方式;这就是说,在④⑤所述及其排列组合的多种结构方式范围内,可根据电站锅炉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有效的增多了因地制宜的选择余地。⑥、本发明所述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与炉体的固定连接为选择炉体的一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两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三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四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中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上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下部与喷嘴固定连接、喷嘴平行于燃烧器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上侧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下侧与炉体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这样,就构成了所述的“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从而便为各种电站、各种锅炉均提供了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有益效果。⑦、本发明提供的“偏置二次风喷嘴”及“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⑧、本发明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畅易管理。⑨、本发明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由上喷口、上偏置板、油枪孔、支撑、下喷口、下偏置板构成的喷嘴及燃烧器、炉体共同构成;
[0008]所述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上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下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均固定连接,其上喷口的下侧与油枪孔的上侧且与支撑的上端、油枪孔的下侧与下喷口的上侧、支撑的下端与下喷口的上侧、油枪孔的两侧与支撑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及燃烧器均与炉体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喷口、下喷口均为筒状结构,所述上偏置板、下偏置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油枪孔为圆管状结构,所述支撑为丁字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燃烧器为电站锅炉的燃烧器,所述炉体为电站锅炉的炉体。
[0010]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偏置板、下偏置板偏置的角度均为15-25 度。
[001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的偏置方式为选择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左偏置、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右偏置、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中的一种偏置方式。
[0012]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支撑为镜像结构的两个。
[0013]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喷嘴与炉体的固定连接为选择炉体的一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两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三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四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中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上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下部与喷嘴固定连接、喷嘴平行于燃烧器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上侧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下侧与炉体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
[0014]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采取了“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由于本发明由上喷口、上偏置板、油枪孔、支撑、下喷口、下偏置板构成的喷嘴及燃烧器、炉体共同构成,其上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下偏置板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均固定连接,上喷口的下侧与油枪孔的上侧且与支撑的上端、油枪孔的下侧与下喷口的上侧、支撑的下端与下喷口的上侧、油枪孔的两侧与支撑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及燃烧器均与炉体固定连接。使得本发明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相比,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就是,采取“设置偏置板”关键技术,提供了“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喷嘴)”专用装置。
[0016]2、在研制成功“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喷嘴)”基础上,应用“偏置二次风喷嘴”与炉体连接,本发明又采取“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提供了 “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专用装置。
[0017]3、在“偏置二次风喷嘴”专用装置研制成功基础上,将“偏置二次风喷嘴”设置在炉膛燃烧区域产生结渣和高温腐蚀的相关部位,以使电站锅炉能够长久且高效的顺畅燃烧。
[0018]4、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0019]5、本发明的“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的喷嘴)”,其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的偏置方式如下:第一,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左偏置;第二,上偏置板与下偏置板均向右偏置;第三,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第四,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第五,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左偏置;第六,上偏置板直置及下偏置板向右偏置;第七,上偏置板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第八,上偏置板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直置;这样,便构成了 “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系列新产品。
[0020]6、在本发明第5条中所述“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八种偏置方式基础上:A、不设置油枪孔;B、设置油枪孔和只设置上喷口 ;C、设置油枪孔和只设置下喷口 ;D、不设置油枪孔而只设置上喷口 ;E、不设置油枪孔而只设置下喷口 ;这样,在第5条中所述的八种偏置方式基础上,本发明又增加了排列组合的更多种方式;这就是说,在第5、6条所述及其排列组合的多种结构方式范围内,可根据电站锅炉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有效的增多了因地制宜的选择余地。
[0021]7、本发明所述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与炉体的固定连接为选择炉体的一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两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三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四侧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中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上部与喷嘴固定连接、炉体的下部与喷嘴固定连接、喷嘴平行于燃烧器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上侧与炉体固定连接、喷嘴置于燃烧器下侧与炉体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这样,就构成了所述的“偏置风喷嘴在炉体上多种设置”关键技术,从而便为各种电站、各种锅炉均提供了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有益效果。
[0022]8、本发明提供的“偏置二次风喷嘴”及“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
[0023]9、本发明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畅易管理。
[0024]10、本发明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单墙布置燃烧器方式的锅炉俯视示意图。作为与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对照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俯视示意图。即单墙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三侧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3为双墙布置燃烧器方式的锅炉俯视示意图。作为与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对照图。
[0028]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二的俯视示意图。即双墙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两侧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5为四角布置燃烧器方式的锅炉俯视示意图。作为与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对照图。
[0030]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三的俯视示意图。即四角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左右两侧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四的俯视示意图。即四角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前后两侧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8为肩部布置燃烧器方式的锅炉示意图。作为与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对照图。
[0033]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五的示意图。即肩部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腰部设置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六的示意图。即肩部布置燃烧器锅炉且锅炉腰部设置三层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设置燃烧器的位置,以与燃烧器平行的方式设置有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在燃烧器上侧设置有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在燃烧器下侧设置有喷嘴(即偏置二次风喷嘴)。
[0035]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偏置二次风喷嘴(即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喷嘴)”的主视图。
[0036]图12为图11的A-A向剖面示意图。以该图体现上偏置板的偏置状态。
[0037]图13为图11的B-B向剖面示意图。以该图体现下偏置板的偏置状态。
[0038]图1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偏置板或下偏置板在直置状态下设置的示意图。
[0039]图中的标号:101、上喷口,102、上偏置板,103、油枪孔,104、支撑,105、下喷口,106、下偏置板,1、喷嘴,2、燃烧器,3、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 2、4、6、7、9、10、11、12、13 所示:
[0041]一种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由上喷口 101、上偏置板102、油枪孔103、支撑104、下喷口 105、下偏置板106构成的喷嘴1及燃烧器2、炉体3共同构成;
[0042]所述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上偏置板102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 101、下偏置板106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 105均固定连接,其上喷口 101的下侧与油枪孔103的上侧且与支撑104的上端、油枪孔103的下侧与下喷口 105的上侧、支撑104的下端与下喷口 105的上侧、油枪孔103的两侧与支撑104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1及燃烧器2均与炉体3固定连接。
[0043]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喷口 101、下喷口 105均为筒状结构,所述上偏置板102、下偏置板106均为板状结构,所述油枪孔103为圆管状结构,所述支撑104为丁字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燃烧器2为电站锅炉的燃烧器,所述炉体3为电站锅炉的炉体。
[0044]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偏置板102、下偏置板106偏置的角度均为15-25度。
[0045]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的偏置方式为选择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中的一种偏置方式。
[0046]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支撑104为镜像结构的两个。
[0047]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所述喷嘴1与炉体3的固定连接为选择炉体3的一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两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三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四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中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上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下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喷嘴1平行于燃烧器2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1置于燃烧器2上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1置于燃烧器2下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
[0048]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上偏置板102、下偏置板106偏置的角度均分别以15、16、17、18、19、20、21、22、23、24、25度进行了实施;对所述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的偏置方式分别以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进行了实施;对所述喷嘴1与炉体3的固定连接分别以炉体3的一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两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三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四侧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中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上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炉体3的下部与喷嘴1固定连接、喷嘴1平行于燃烧器2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1置于燃烧器2上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1置于燃烧器2下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进行了实施;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0049]以上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顺畅实施;但凡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而作出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由上喷口(101)、上偏置板(102)、油枪孔(103)、支撑(104)、下喷口(105)、下偏置板(106)构成的喷嘴(I)及燃烧器(2)、炉体(3)共同构成; 所述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上偏置板(102)以偏置的方式与上喷口(101)、下偏置板(106)以偏置的方式与下喷口(105)均固定连接,其上喷口(101)的下侧与油枪孔(103)的上侧且与支撑(104)的上端、油枪孔(103)的下侧与下喷口(105)的上侧、支撑(104)的下端与下喷口(105)的上侧、油枪孔(103)的两侧与支撑(104)的内端均固定连接;其喷嘴⑴及燃烧器⑵均与炉体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口(101)、下喷口(105)均为筒状结构,所述上偏置板(102)、下偏置板(106)均为板状结构,所述油枪孔(103)为圆管状结构,所述支撑(104)为丁字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燃烧器(2)为电站锅炉的燃烧器,所述炉体(3)为电站锅炉的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置板(102)、下偏置板(106)偏置的角度均为15-2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的偏置方式为选择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与下偏置板(106)均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左偏置、上偏置板(102)直置及下偏置板(106)向右偏置、上偏置板(102)向左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上偏置板(102)向右偏置及下偏置板(106)直置中的一种偏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104)为镜像结构的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偏置二次风喷嘴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I)与炉体⑶的固定连接为选择炉体⑶的一侧与喷嘴⑴固定连接、炉体⑶的两侧与喷嘴(I)固定连接、炉体⑶的三侧与喷嘴⑴固定连接、炉体⑶的四侧与喷嘴⑴固定连接、炉体(3)的中部与喷嘴(I)固定连接、炉体(3)的上部与喷嘴(I)固定连接、炉体(3)的下部与喷嘴(I)固定连接、喷嘴(I)平行于燃烧器(2)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I)置于燃烧器(2)上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喷嘴(I)置于燃烧器(2)下侧与炉体(3)固定连接中的一种固定连接方式。
【文档编号】F23L9/00GK104456539SQ20141072356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韩剑锋, 杨秋东, 陈安合 申请人:中节环(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