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344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属于制冷系统冷凝器的零部件领域,提供一种针对换热管内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分别进行换热的传热效率高的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所述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还包括上内管和下内管,所述上内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上部,所述下内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下部,且上内管的管径大于下内管的管径。通过设置上内管和下内管,使得在外管内部也能进行换热,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上内管在外管内腔的上部主要与气态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下内管在外管内腔的下部主要与液态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实现针对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分别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传热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系统冷凝器的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蒸发式冷凝器采用的换热管通常只有一根单管,其缺点如下:
[0003]1.换热管外的水膜成了换热的主要热阻,管内制冷剂的热量不能快速的传递到外界环境,使得整体的传热系数低,造成整个冷凝器的传热效率低。
[0004]2.在换热管内的制冷剂,随着温度的降低,部分气态的制冷剂冷凝为液态后在管内下部流动,由于制冷剂在气态和液态时与换热管的传热系数差别很大,加上气态和液态所携带的热量差别也很大,而采用普通单管形式的换热管,对气态和液态制冷剂的换热没有针对性,导致传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换热管内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分别进行换热的传热效率高的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还包括上内管和下内管,所述上内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上部,所述下内管设置在外管内腔的下部,且上内管的管径大于下内管的管径。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上内管和下内管的外壁采用圆弧形波纹状微肋结构。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内管和下内管采用铜质材料制成,所述外管采用热浸锌钢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外管内设置上内管和下内管,使得在外管内部也能进行换热,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上内管在外管内腔的上部主要与气态的制冷剂进行换热,下内管在外管内腔的下部主要与液态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实现针对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分别进行换热,且考虑到气态制冷剂所需的换热量通常大于液态制冷剂所需的换热量,因此将上内管的管径做成大于下内管的管径,使上内管的换热能力大于下内管的换热能力,这样更加符合换热管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的横截面剖视图;
[0011]图中标记为:外管1、上内管2、下内管3、圆弧形波纹状微肋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仅限于以下所述实施方式。[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I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还包括上内管2和下内管3,所述上内管2设置在外管I内腔的上部,所述下内管3设置在外管I内腔的下部,且上内管2的管径大于下内管3的管径。所述外管I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其作用是限制上内管2和下内管3的晃动,同时外管I采用椭圆形结构比采用圆形结构的传热效率会更高;而且采用椭圆形结构的外管I制成的蒸发式冷凝器,可减小换热管整体的迎面风阻,进而降低配备风机的耗电量。
[0014]在工作状态时,外管I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应在竖直方向,短轴应在水平方向,这样在外管I内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就会处在外管I内腔的下部主要与下内管3进行换热,而气态的制冷剂则处在外管I内腔的上部主要与上内管2进行换热,实现针对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分别进行换热,考虑到实际工作情况下气态制冷剂所需的换热量通常大于液态制冷剂所需的换热量,因此将上内管2的管径做成大于下内管3的管径,使上内管2的换热能力大于下内管3的换热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上内管2或下内管3中的冷却用水的流量分别调控与气态或者液态制冷剂的传热。
[0015]上内管2和下内管3在外管I内腔中的位置关系应当遵循上述方式,同时其大小应该满足既方便将其装配到外管I内又不至于装配后彼此间隙过大导致上内管2和下内管3在外管I内部晃动量过大。上内管2和下内管3通常直接放置在外管I内部,三者彼此通过壁面相互接触实现位置的限制。
[0016]外管I的内壁以及上内管2和下内管3的外壁采用圆弧形波纹状微肋4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体换热面积,提闻传热效率。
[0017]考虑到材料传热系数对传热效率的影响,上内管2和下内管3选择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外管I采用热浸锌钢管,这样可使换热管整体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0018]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换热过程:
[0019]在椭圆形外管I中通入需要换热的制冷剂,在上内管2和下内管3中通入冷却用水,同时在外管I的外部喷洒冷却用水,这样外管I内的制冷剂既可以通过与外部喷洒的冷却用水进行换热,也可以通过与上内管2和下内管3中的冷却用水进行换热,同时在外管I内的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还可以分别主要与上内管2和下内管3中的冷却用水进行换热。
【权利要求】
1.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I)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内管(2)和下内管(3),所述上内管(2)设置在外管(I)内腔的上部,所述下内管(3)设置在外管(I)内腔的下部,且上内管(2)的管径大于下内管(3)的管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内壁以及所述上内管(2)和下内管(3)的外壁采用圆弧形波纹状微肋(4)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管(2)和下内管(3 )采用铜质材料制成,所述外管(I)采用热浸锌钢管。
【文档编号】F28F1/00GK203704745SQ20142008112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马瑞华, 马瑞江, 马东艳 申请人:攀枝花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