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3913发布日期:2021-12-31 21:5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


背景技术:

2.燃油加热器是将燃油、甲醇燃料或其他液体燃料转换成热量的一种设备,在车辆上主要用于冬季车厢内部取暖或发动机预热等用途。车辆用燃油加热器一般是采用油泵喷入燃料,再利用鼓风机鼓入助燃空气与燃料混合,点火后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加热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在车厢内的暖气系统中循环散热,提高车厢内部温度。在发动机冷机启动前,也可用加热后的冷却液对发动机进行预热,以便于发动机冷机启动。
3.目前的车辆用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只有一个主燃烧室和一个续燃烧室,燃油与助燃空气在主燃烧室混合、点火并燃烧,未完全燃烧的少量燃料在续燃烧室内继续燃烧。混合、点火及主要的燃烧过程均在主燃烧室内进行,主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非常剧烈,对主燃烧室内的燃烧组织要求非常高。由于点火后形成的初始火焰核心温度较低,也比较弱小,助燃空气的风速、风温等一旦有所变动,很容易吹灭部分甚至全部火焰核心,造成燃烧不稳定,形成冒黑烟,甚至熄火的现象。而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进入燃油加热器燃烧室的助燃空气的风速、风温一直都在变动,有些时候,其变动还很大,这就造成了燃烧不稳定甚至熄火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优化燃油加热器燃烧室内的燃烧组织形式,减小风速、风温变动对燃烧的影响,改善燃烧情况,实现稳定燃烧。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包括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和预燃烧室,进风罩中通入有助燃空气,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按助燃空气的流动方向顺序对接安装,进风罩的出口端设置有旋流进气环,旋流进气环上设置有旋流孔,大部分助燃空气由旋流孔依次进入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预燃烧室固定于旋流进气环上,预燃烧室的进口端设置有挡风板且两者之间形成缝隙,小部分助燃空气由缝隙依次进入预燃烧室、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挡风板上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伸入预燃烧室中且端部设置有向预燃烧室内喷射燃油的喷嘴,喷嘴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小部分助燃空气与预燃烧室中的部分燃油混合形成预混合气,并由点火电极点燃形成稳定的火焰核心;未点燃的燃油与主燃烧室中的助燃空气混合形成主混合气,形成扩散燃烧;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及混合气于续燃烧室中继续燃烧,形成完全燃烧。
7.特别地,进风罩、喷嘴、旋流进气环、预燃烧室、主燃烧室、续燃烧室均同轴线设置。
8.特别地,预燃烧室的第一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内,第二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外。
9.特别地,预燃烧室的第一半部沿着气流方向呈扩口状。
10.特别地,预燃烧室为分体结构,其第二半部沿着气流方向呈收口状。
11.特别地,挡风板上开设有进气孔。
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改善了燃油加热器内的燃烧组织形式,将点火过程转移到受风速、风温变动影响较小的预燃烧室中,而主要的混合及燃烧过程在主燃烧室内进行,从而改善燃烧,减小风速、风温变动对燃烧的影响,能够在风速风温变动的情况下形成较稳定的燃烧全过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6.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包括进风罩1、主燃烧室2、续燃烧室3和预燃烧室4。
17.进风罩1中通入有助燃空气12,进风罩1、主燃烧室2、续燃烧室3按助燃空气12的流动方向顺序对接安装,进风罩1的出口端设置有旋流进气环5,旋流进气环5上设置有旋流孔6,大部分助燃空气12由旋流孔6依次进入主燃烧室2和续燃烧室3中。该旋流进气环5可采用铸造结构,也可采用钣金结构,预燃烧室4的形状可根据旋流进气环5的结构相应调整。
18.预燃烧室4固定于旋流进气环5上,预燃烧室4的进口端设置有挡风板7且两者之间形成缝隙,进一步地,挡风板7上还开设有进气孔8,小部分助燃空气12由缝隙及进气孔8依次进入预燃烧室4、主燃烧室2和续燃烧室3中。
19.挡风板7上设置有进油管9,进油管9伸入预燃烧室4中且端部设置有向预燃烧室4内喷射燃油13的喷嘴10,喷嘴10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11。该点火电极11采用高压脉冲点火或其它方式点火,喷嘴10喷射的燃料可以是甲醇燃料或其它液体燃料。
20.优选地,进风罩1、喷嘴10、旋流进气环5、预燃烧室4、主燃烧室2、续燃烧室3均同轴线设置。
21.小部分助燃空气12与预燃烧室4中的部分燃油13混合形成预混合气,并由点火电极11点燃形成稳定的火焰核心;未点燃的燃油13与主燃烧室2中的助燃空气12混合形成主混合气,形成扩散燃烧;未完全燃烧的燃油13及混合气于续燃烧室3中继续燃烧,形成完全燃烧。
22.预燃烧室4的第一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5内,第二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5外,此处的预燃烧室4的第一半部优选是沿着气流方向呈扩口状。
23.如图2所示,预燃烧室4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其第二半部沿着气流方向呈收口状,增加预混合效果。
24.综上,上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改善了燃油加热器内的燃烧组织形式,将点火过程转移到受风速、风温变动影响较小的预燃烧室中,而主要的混合及燃烧过程在主燃烧室内进行,从而改善燃烧,减小风速、风温变动对燃烧的影响,能够在风速风温变动的情况下形成较稳定的燃烧全过程。
25.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
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和预燃烧室,所述进风罩中通入有助燃空气,所述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按助燃空气的流动方向顺序对接安装,所述进风罩的出口端设置有旋流进气环,所述旋流进气环上设置有旋流孔,大部分助燃空气由所述旋流孔依次进入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所述预燃烧室固定于所述旋流进气环上,所述预燃烧室的进口端设置有挡风板且两者之间形成缝隙,小部分助燃空气由所述缝隙依次进入预燃烧室、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伸入预燃烧室中且端部设置有向预燃烧室内喷射燃油的喷嘴,所述喷嘴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所述小部分助燃空气与预燃烧室中的部分燃油混合形成预混合气,并由所述点火电极点燃形成稳定的火焰核心;未点燃的燃油与主燃烧室中的助燃空气混合形成主混合气,形成扩散燃烧;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及混合气于续燃烧室中继续燃烧,形成完全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喷嘴、旋流进气环、预燃烧室、主燃烧室、续燃烧室均同轴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烧室的第一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内,第二半部位于旋流进气环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烧室的第一半部沿着气流方向呈扩口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烧室为分体结构,其第二半部沿着气流方向呈收口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进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结构,包括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和预燃烧室,进风罩中通入有助燃空气,进风罩、主燃烧室、续燃烧室按助燃空气的流动方向顺序对接安装,进风罩的出口端设置有旋流进气环,旋流进气环上设置有旋流孔,大部分助燃空气由旋流孔依次进入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预燃烧室固定于旋流进气环上,预燃烧室的进口端设置有挡风板且两者之间形成缝隙,小部分助燃空气由缝隙依次进入预燃烧室、主燃烧室和续燃烧室中,挡风板上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伸入预燃烧室中且端部设置有向预燃烧室内喷射燃油的喷嘴,喷嘴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点火电极。


技术研发人员:骆忠民 臧志成 汪辉 李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3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