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6585发布日期:2022-01-01 01:4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炉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炉头。


背景技术:

2.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现有的炉头的中心火盖所需燃烧空气供应不足,外火环燃烧的送气管道设计不合理导气气阻大,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整体燃烧器的燃气二次上进风的补充口设计欠佳以致补气也不充分,导致燃烧效率低;同时结构复杂、装配不方便、制作成本高等。
3.我们研制了一种燃气灶炉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灶炉头,其结构简单牢靠、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燃烧供气气阻小、供气顺畅、上进气补空气量充足,有效提高燃烧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灶炉头,它包括第一引射管部、第二引射管部、相通于第一引射管部的外环部和相通于第二引射管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相通于内环腔,所述内环腔通相于上进风腔;所述中心管喷射燃烧使内环腔形成相对负压以使空气从上进风腔进入;
6.所述外环部具有从底部向口部渐大的弧形过渡段,借助于所述弧形过渡段使气体混合均匀且减少燃烧时产生气体阻力以使燃气顺畅到达外环部口部。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射管部和第二引射管部各自具有延伸管和组装置于延伸管的前端管,前端管的导气腔内内置调节进气板。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进风腔的数量为二个,它们之间设有隔板。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腔为渐缩锥形腔;所述调节进气板形成多个扇形通孔和装配通孔。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环部形成多个内连接耳和外连接耳。
11.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1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结构简单牢靠、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燃烧供气气阻小、供气顺畅、上进气补空气量充足,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因此,它在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均具优越的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灶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灶炉头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灶炉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灶炉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19.附图中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20.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21.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22.参考图1

4来描述具体的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炉头,它包括第一引射管部1、第二引射管部2、相通于第一引射管部1的外环部3和相通于第二引射管部2的中心管4,所述中心管4相通于内环腔5,所述内环腔5通相于上进风腔6;所述中心管4喷射燃烧使内环腔5形成相对负压以使空气从上进风腔6进入;以使燃烧时空气供应充足,燃烧更充分。
23.所述外环部3具有从底部向口部渐大的弧形过渡段31,借助于所述弧形过渡段31使气体混合均匀且减少燃烧时产生气体阻力以使燃气顺畅到达外环部3口部。
24.所述第一引射管部1和第二引射管部2各自具有延伸管11,12和组装置于延伸管的前端管13,前端管的导气腔15内内置调节进气板16。
25.上进风腔6的数量为二个,它们之间设有隔板7。导气腔15为渐缩锥形腔;所述调节进气板16形成多个扇形通孔161和装配通孔162。外环部3形成多个内连接耳32和外连接耳33。借助于内连接耳32和外连接耳33更加方便整体安装时进行连接;可采用螺接方式。
26.综合上述且一并结合所有附图,燃烧工作时,由于中心管4相通于内环腔5,内环腔5通相于上进风腔6;中心管4喷射燃烧使内环腔5形成相对负压以使空气从上进风腔6进入补充燃烧所需空气;以使燃烧时空气供应充足,燃烧更充分。外环部3具有从底部向口部渐大的弧形过渡段31,借助于所述弧形过渡段31使气体混合均匀且减少燃烧时产生气体阻力以使燃气顺畅到达外环部3口部;从而使炉头整体结构简单牢靠、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燃烧供气气阻小、供气顺畅、上进风补空气量充足,有效提高燃烧效率。
27.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
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而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引射管部、第二引射管部、相通于第一引射管部的外环部和相通于第二引射管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相通于内环腔,所述内环腔通相于上进风腔;所述中心管喷射燃烧使内环腔形成相对负压以使空气从上进风腔进入;所述外环部具有从底部向口部渐大的弧形过渡段,借助于所述弧形过渡段使气体混合均匀且减少燃烧时产生气体阻力以使燃气顺畅到达外环部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部和第二引射管部各自具有延伸管和组装置于延伸管的前端管,前端管的导气腔内内置调节进气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腔的数量为二个,它们之间设有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腔为渐缩锥形腔;所述调节进气板形成多个扇形通孔和装配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形成多个内连接耳和外连接耳。

技术总结
一种燃气灶炉头它包括第一引射管部、第二引射管部、相通于第一引射管部的外环部和相通于第二引射管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相通于内环腔,所述内环腔通相于上进风腔;所述中心管喷射燃烧使内环腔形成相对负压以使空气从上进风腔进入;所述外环部具有从底部向口部渐大的弧形过渡段,借助于所述弧形过渡段使气体混合均匀且减少燃烧时产生气体阻力以使燃气顺畅到达外环部口部。其结构简单牢靠、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燃烧供气气阻小、供气顺畅、上进气补空气量充足,有效提高燃烧效率。有效提高燃烧效率。有效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禧 王本成 左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卫氏燃具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