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9769发布日期:2023-04-05 21:3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工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1、蓄热式燃烧系统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的热量将物件加热的系统。该蓄热式燃烧系统一般包括炉窑、与炉窑连通的多个蓄热箱,以及设置在炉窑和蓄热箱之间并与蓄热箱对应的燃烧器。

2、在使用蓄热式燃烧系统时,助燃空气通过部分蓄热箱加热后,流经与该蓄热箱对应的燃烧器。通过燃烧器点燃后进入炉膛,对物件进行加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依次流经未通入助燃空气的燃烧器和蓄热箱,并排出至外界。但是,通过上述方式设置时,受燃烧器的结构限制,其流通面积较小。这样容易引起排烟排不完的问题。

3、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容易产生排烟不完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炉膛通过排烟管路直接与蓄热箱连通,因此排烟量较大,从而使得炉膛中排烟较为彻底。

2、本发明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炉膛;至少两个蓄热箱,均与所述炉膛连通,部分用于向与所述炉膛相连的燃烧器提供助燃空气,部分用于流经烟气;以及排烟管路,一端设置在所述炉膛上,一端与用于流经烟气的蓄热箱连接,其中所述炉膛中的烟气均经过所述排烟管路排出。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路通过换向阀与设置在各所述蓄热箱上的第一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换向阀用于使所述蓄热箱交替流经烟气和助燃空气。

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炉膛连通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换向阀上的第二管路与所述蓄热箱连通的燃烧器,其中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燃烧器均用于流经助燃空气。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并且各所述燃烧器均用于流经助燃空气。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路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助燃空气的总流通面积,使所述炉膛的烟气全部经过蓄热箱换热后排出,排烟温度≤200℃。

7、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蓄热箱均通过第三管路与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引风机和鼓风机连通,其中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用于切换所述引风机和鼓风机与不同的蓄热箱连通的转换阀。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一端与所述鼓风机或引风机连接而一端与所述转换阀连接的管段部分,以及一端与所述蓄热箱连接而一端与所述转换阀连接的管段部分。

9、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所述换向阀和所述转换阀并实现切换的自动控制单元。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箱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蓄热箱流经助燃空气时,另一个蓄热箱流经烟气。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蓄热式燃烧系统通过与炉膛和蓄热箱连接的排烟管路进行排烟。由于设置排烟管路时其管径大小不受限制,因此可以根据排烟量的多少来选择排烟管路的管径大小,从而使炉膛中的烟气能够被有效地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排烟不完全的问题。而且该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路通过换向阀与设置在各所述蓄热箱上的第一管路连接,其中所述换向阀用于使所述蓄热箱交替流经烟气和助燃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炉膛连通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换向阀上的第二管路与所述蓄热箱连通的燃烧器,其中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燃烧器均用于流经助燃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路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助燃空气的总流通面积,使所述炉膛的烟气全部经过蓄热箱换热后排出,排烟温度≤200℃。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蓄热箱均通过第三管路与蓄热式燃烧系统的引风机和鼓风机连通,其中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用于切换所述引风机和鼓风机与不同的蓄热箱连通的转换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一端与所述鼓风机或引风机连接而一端与所述转换阀连接的管段部分,以及一端与所述蓄热箱连接而一端与所述转换阀连接的管段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所述换向阀和所述转换阀并实现切换的自动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蓄热箱流经助燃空气时,另一个蓄热箱流经烟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炉膛;至少两个蓄热箱,均与所述炉膛连通,部分用于向所述炉膛中提供助燃空气,部分用于流经烟气;以及排烟管路,一端设置在所述炉膛上,一端与用于流经烟气的蓄热箱连接。该蓄热式燃烧系统可以根据排烟量的多少来选择排烟管路的管径大小,从而使炉膛中的烟气能够被有效地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排烟不完全的问题。而且该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