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7818发布日期:2022-11-25 18:1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火化机在火化遗体时,是需要先将遗体或放入棺椁后的遗体送入火化机主燃烧室后才进行遗体的火化工作,火化机在火化遗体时,主燃烧室的温度需要从0℃升温至900℃左右时才能将遗体和火化时产生的污染物燃烧充分。而在我国殡仪馆火化遗体又是间歇性作业,也就是当第一具遗体火化完成后,可能需要等待几个小时以后才会有第二具遗体火化,此时火化机主燃烧室的温度经过几个小时的冷却已经降至200℃左右。当第二具遗体火化时需要将主燃烧室的温度从200℃左右升温至900℃左右,这就可能需要20分钟左右的升温时间,从而延长了火化遗体的时间,也增加了火化机的燃料消耗,从而增加了火化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火化机因间歇性作业需要升温而导致的火化时间延长、火化成本升高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管道;上箱体,所述上箱体通过隔板分为进风上箱体和出风上箱体,所述进风上箱体与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下箱体;将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的若干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相互平行保持间隔延伸;以及与所述出风上箱体连接的出风管道。
6.优选地,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
7.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与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连接。
8.优选地,所述隔板在所述上箱体内沿竖直方向延伸。
9.优选地,所述换热管道的数量为150~160根之间。
10.优选地,所述换热管道的直径为30~35mm。
11.优选地,所述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2.在使用时,所述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布置于与火化机相连的排烟管道内,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自所述排烟管道内向外伸出。
13.所述进风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所述出风管道与火化机的主燃烧室炉膛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1)耐高温耐腐蚀:该余热回收装置整体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316不锈钢材质制成,大大延长了该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16.2)降低火化成本:通过将该余热回收装置放置于排烟管道内,将排烟管道内的余热返回到火化机主炉膛中,使火化机主炉膛内的温度保持持续高温状态,缩短了火化遗体的时间,降低了火化机的燃料消耗,直接有效地降低了火化成本;
17.3)提高火化效率: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排烟管道内的余热返回火化机主炉膛,使火化机主炉膛内的温度保持持续高温状态,大大缩短了火化遗体的时间,提高了火化效率。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降低火化成本、提高火化效率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
附图说明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如图1所示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21.图3是如图1所示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上箱体处的剖面视图;
22.图4是如图1所示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左视图;
23.图5是如图1所示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结合图1~图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管道1,上箱体2,下箱体3,换热管道4,出风管道5。
27.其中,上箱体2和下箱体3均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上箱体2通过竖直延伸的一块隔板21分为进风上箱体22和出风上箱体23,进风上箱体22与进风管道1连接,出风上箱体23与出风管道5连接,进风上箱体22和出风上箱体23之间不直接连通;上箱体2与下箱体3之间通过若干换热管道5连接,该换热管道5相互平行地保持间隔延伸。应当理解的是,部分换热管道5连接在进风上箱体22与下箱体3之间,部分换热管道5连接在出风上箱体23与下箱体3之间。
28.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换热管道5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直径为32mm,换热管道5的数量优选为150~160根。
29.根据该优选实施例,该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整体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316不锈钢材质制成,大大延长了该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
30.根据该优选实施例,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5均为弯管设计,自上箱体2的顶部向上并向左、右两端伸出。
31.结合图5所示,该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32.首先,将该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布置于与火化机100相连的地下排烟管道200内,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5自排烟管道200的内侧顶部向外伸出到地面以上,进风管道1通过法兰11与鼓风机300相连,出风管道5与火化机100的主燃烧室炉膛101连接。
33.当火化机100对遗体进行火化操作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地下排烟管道200从右向左流动(如图5中箭头所示方向)并穿过换热管道4的外壁,启动鼓风机300,冷空气依次通过鼓风机300、进风管道1、进风上箱体22进入换热管道4,在换热管道4中与排烟管道200内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所形成的热空气又依次通过下箱体3、换热管道4、出风上箱体23、出风管道5,由于出风管道5与火化机的主燃烧室炉膛101连接,从而最终将转换后的热空气返回火化机100,实现余热回收,使火化机主燃烧室炉膛内的温度保持持续高温状态。
3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道;上箱体,所述上箱体通过隔板分为进风上箱体和出风上箱体,所述进风上箱体与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下箱体;将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的若干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相互平行保持间隔延伸;以及与所述出风上箱体连接的出风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与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上箱体内沿竖直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的数量为150~160根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的直径为30~3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所述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布置于与火化机相连的排烟管道内,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自所述排烟管道内向外伸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所述出风管道与火化机的主燃烧室炉膛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进风管道;上箱体,所述上箱体通过隔板分为进风上箱体和出风上箱体,所述进风上箱体与所述进风管道连接;下箱体;将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连接的若干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相互平行保持间隔延伸;以及与所述出风上箱体连接的出风管道。根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化机因间歇性作业需要升温而导致的火化时间延长、火化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降低火化成本、提高火化效率的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火化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 王育文 吕思伟 赵丽民 毛智强 陈立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申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