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0191发布日期:2022-11-16 08:5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炉膛布风装置为锅炉核心部件,其结构决定锅炉的运行状况及带负荷能力。锅炉运行过程中,炉膛风帽的外部温度可达900℃,且受到床料和燃料的冲刷,极易出现磨损,需要定期更换。然而,传统的风帽与风管的连接以焊接形式居多,导致风帽更换困难,具体地说,更换风帽时需要利用等离子切割机或角向磨光机进行切割,或利用大锤进行暴力拆除,对锅炉损伤较大,同时,劳动强度高,更换操作耗时长。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研发了一种锅炉用炉膛布风装置,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6480949u),该布风装置的风帽与风管之间采用卡扣式连接,在风管上设置卡块,风帽中设计卡槽,组装时,所述风管的上段插入风帽内,卡块插入插口后,转动风管,卡块卡入卡槽内,即可将风帽与风管连接牢固,更换风帽时简单快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目前,国家正持续推出各类调峰政策鼓励火电厂(特别是大型燃煤电厂)积极参与电网调峰,然而,现役的火电机组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年发电可利用小时的下降等问题,同时,随着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现役火电机组面临成为调峰机组的新常态。火电厂将面临机组安全性、稳定性等问题,对机组运行和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核心部件,由风帽和风管组成的布风装置对锅炉调峰后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布风装置的阻力均不可调节,这对循环流化床机组电厂调峰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具体地说:布风装置设计的阻力高,可满足低负荷运行,但高负荷时电耗大;布风装置设计阻力低,可满足高负荷运行,但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炉膛运行不稳定。因此,现有的布风装置无法兼顾循环流化床电厂的高、低负荷需求。另外,随着煤价的日益升高,电厂需要更换便宜煤种以适应企业需求,煤种更换后原布风装置不能随着煤种而变换阻力,也会导致锅炉运行时存在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和风管,所述风帽与风管之间采用卡扣式结构连接组装;还包括若干个设置有通风孔的螺帽,各个螺帽的通风孔的孔径大小不同;所述风管的顶端设置有向上的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内设置有连通风管内腔的风道;各个螺帽均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圆柱形凸起上,通风孔与风道相
连通。
9.进一步地说,所述风帽的底口径向内缩,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向的插口,同时,所述风帽底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的卡槽;所述风管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上段的外径小于下段的外径;所述风管的上段的下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径向向外凸出的卡块;组装时,所述风管的上段插入风帽内,卡块插入插口后,转动风管,卡块卡入卡槽内。
10.再进一步说,所述风帽的底口的内径略大于风管上段的外径,小于风管下段的外径;组装后,所述风帽的底面与风管的下段顶面相接,且风帽的底口边缘为圆弧倒角结构,风管的下段与上段相接的部位也为圆弧倒角结构。
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管顶端设计有带风道的圆柱形凸起,并设计有一组带有孔径尺寸不等的螺帽,选定适宜尺寸通风孔的螺帽,将其装配在风管顶端的圆柱形凸起上,即可满足布风装置阻力的实际需求,无需更换风帽和风管。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管的剖视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风管帽的剖视图;
15.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7.实施例:
18.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1、风管2和若干个设置有通风孔31的螺帽3,各个螺帽3的通风孔31的孔径大小不同。所述风管2的顶端设置有向上的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内设置有连通风管2内腔的风道23;各个螺帽均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圆柱形凸起上,通风孔31与风道23相连通。
19.在布风装置的开孔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其总阻力取决于风帽和风管的出风孔总面积,其中,绝大部分的阻力由风管的出风面积所决定,当风管出风孔面积增加或减少时,布风装置的阻力变化较大。因而,选定适宜尺寸通风孔的螺帽,将其装配在风管顶端的圆柱形凸起上(风管内部通风冷却,温度不高,不会影响螺纹,拆装容易),即可满足布风装置阻力的实际需求,无需更换风帽和风管。
20.所述风帽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布风口11,所述风管2的顶端管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21。所述风帽1与风管2之间采用卡扣式结构连接组装,具体地说:
21.所述风帽1的底口径向内缩,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向的插口,同时,所述风帽1底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的卡槽12。所述风管2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上段的外径小于下段的外径。所述风管2的上段的下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径向向外凸出的卡块22。组装时,所述风管2的上段插入风帽1内,卡块22插入插口后,转动风管2,卡块22卡入卡槽12内,即可将风帽1与风管2连接牢固。这样的卡扣式结构连接组装在更换风帽1时简单快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所述风帽1的底口的内径略大于风管2上段的外径,小于风管2下段的外径;组装
后,所述风帽1的底面与风管2的下段顶面相接。为减小组装时风帽1与风管2之间的摩擦阻力和磨损,风帽1的底口边缘设计为外圆弧倒角结构a1,风管2的下段与上段相接的部位设计为内圆弧倒角结构a2,外圆弧倒角结构a1与内圆弧倒角结构a2相匹配。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技术特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1)和风管(2),所述风帽(1)与风管(2)之间采用卡扣式结构连接组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设置有通风孔(31)的螺帽(3),各个螺帽(3)的通风孔(31)的孔径大小不同;所述风管(2)的顶端设置有向上的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内设置有连通风管(2)内腔的风道(23);各个螺帽(3)均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圆柱形凸起上,通风孔(31)与风道(2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1)的底口径向内缩,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向的插口,同时,所述风帽(1)底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的卡槽(12);所述风管(2)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上段的外径小于下段的外径;所述风管(2)的上段的下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径向向外凸出的卡块(22);组装时,所述风管(2)的上段插入风帽(1)内,卡块(22)插入插口(13)后,转动风管(2),卡块(22)卡入卡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1)的底口的内径略大于风管(2)上段的外径,小于风管(2)下段的外径;组装后,所述风帽(1)的底面与风管(2)的下段顶面相接,且风帽(1)的底口边缘为圆弧倒角结构,风管(2)的下段与上段相接的部位也为圆弧倒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阻力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装置。包括风帽和风管,所述风帽与风管之间采用卡扣式结构连接组装;还包括若干个设置有通风孔的螺帽,各个螺帽的通风孔的孔径大小不同;所述风管的顶端设置有向上的圆柱形凸起,该圆柱形凸起内设置有连通风管内腔的风道;各个螺帽均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在圆柱形凸起上,通风孔与风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风管顶端设计有带风道的圆柱形凸起,并设计有一组带有孔径尺寸不等的螺帽,选定适宜尺寸通风孔的螺帽,将其装配在风管顶端的圆柱形凸起上,即可满足布风装置阻力的实际需求,无需更换风帽和风管。换风帽和风管。换风帽和风管。


技术研发人员:孟强 李建军 金涛 左泽农 徐炳翀 祝艳霞 赵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通用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