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8979发布日期:2023-01-03 20:2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


背景技术:

2.燃气灶是常用的家用灶具产品。通常情况下,燃气灶上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火盖和设置于火盖上的火盖,在火盖上设置有至少两圈间隔分布的出火孔,燃气与空气在燃烧器的混气室内进行充分混合后输送至火盖的出火孔,并在出火孔处被点燃。火盖上的出火孔一般包括两排,上排的主火孔和下排的稳焰孔。
3.由于生产工艺限制,导致出火孔的内径一般在1.9mm-2.6mm之间,因此下排稳焰孔的内径也相对较大,进而导致上排主火孔的燃气流量变小能效降低,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排主火孔很难保证始终处于稳定的燃烧状态,上排主火孔的火焰很容易在火孔处跳动,甚至发生离焰等情况。
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通过设置的稳焰槽其可提高上圈出火孔燃烧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
6.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顶壁、从所述顶壁外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外侧壁、从所述顶壁内缘由外往内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坡面、从所述上坡面内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内侧壁,在所述顶壁、所述外侧壁、所述上坡面和所述内侧壁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在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在一圈所述出火孔下方、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呈长条形的稳焰槽,所述稳焰槽的宽度为0.6mm-0.8mm。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火孔的内径为2.0mm-2.6mm。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稳焰槽的数量为8-10个,每一所述出火孔的正下方均对应有所述稳焰槽。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火孔由内往外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出火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35
°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侧壁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台阶部。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
至40
°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顶壁和所述上坡面上设置有引火槽,在所述上坡面上接近其内缘的位置处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引火孔,所述引火槽的内侧端位于两所述引火孔之间。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通过设置的稳焰槽其可提高上圈出火孔燃烧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结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火盖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火盖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火盖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顶壁11、从所述顶壁11外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外侧壁12、从所述顶壁11内缘由外往内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坡面13、从所述上坡面13内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内侧壁14,在所述顶壁11、所述外侧壁12、所述上坡面13和所述内侧壁14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100,在所述外侧壁12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120,在一圈所述出火孔120下方、所述外侧壁12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呈长条形的稳焰槽121,所述稳焰槽121的宽度为0.6mm-0.8mm。
2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稳焰不锈钢火盖,通过设置的稳焰槽121其可提高上圈出火孔燃烧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具体的,稳焰槽121的宽度相对更小,在相同燃气量的情况下,稳焰槽121的燃烧相比于背景技术中下排稳焰孔的燃烧更为稳定;其次,稳焰槽121的宽度相对更小,因此稳焰槽121与上圈出火孔120的距离更为接近,因此可以为上圈出火孔120的燃烧提供补充,以提高上圈出火孔120燃烧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最后,稳焰槽121的宽度相对更小,在相同燃气量的情况下,上排出火孔120可以获得更多的燃气流量,进而提高其燃烧的稳定性,减少离焰情况。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火孔120的内径为2.0mm-2.6mm,通过与其下方宽度为0.6mm-0.8mm的稳焰槽121相配合,可以有效提高火盖燃烧的稳定性,减少离焰等情况。
25.进一步的,所述稳焰槽121的数量为8-10个,每一所述出火孔120的正下方均对应有所述稳焰槽121,由此使得每个出火孔120都有对应其的稳焰槽121为其燃烧提供补充,进而提高上圈出火孔120燃烧的稳定性。
26.更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孔120由内往外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出火孔1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35
°
,相比于现有火盖,其燃烧效率可至少提升5%-10%,可使得燃气的燃烧更为充分,效能更高。
27.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侧壁1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台阶部122,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上述设计便于实现火盖的安装。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坡面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
至40
°
,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上坡面13可对空气具有一定的缓冲和导流作用,可为出火孔120的燃气燃烧补充二次空气,由此可达到提升燃气燃烧效率和降低烟气的效果。
29.进一步的,在所述顶壁11和所述上坡面13上设置有引火槽15,在所述上坡面13上接近其内缘的位置处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引火孔130,所述引火槽15的内侧端位于两所述引火孔130之间,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上述设计,利于使燃烧器的内环火可通过两引火孔130引燃引火槽15,并且通过引火槽15引燃燃烧器的外环火。
30.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以此可提高火盖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可延长火盖的使用寿命。
31.优选的,所述主体1是采用不锈钢板材锻压成型的,所述不锈钢板材可以选用sus304、sus316、sus201、sus430或者sus409l,不锈钢板材的厚度为3.0mm。生产时,将不锈钢板材放置于五金冲压模具在冲压机上操作便可完成操作,其结构紧凑、牢固,不易变形,工作稳定性好和安全性较好,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成本低、制作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
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顶壁(11)、从所述顶壁(11)外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外侧壁(12)、从所述顶壁(11)内缘由外往内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坡面(13)、从所述上坡面(13)内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内侧壁(14),在所述顶壁(11)、所述外侧壁(12)、所述上坡面(13)和所述内侧壁(14)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100),在所述外侧壁(12)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120),在一圈所述出火孔(120)下方、所述外侧壁(12)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呈长条形的稳焰槽(121),所述稳焰槽(121)的宽度为0.6mm-0.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120)的内径为2.0mm-2.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槽(121)的数量为8-10个,每一所述出火孔(120)的正下方均对应有所述稳焰槽(12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120)由内往外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出火孔(1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至3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壁(1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台阶部(1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面(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
至40
°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壁(11)和所述上坡面(13)上设置有引火槽(15),在所述上坡面(13)上接近其内缘的位置处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引火孔(130),所述引火槽(15)的内侧端位于两所述引火孔(130)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焰不锈钢火盖,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顶壁、从所述顶壁外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外侧壁、从所述顶壁内缘由外往内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坡面、从所述上坡面内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内侧壁,在所述顶壁、所述外侧壁、所述上坡面和所述内侧壁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在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在一圈所述出火孔下方、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呈长条形的稳焰槽,所述稳焰槽的宽度为0.6mm-0.8mm,通过设置的稳焰槽其可提高上圈出火孔燃烧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减少其发生离焰等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庞尤 程惠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宸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