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及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5732发布日期:2023-06-21 12:0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及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收集,尤其是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及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1、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2、其中,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越来越大,给全球带来的危害也在增加,燃煤企业是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者,二氧化碳在排放时会携带大量的热量被排入空气中,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不能够对二氧化碳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及供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发电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的余热进行回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端的承载组件;以及,

5、承载组件内部固定安装有的遮挡片,所述遮挡片中部安装有储存杆,所述储存杆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水。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挡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遮挡片与储存杆外壁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存杆外壁贯穿设有多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一端位于空腔内部,且导热杆另一端位于承载组件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存杆侧壁内部嵌设有保温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组件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输水管。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螺旋形遮挡片能够使二氧化碳在承载组件中的运动路径增加,并通过导热杆将热量传递至水中保存,以此能够对二氧化碳中的余热进行收集并保存。

11、鉴于上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便于利用收集的余热对居民进行供暖,故提出了一种供暖装置。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以及,储存杆下侧的转动块;以及,

13、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中一个所述输水管贯穿储存杆与空腔内部连通,另一个所述输水管与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多个输水孔,与转动块转动连接的输水管通过输水孔与储存杆内部连通,两个所述输水管均与散热块内部连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块外壁上的多个斜板,所述转动块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块,所述储存杆下端开设有环槽,所述环块与环槽滑动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块上端固定安装有往复螺纹杆,所述往复螺纹杆外部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内壁上的凸起部与往复螺纹杆上的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板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挤压板下端相对流通孔的位置均转动安装有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储存大于流通孔的尺寸。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漂浮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挤压板下端紧密贴合。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输水管配合散热块能够便于将水中的热量散出,从而便于居民供暖,通过设置的挤压板能够使得储存杆中的水间歇性流动,从而使水能充分的对热量进行吸收。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片(201)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遮挡片(201)与储存杆(202)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杆(202)外壁贯穿设有多个导热杆(204),所述导热杆(204)一端位于空腔(203)内部,且导热杆(204)另一端位于承载组件(200)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杆(202)侧壁内部嵌设有保温层(20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00)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输水管(206)。

6.一种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07)外壁上的多个斜板(207a),所述转动块(207)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块(207b),所述储存杆(202)下端开设有环槽(202a),所述环块(207b)与环槽(202a)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07)上端固定安装有往复螺纹杆(207c),所述往复螺纹杆(207c)外部安装有挤压板(207d),所述挤压板(207d)内壁上的凸起部与往复螺纹杆(207c)上的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207d)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孔(207e),所述挤压板(207d)下端相对流通孔(207e)的位置均转动安装有漂浮板(207f),所述漂浮板(207f)的储存大于流通孔(207e)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207f)上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207g),所述橡胶垫(207g)与挤压板(207d)下端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余热收集机构及供暖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端的承载组件;以及,承载组件内部固定安装有的遮挡片,遮挡片中部安装有储存杆,储存杆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装有水,遮挡片为螺旋形结构,遮挡片与储存杆外壁固定连接,储存杆外壁贯穿设有多个导热杆,导热杆一端位于空腔内部,且导热杆另一端位于承载组件内部,承载组件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输水管,通过设置的螺旋形遮挡片能够使二氧化碳在承载组件中的运动路径增加,并通过导热杆将热量传递至水中保存,以此能够对二氧化碳中的余热进行收集并保存,通过设置的输水管配合散热块能够便于将水中的热量散出,从而便于居民供暖。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