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3110发布日期:2023-08-27 16: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火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


背景技术:

1、火盖也称为分火器,内部可使燃气流通,是燃烧器中上端温度最高的部分主要材质为铜质或铸铁,对表面处理的要求主要是长时间耐高温、耐腐蚀和装饰性好。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火盖,在点燃时通过内火盖对燃气灶火盖内部供给燃气,火盖内部燃气分布不均匀,使得传火较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可以对外火盖和内火盖内部进行预填充燃气,可以在点燃时保持该燃气灶火盖中有充足的燃气,可实现稳定传火。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内侧壁且位于顶部位置开设有聚火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聚集机构,所述聚集机构包括隔板,所述外火盖底端和内火盖底端之间设置有分流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板上端开设有若干组斜槽,所述隔板底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且位于导流槽下方位置贯穿开设有凹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开设有若干组透气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且位于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引流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隔板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透气槽倾斜设置,所述透气槽底部贯穿外火盖设置,所述隔板的倾斜角度和聚火槽内侧壁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隔板上端与外火盖上端相平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流机构包括位于外火盖内侧壁和内火盖内侧壁之间设置的四组导管,所述内火盖底端开设有集气槽,所述外火盖底端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侧壁且位于导管一端位置开设有导槽一,所述集气槽内侧壁且位于导管一端位置开设有导槽二。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四组所述导管等距设置在外火盖和内火盖之间且位于底部位置,所述导管两端通过导槽一和导槽二分别与集气槽与环槽相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环槽与透气槽和凹槽相连通,所述内火盖外侧壁且位于底部位置开设有若干组气槽。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燃气灶火盖中的外火盖安装在燃气灶上,并且内火盖底部开设的集气槽套设在燃气管道的输出端上,燃气灶使用时,燃气经过燃气管道流到集气槽内部,燃气会逐渐填充集气槽内部,之后部分燃气会经过导槽二移动至导管内部,然后穿过导管从导槽一流出至环槽内部,之后通过燃气灶中的点火器对气槽附近点火使燃气灶火盖中的燃气燃烧,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外火盖和内火盖内部进行预填充燃气,可以在点燃时保持该燃气灶火盖中有充足的燃气,使燃气燃烧较为稳定,可实现稳定传火。

9、在对燃气灶火盖供气的过程中,燃气经过凹槽和透气槽向上流动,其中凹槽中的燃气会流至导流槽内部,之后通过导流槽向隔板两侧位置流动,通过透气槽向上流动的燃气会逐渐分布在聚火槽内部,经过透气槽的部分燃气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引流槽内部移动,通过上述操作可以使燃气均匀分布在聚火槽内部,使得燃烧时,火焰较为均匀的聚集在聚火槽内部,有效的提高燃烧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包括外火盖(1)和内火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1)内侧壁且位于顶部位置开设有聚火槽(3),所述聚火槽(3)内侧壁上设置有聚集机构(4),所述聚集机构(4)包括隔板(5),所述外火盖(1)底端和内火盖(2)底端之间设置有分流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上端开设有若干组斜槽(7),所述隔板(5)底端开设有导流槽(6),所述聚火槽(3)内侧壁且位于导流槽(6)下方位置贯穿开设有凹槽(10),所述聚火槽(3)内侧壁开设有若干组透气槽(8),所述聚火槽(3)内侧壁且位于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引流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透气槽(8)倾斜设置,所述透气槽(8)底部贯穿外火盖(1)设置,所述隔板(5)的倾斜角度和聚火槽(3)内侧壁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隔板(5)上端与外火盖(1)上端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11)包括位于外火盖(1)内侧壁和内火盖(2)内侧壁之间设置的四组导管(14),所述内火盖(2)底端开设有集气槽(12),所述外火盖(1)底端开设有环槽(13),所述环槽(13)内侧壁且位于导管(14)一端位置开设有导槽一(15),所述集气槽(12)内侧壁且位于导管(14)一端位置开设有导槽二(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导管(14)等距设置在外火盖(1)和内火盖(2)之间且位于底部位置,所述导管(14)两端通过导槽一(15)和导槽二(16)分别与集气槽(12)与环槽(1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13)与透气槽(8)和凹槽(10)相连通,所述内火盖(2)外侧壁且位于底部位置开设有若干组气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稳定传火的燃气灶火盖,涉及火盖领域,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内侧壁且位于顶部位置开设有聚火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聚集机构,所述聚集机构包括隔板,所述外火盖底端和内火盖底端之间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隔板上端开设有若干组斜槽,所述隔板底端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聚火槽内侧壁且位于导流槽下方位置贯穿开设有凹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对外火盖和内火盖内部进行预填充燃气,可以在点燃时保持该燃气灶火盖中有充足的燃气,使燃气燃烧较为稳定,可实现稳定传火,可以使燃气均匀分布在聚火槽内部,使得燃烧时,火焰较为均匀的聚集在聚火槽内部,有效的提高燃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岭市卡西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