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815发布日期:2023-05-17 20: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送风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锅炉运行中,需要不断地把风(空气)和燃料送入炉膛,燃料在送风中的氧气的助燃下燃烧,释放出大量热能,加热锅筒(壳)中的水,产生人们需要的蒸汽或热水,而后烟气通过烟道、烟囱排入大气。如果排烟温度一定,提高送风温度,不仅可以增强氧气助燃的活性,还可以减少送风中大量不参与燃烧的气体的吸热量,有利于节能。目前,锅炉采用的空气预热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空气预热器布置在烟道上,而后利用较长的风管,由锅炉送风机将被预热的空气送入炉膛,既可以提高锅炉送风温度,还可以利用烟气余热。

2、当前制粉系统和锅炉燃烧器等主要设备都是针对低挥发分烟煤混煤进行设计和校核的,设计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24.31%,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1.616mj/kg,采用钢球磨煤机中储式热风送粉系统和锅炉稳燃燃烧系统设计方案。其磨煤机干燥介质为炉膛底部抽取的高温炉烟+引风机出口抽取的低温炉烟,其调温风为空预器出口二次风和低温炉烟。磨煤机出口温度设计100℃,热一次风温度332.2℃,送粉管道内的风粉混合物温度大于230℃。

3、由于,原锅炉设计的煤种为低挥发分烟煤和贫煤等的混煤,而改造后须大比例掺烧高挥发分烟煤及褐煤。根据《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5203-2005中4.1.8规定:贮仓式制粉系统采用热风送粉时,热风温度的选取应使燃烧器入口接管处气粉混合物温度烟煤不超过160℃,褐煤不超100℃。而现在锅炉bmcr工况燃用原低挥发分混煤时,热一次风温度332.2℃,送粉管道内的风粉混合物温度大于230℃。由于锅炉制粉系统原设计为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煤粉管道较长且弯头较多,粉仓等均会存在积粉的位置和机会,在温度超过范围后,会引起积煤粉自燃,严重时会造成煤粉管道烧损或粉仓煤粉自燃爆炸等。因此,改烧烟煤和褐煤后,为了安全必须要降低送粉温度至160℃以下。

4、因此,需要将冷一次风管道进行设计改造,以降低送粉管道内的风粉混合物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一端设有一次风进口、二次风进口,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另一端设有一次风出口、二次风出口,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上侧设有与锅炉炉膛排气管连接的烟气进管,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下侧设有烟气出管,所述一次风进口、一次风出口处分别连接有冷一次风管道、热一次风管道,所述冷一次风管道与热一次风管道之间连通有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上设有气动调节风阀。

3、进一步的,所述冷一次风管道上设有一次风机,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与所述冷一次风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一次风机的下游。

4、更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风进口处设有二次风机。

5、更进一步的,所述冷一次风管道与所述一次风进口连接处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侧部设有倾斜延伸设置的旁路支管,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与所述旁路支管连通。

6、更进一步的,所述旁路支管与所述管接头之间的夹角小于60°。

7、更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出管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

8、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设置了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对冷一次风旁路进行扩容,并增加了气动调节风阀,实现远程控制,确保在磨煤机停磨时没有乏气来降低一次风风箱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打开气动调节风阀,加大冷一次风的输送流量,快速的将送粉温度降低至160℃以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预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1)的一端设有一次风进口(2)、二次风进口(3),所述空气预热器(1)的另一端设有一次风出口(4)、二次风出口(5),所述空气预热器(1)的上侧设有与锅炉炉膛排气管连接的烟气进管(6),所述空气预热器(1)的下侧设有烟气出管(7),所述一次风进口(2)、一次风出口(4)处分别连接有冷一次风管道(8)、热一次风管道(9),所述冷一次风管道(8)与热一次风管道(9)之间连通有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10),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10)上设有气动调节风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一次风管道(8)上设有一次风机(13),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10)与所述冷一次风管道(8)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一次风机(13)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进口(3)处设有二次风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一次风管道(8)与所述一次风进口(2)连接处设有管接头(15),所述管接头(15)的侧部设有倾斜延伸设置的旁路支管(16),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10)与所述旁路支管(1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支管(16)与所述管接头(15)之间的夹角小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管(7)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上设有一次风进口、二次风进口、一次风出口、二次风出口,所述一次风进口、一次风出口处分别连接有冷一次风管道、热一次风管道,所述冷一次风管道与热一次风管道之间连通有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所述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上设有气动调节风阀。本技术的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的冷一次风旁路布置结构,属于燃煤锅炉送风技术领域,结构设计合理,设置了冷一次风旁路扩容管道,对冷一次风旁路进行扩容,并增加了气动调节风阀,确保在磨煤机停磨时没有乏气来降低一次风风箱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打开气动调节风阀,加大冷一次风的输送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彭炯兰,梁海山,吴强,磨剑锋,高振,欧妙,陈柱全,吴春雷,刘上才,莫文越,覃德杰,何建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投资集团来宾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