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18812发布日期:2023-07-07 17:2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燃气加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燃气加热器是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以提高环境温度的设备。燃气加热器一般由外壳、用于点燃燃气的燃烧组件、用于提供燃气的气源组件以及相关管路组成,其中燃烧组件、气源组件、管路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目前,在燃气加热器的组装过程中,燃烧组件与气源组件包含的多个部件需要连接到外壳上,组装人员需要再外壳内部狭窄的空间装配多个部件,使燃气加热器的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包括外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的气源组件、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所述气源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盖、安装架、减压阀,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后端,所述燃烧组件包括依次连接隔圈、反射罩、前隔热板,所述隔圈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前端,所述前隔热板设有贯通的装配孔,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

4、燃烧炉,其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燃烧炉与所述减压阀;

5、连接架,其抵接于所述燃烧炉的后侧壁;

6、连杆,其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前隔热板。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组装人员将后盖、安装架、减压阀依次连接后组装成气源组件;组装人员将隔圈、反射罩、前隔热板依次连接,燃烧炉插入前隔热板的装配孔中,无需组装人员准确定位燃烧炉与前隔热板,然后通过连接架与连杆使燃烧炉被限位于前隔热板的装配孔中,避免燃烧炉脱出,组装成燃烧组件;然后,组装人员将管道组件连通减压阀与燃烧炉,使气源组件与燃烧组件连成一体,最后将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放入外筒中,将隔圈与后盖分别连接于外筒的前后两端,完成燃气加热器的组装,无需在外筒内部狭窄的空间连接气源组件或燃烧组件的各个零部件,有助于提高燃气加热器的组装效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后盖。

9、组装人员在使用管道组件连接减压阀与燃烧炉后,通过连接板将燃烧组件的反射罩与气源组件的后盖连接,使燃烧组件与气源组件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连接好的燃烧组件与气源组件在转运到下一工序的过程中折断管道组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筒。

11、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连接板完成装配后,组装人员将固定架连接于连接板,并将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连接板、固定架放入外筒中,将隔圈与后盖分别连接于外筒的前后两端,将固定架连接于外筒,使得连接好的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与外筒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燃烧组件或气源组件相对于外筒晃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后隔热板,所述后隔热板设于所述燃烧炉的后方,所述后隔热板罩设于所述燃烧炉的上半部。

13、前隔热板用于减少燃烧炉点燃燃气后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外筒上,避免外筒的温度过高烫伤用户;由于燃烧炉中燃烧的燃气产生的火焰朝向上方,则燃烧炉的上半部温度远高于下半部,后隔热板设于燃烧炉的后方且罩设于燃烧炉的上半部,有助于减少燃烧炉上半部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外筒上,避免外筒顶部的温度过高烫伤用户,而且减少热量传递到燃烧炉后方的气源组件及管道组件,避免气源组件及管道组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隔热板设有前后贯通的定位孔,所述连接架的后侧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定位件上。

15、通过连接架的定位键与后隔热板的定位孔配合,对后隔热板进行定位;且温控器设置于定位件上,温控器对后隔热板后方的空间温度进行监测。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盖的后侧设有气瓶容纳腔,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后盖的前侧,所述减压阀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气瓶容纳腔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减压阀的底部设有接头,所述接头前后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中。

17、当需要安装气瓶时,转动减压阀使减压阀底部的结构沿着通孔向后摆动,气瓶的瓶口接入接头后,往前摆动气瓶并带动接头沿着通孔向前摆动,令后盖后侧的气瓶容纳腔容纳气瓶。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源组件还设有磁体,所述磁体设于所述气瓶容纳腔的侧壁上。

19、当气瓶插入气瓶容纳腔后,磁体吸引气瓶的侧壁,避免气瓶向后晃动,使气瓶更加稳固地安装于气瓶容纳腔中。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盖的前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位于所述气瓶容纳腔的正上方,所述减压阀设置于所述凹腔中,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腔与所述气瓶容纳腔。

21、令减压阀被容纳于后盖前侧的凹腔中,增大减压阀与燃烧炉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减少燃烧炉散发的热量传递到减压阀上。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的侧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接于所述燃烧炉的外侧壁。

23、连杆侧壁的限位板抵接于燃烧炉的外侧壁,使连杆、连接架、燃烧炉、前隔热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减少燃烧炉相对于前隔热板的晃动。

24、一种装配方法,包括如上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5、s1、分别组装所述燃烧组件与所述气源组件;

26、s2、将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燃烧炉;

27、s3、所述燃烧组件与所述气源组件从前往后插入所述外筒中,将所述隔圈与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外筒。

28、组装人员先分别组装燃烧组件与气源组件,然后利用管道组件连接减压阀与燃烧炉使装燃烧组件与气源组件连接在一起,将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从前往后插入外筒中,最后将隔圈与后盖连接于外筒的前后两端,无需在外筒内部狭窄的空间连接燃烧组件或气源组件的零部件,使燃气加热器的组装较为便捷,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包括外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的气源组件、燃烧组件、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盖、安装架、减压阀,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后端,所述燃烧组件包括依次连接隔圈、反射罩、前隔热板,所述隔圈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前端,所述前隔热板设有贯通的装配孔,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后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后隔热板,所述后隔热板设于所述燃烧炉的后方,所述后隔热板罩设于所述燃烧炉的上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热板设有前后贯通的定位孔,所述连接架的后侧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定位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后侧设有气瓶容纳腔,所述安装架连接于所述后盖的前侧,所述减压阀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气瓶容纳腔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减压阀的底部设有接头,所述接头前后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还设有磁体,所述磁体设于所述气瓶容纳腔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前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位于所述气瓶容纳腔的正上方,所述减压阀设置于所述凹腔中,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腔与所述气瓶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侧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接于所述燃烧炉的外侧壁。

10.一种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包括外筒以及设置于外筒内部的气源组件、燃烧组件、管道组件,气源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盖、安装架、减压阀,后盖连接于外筒的后端,燃烧组件包括依次连接隔圈、反射罩、前隔热板,隔圈连接于外筒的前端,前隔热板设有装配孔,燃烧组件还包括:燃烧炉,其穿设于装配孔中,管道组件连通燃烧炉与减压阀;连接架,其抵接于燃烧炉的后侧壁;连杆,其连接于连接架与前隔热板。本发明的便于装配的燃气加热器,无需在外筒内部狭窄的空间连接气源组件或燃烧组件的各个零部件,有助于提高燃气加热器的组装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配方法。使燃气加热器的组装较为便捷,提高组装效率。本发明可应用于燃气加热器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欧荣,李跃聪,孙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力暖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