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0408发布日期:2023-12-02 21:0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燃烧装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成分,包括:正负极粉、钢壳、铜铝、电解液、粘结剂以及隔膜塑料。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常见回收处理方法之一,其步骤包括:

3、第一、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

4、第二、废旧锂离子电池物理破碎;

5、第三、将所有破碎料送入炭化炉,在炭化炉中将隔膜塑料炭化、将电解液热解气化、将粘接剂气化;

6、第四、对炭化之后的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炭化炉中得到的固体料进行再处理,最终得到相对纯净的铜铝和黑粉,至此,整个回收处理方法大体上全部结束。

7、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5939563a、公开日为2023.04.07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电池炭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热炭化炉;将拆解后的废旧电池送入预热后的炭化炉,锂电池在炭化炉内放电炸裂,并进行炭化。在炭化炉内部,电解液迅速挥发,隔膜也被炭化,高温下生成的挥发性有害气体可收集处理。

8、所以相对应的,还需要在炭化炉后端再连接尾气燃烧装置,甚至在尾气燃烧装置后端还要连接降温器、收尘布袋,以及碱液吸收塔,以实现更加高标准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无害化处理效果。

9、其中,现有的上述尾气燃烧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燃烧机和燃烧管道。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1551643u、公告日为2020.09.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高燃烧率炭化炉尾气焚烧炉,包括:炉体,砌在炉体上的耐火砖,由耐火砖形成的s弯燃烧隧道,通入炭化炉尾气的废气进气口,炉体外通入燃烧隧道的空气通孔,安装在炉体外部通入燃烧隧道的燃烧机,炉体外部连接燃烧隧道的排气筒,安装在排气筒上的引风机。

10、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尾气焚烧炉,具有燃烧空间相对较大、燃烧程度充分的优点。

11、但是,该尾气焚烧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至少还存在以下2个不足之处,同时也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

12、第一、其烟气检测传感器结构为了可以正常使用,则不得不单独设置一个降温水箱,以保证烟气温度不会过高,但是焚烧炉后续一般还会再设置降温结构,这就使得整个炭化炉尾气处理结构具有多个水冷降温系统,这是相对低效的;

13、第二、其燃烧机结构缺少必要的降温功能,一般的,燃烧机的最高适宜工作环境温度为70℃,超过此温度后燃烧机自身的传感器、线路等的有效寿命会大打折扣。

14、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水冷降温系统得以高效整合、燃烧机也能配备降温功能的新型尾气燃烧装置,以用在废电解液的炭化炉无害化处理作业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能通过在耐火燃烧箱单元上设置炭化炉连接管、燃烧机、引风机、烟气检测器、通风管、弯折连接管、烟气水冷箱单元、外侧水冷罩单元,以及弯折出气管的方式,使得:1、将烟气检测器原本需要额外配备的降温结构省略,即为将烟气水冷步骤提前,烟气水冷箱单元的降温操作既可以满足后续布袋除尘和碱液吸收操作的温度需要,还可以保证烟气检测操作得以有效进行;2、烟气水冷箱单元搭配外侧水冷罩单元,保证所有的燃烧机都可以获得间接水冷降温效果,避免燃烧机过热损坏。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结构包括炭化炉连接管,燃烧机,引风机,烟气检测器,以及通风管,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炭化炉连接管和燃烧机的耐火燃烧箱单元,设置在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上、并设有所述引风机的弯折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弯折连接管上的烟气水冷箱单元,设置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上、且使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上表面下落水体、并用于对所述燃烧机进行降温操作的外侧水冷罩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上、并设有所述引风机和烟气检测器的弯折出气管。

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包括设有所述炭化炉连接管和燃烧机和通风管的长方体箱,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内、并用于分隔形成横向往复通道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弯折连接管的出气口。

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出气口和燃烧机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的两个相邻侧板上。

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连接管上的前端板,设有所述弯折出气管的后端板,设置在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的开孔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孔底板上、并用于阻挡烟气和接收降温水体冲淋的下开口箱。

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上、且分别位于两侧位置处的高位板和用于安装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的低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高位板和低位板上、并用于向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上导流降温水体的倾斜板。

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倾斜板上、并用于截留降温水体的凹槽。

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低位板上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且遮盖所有所述燃烧机、并用于接收所述倾斜板上下落水体的倒u形罩体。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板和倒u形罩体顶板的远离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一侧都向下倾斜。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倒u形罩体的靠近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侧板上的出气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倒u形罩体的远离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侧板上的风冷管。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出气孔的靠近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一侧向下倾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结构包括炭化炉连接管(11),燃烧机(12),引风机(13),烟气检测器(14),以及通风管(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炭化炉连接管(11)和燃烧机(12)的耐火燃烧箱单元(1),设置在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1)上、并设有所述引风机(13)的弯折连接管(2),设置在所述弯折连接管(2)上的烟气水冷箱单元(3),设置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上、且使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上表面下落水体、并用于对所述燃烧机(12)进行降温操作的外侧水冷罩单元(4),以及设置在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上、并设有所述引风机(13)和烟气检测器(14)的弯折出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1)包括设有所述炭化炉连接管(11)和燃烧机(12)和通风管(15)的长方体箱(101),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101)内、并用于分隔形成横向往复通道的隔板(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101)上、并用于安装所述弯折连接管(2)的出气口(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3)和燃烧机(12)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箱(101)的两个相邻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连接管(2)上的前端板(301),设有所述弯折出气管(5)的后端板(302),设置在所述前端板(301)和后端板(302)上的开孔底板(303),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孔底板(303)上、并用于阻挡烟气和接收降温水体冲淋的下开口箱(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端板(301)和后端板(302)上、且分别位于两侧位置处的高位板(305)和用于安装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4)的低位板(306),以及设置在所述高位板(305)和低位板(306)上、并用于向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4)上导流降温水体的倾斜板(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倾斜板(307)上、并用于截留降温水体的凹槽(30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低位板(306)上的连接板(40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01)上、且遮盖所有所述燃烧机(12)、并用于接收所述倾斜板(307)上下落水体的倒u形罩体(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1)和倒u形罩体(402)顶板的远离所述耐火燃烧箱单元(1)一侧都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水冷罩单元(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倒u形罩体(402)的靠近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侧板上的出气孔(403),以及设置在所述倒u形罩体(402)的远离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侧板上的风冷管(4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403)的靠近所述烟气水冷箱单元(3)一侧向下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燃烧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电解液无害化处理的尾气燃烧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耐火燃烧箱单元上设置炭化炉连接管、燃烧机、引风机、烟气检测器、通风管、弯折连接管、烟气水冷箱单元、外侧水冷罩单元,以及弯折出气管的方式,使得:1、将烟气检测器原本需要额外配备的降温结构省略,即为将烟气水冷步骤提前,烟气水冷箱单元的降温操作既可以满足后续布袋除尘和碱液吸收操作的温度需要,还可以保证烟气检测操作得以有效进行;2、烟气水冷箱单元搭配外侧水冷罩单元,保证所有的燃烧机都可以获得间接水冷降温效果,避免燃烧机过热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甄爱钢,刘元龙,郝茂德,吴心平,祝俊健,崔星星,邱璨,王姚,赵美平,付贤家,凌怊,李娜,敖淑娴,马佳,严维,苗伊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