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0247发布日期:2023-12-21 04: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为降低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烟气处理是排放前的必经工艺,而烟气冷却是烟气处理的必经步骤。

2、在发明人已知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喷淋设备对烟气进行冷却,该种方式由于冷却液与烟气的直接接触,存在烟气与冷却液的混合物粘附在烟道内壁而造成烟道堵塞、烟气与冷却液的混合物造成后端净化设备腐蚀严重、无法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再利用而造成能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部分烟气处理厂家设计了新的换热器,通过换热管道将烟气与冷却液隔离,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烟气中含有较多烟灰,在烟气与冷媒进行换热的过程中,烟灰会附着在换热管道的壁面,长期堆积会导致换热管道堵塞,从而影响换热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烟气经过换热管道后附着在换热管道壁面上形成堆积而导致换热管道堵塞,从而影响换热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该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能够同步换热和清灰,提高工作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外壳和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外壳内的换热管道,第一外壳内部构造为由换热管道隔绝的烟气流道和冷媒流道,以允许冷媒流道内的冷媒与烟气流道内的烟气进行换热;以及清灰结构,清灰结构构造为能够在烟气流过烟气流道的同时经过该烟气流道,并通过与换热管道发生碰撞而振落烟气流过烟气流道过程中附着在换热管道上的烟灰。

3、优选地,清灰结构为球体;和/或,清灰结构为刚性;和/或,清灰结构设置为多个。

4、优选地,换热单元具有多个烟气流道,每个烟气流道内能够进入多个清灰结构;和/或,换热管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碰撞突起,碰撞突起位于烟气流道内,当碰撞突起设置为多个时,碰撞突起沿烟气流道的延伸方向和/或与烟气流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的方向分布,碰撞突起能够与清灰结构发生碰撞。

5、优选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分布单元,分布单元能够将清灰结构分布至各个烟气流道内。

6、优选地,分布单元包括第二外壳和布筛结构,第二外壳内部形成有供烟气和清灰结构进入烟气流道的过渡腔,布筛结构位于过渡腔内,布筛结构和烟气流道沿清灰结构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7、优选地,布筛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单次供单个清灰结构穿过;或者,布筛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布筛结构背离烟气流道的一面设置为圆锥引导面,清灰结构能够沿圆锥引导面移动至第一通孔处。

8、优选地,分布单元还包括暂存仓和阀门,第二外壳上开设有输入口,暂存仓位于过渡腔内,暂存仓的入口与输入口连通,阀门设置在暂存仓的出口处,输入口、暂存仓、布筛结构和烟气流道沿清灰结构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清灰结构能够暂存在暂存仓内,并通过阀门的开启穿过暂存仓的出口进入过渡腔内;和/或,分布单元还包括多个防撞结构,防撞结构设置在布筛结构与烟气流道之间,清灰结构能够与防撞结构碰撞后进入烟气流道内。

9、优选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分离单元,分离单元能够分离清灰结构与烟灰,其中,第一外壳上开设有输出口,分离单元包括振动筛和接灰仓,输出口与振动筛沿清灰结构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且接灰仓位于振动筛的下方,以能够容纳与清灰结构分离的烟灰。

10、优选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能够将清灰结构循环输送至烟气流道中,其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外壳、驱动组件和提斗,驱动组件和提斗均位于第三外壳内,第三外壳能够容纳清灰结束的清灰结构,驱动组件与提斗驱动连接,提斗能够承载清灰结构,并通过驱动组件将清灰结构循环输送至烟气流道中。

11、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管道以及上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烟气管道与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连通。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单元对烟气进行冷却的同时,清灰结构随烟气一同在烟气流道内移动,清灰结构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道发生碰撞,产生振动,振落附着在换热管道壁面上的烟灰,烟灰随着烟气一同流动进而从第一外壳输出,避免换热管道的壁面产生烟灰的堆积,从而避免因烟灰堆积而造成的换热管道堵塞,进而避免因此影响换热单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结构(2)为球体;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具有多个所述烟气流道,每个所述烟气流道内能够进入多个所述清灰结构(2);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分布单元(3),所述分布单元(3)能够将所述清灰结构(2)分布至各个所述烟气流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单元(3)包括第二外壳(31)和布筛结构(32),所述第二外壳(31)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烟气和所述清灰结构(2)进入所述烟气流道的过渡腔,所述布筛结构(32)位于所述过渡腔内,所述布筛结构(32)和所述烟气流道沿所述清灰结构(2)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筛结构(3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2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321)单次供单个所述清灰结构(2)穿过;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单元(3)还包括暂存仓(33)和阀门,所述第二外壳(31)上开设有输入口,所述暂存仓(33)位于所述过渡腔内,所述暂存仓(33)的入口与所述输入口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暂存仓(33)的出口处,所述输入口、所述暂存仓(33)、所述布筛结构(32)和所述烟气流道沿所述清灰结构(2)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清灰结构(2)能够暂存在所述暂存仓(33)内,并通过所述阀门的开启穿过所述暂存仓(33)的出口进入所述过渡腔内;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分离单元(4),所述分离单元(4)能够分离所述清灰结构(2)与所述烟灰,其中,所述第一外壳(11)上开设有输出口,所述分离单元(4)包括振动筛(41)和接灰仓(42),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振动筛(41)沿所述清灰结构(2)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接灰仓(42)位于所述振动筛(41)的下方,以能够容纳与所述清灰结构(2)分离的所述烟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5)能够将所述清灰结构(2)循环输送至所述烟气流道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第三外壳(51)、驱动组件和提斗(55),所述驱动组件和提斗(55)均位于所述第三外壳(51)内,所述第三外壳(51)能够容纳清灰结束的所述清灰结构(2),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提斗(55)驱动连接,所述提斗(55)能够承载所述清灰结构(2),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将所述清灰结构(2)循环输送至所述烟气流道中。

10.一种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换热清灰装置,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烟气换热清灰装置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该烟气换热清灰装置包括: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外壳和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外壳内的换热管道,第一外壳内部构造为由换热管道隔绝的烟气流道和冷媒流道;以及清灰结构。在换热单元对烟气进行急冷的同时,清灰结构随烟气一同在烟气流道内移动,清灰结构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道发生碰撞,产生振动,振落附着在换热管道壁面上的烟灰,烟灰随着烟气一同流动进而从第一外壳输出,避免换热管道的壁面产生烟灰的堆积,从而避免因烟灰堆积而造成的换热管道堵塞,进而避免因此影响换热单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罗杨,宋双,洪来凤,赵庆聪,李亦昂,吴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节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