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5490发布日期:2024-01-26 16:5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泥焚烧,具体涉及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


背景技术:

1、对于污泥和生活垃圾掺烧而言,污泥干化的能源由焚烧厂提供,干化的废气进焚烧炉焚烧,干化污泥也进焚烧炉处理。这种协同使得污泥干化过程中的能耗降低、干化污泥的处理成本降低、污泥干燥系统总投资降低,因此生活污泥干化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是一种重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例如公开号为cn112178654a的生活垃圾协同市政污泥焚烧处理设备,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端安装有第一助燃组件,所述第一助燃组件外部一端连接有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部安装有第二助燃组件,所述焚烧炉顶端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焚烧炉底端嵌有接渣组件;所述第一助燃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挤压板、集料仓、支撑杆、过滤板、限位槽、推板、螺杆、齿轮、第一转动电机、烘干仓和螺旋送料机,该生活垃圾协同市政污泥焚烧处理设备,通过挤压板将垃圾内的污水挤出,便于焚烧的进行,同时被挤出污水后的垃圾通过推出进行烘干,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工作量以及人工成本;通过分散板将垃圾打散,防止垃圾全部聚集在一处,缩短了焚烧时间。

2、上述专利中污泥经过干化之后与垃圾混合并投进焚烧炉中焚烧,而干化污泥与垃圾混合进料的量不便于控制,进料的量不均匀可能影响二者混合均匀性,从而影响二者后续焚烧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干化污泥与垃圾进料量不便于调节,从而影响进料混合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步,将从场外运输过来含水率85%左右污泥,转存至污泥仓内进行存储,并通过污泥仓底部设置的转运螺旋机转运至柱塞泵内;

4、第二步,通过柱塞泵及其上设置的输送管道将污泥输送至桨叶干化机内进行热源干化处理,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降至40%左右;

5、第三步,干化后的污泥通过z型刮板机和水平刮板机转运至焚烧混合装置中,同时垃圾通过刮板机进入焚烧混合装置中,污泥和垃圾分别进入料斗中,通过调节构件自动调节污泥和垃圾的下料量,并利用粉碎箱对污泥和垃圾进一步打碎;

6、第四步,打碎后的污泥和垃圾进入混合箱体中混合,并利用加热机构进行进一步干燥处理,混合物通过混合箱体底部的排料口排进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处理。

7、优选的,所述焚烧混合装置包括顶部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箱,所述料斗内侧面设置有位于粉碎箱上方的挡料板,两个所述料斗之间设置有下料调节机构,所述下料调节机构包括水平安装在两个粉碎箱前方的转动杆,所述混合箱体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两端与挡料板外侧之间设置有调节构件;

8、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混合箱体侧面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杆外端设置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上端与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端与挡料板外端活动安装。

9、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体上表面设置有套设在转动杆上的支撑座,所述转动板表面开设有腰形孔,所述伸缩缸外端设置有滑动位于腰形孔中的导向滑柱,所述挡料板前端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转动板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挡料板前端侧面竖直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表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连接杆左端设置有伸进固定滑块中的滑块。

11、优选的,所述粉碎箱与转动杆之间设置有粉碎构件,所述粉碎构件包括粉碎箱内部啮合设置的粉碎辊,所述粉碎辊内部设置有贯穿粉碎箱的辊轴,所述辊轴外端套设有第一蜗轮,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粉碎箱与混合箱体顶部之间均设置有料管,两个所述料管之间设置有活动构件,所述活动构件包括水平位于混合箱体顶部的往复杆,u型的所述往复杆前端贯穿料管位于内部,所述往复杆内端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

13、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体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后端与往复杆连接,所述混合箱体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往复杆支撑导向的导向板。

14、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体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套设在混合箱体上的密封外壳,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混合箱体内部设置有混合轴,所述料斗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混合轴上设置有多个加热搅动构件。

15、优选的,所述加热搅动构件包括套设在混合轴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多根加热丝,所述框架外表面设置有外套板,所述外套板外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将下料调节机构、焚烧混合装置和水平刮板机结合,可实现两个料斗中污泥和垃圾的均匀定量下料,增加污泥与垃圾混合均匀性,提高后续二者焚烧效率,且污泥与垃圾的下料口大小可调节,从而调节污泥与垃圾进料量,增加焚烧便捷性和提高焚烧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混合装置(6)包括顶部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箱(62),所述料斗(63)内侧面设置有位于粉碎箱(62)上方的挡料板(631),两个所述料斗(63)之间设置有下料调节机构(64),所述下料调节机构(64)包括水平安装在两个粉碎箱(62)前方的转动杆(643),所述混合箱体(61)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转动杆(643)转动的驱动电机(644),所述转动杆(643)两端与挡料板(631)外侧之间设置有调节构件(6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61)上表面设置有套设在转动杆(643)上的支撑座(65),所述转动板(6422)表面开设有腰形孔(6423),所述伸缩缸(6421)外端设置有滑动位于腰形孔(6423)中的导向滑柱(6424),所述挡料板(631)前端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6425),所述连接杆(6425)与转动板(64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631)前端侧面竖直设置有固定滑块(9),所述固定滑块(9)表面开设有t型槽,所述连接杆(6425)左端设置有伸进固定滑块(9)中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箱(62)与转动杆(643)之间设置有粉碎构件(641),所述粉碎构件(641)包括粉碎箱(62)内部啮合设置的粉碎辊(6411),所述粉碎辊(6411)内部设置有贯穿粉碎箱(62)的辊轴,所述辊轴外端套设有第一蜗轮(6413),所述转动杆(643)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蜗轮(6413)啮合的第一蜗杆(64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粉碎箱(62)与混合箱体(61)顶部之间均设置有料管,两个所述料管之间设置有活动构件(8),所述活动构件(8)包括水平位于混合箱体(61)顶部的往复杆(82),u型的所述往复杆(82)前端贯穿料管位于内部,所述往复杆(82)内端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61)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缸(81),所述驱动缸(81)后端与往复杆(82)连接,所述混合箱体(61)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对往复杆(82)支撑导向的导向板(8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61)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7),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套设在混合箱体(61)上的密封外壳(71),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螺旋管(72),所述螺旋管(72)顶部设置有出气管(74),所述混合箱体(61)内部设置有混合轴(611),所述料斗(63)顶部设置有进料口(632),所述混合轴(611)上设置有多个加热搅动构件(7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搅动构件(73)包括套设在混合轴(611)上的安装环(731),所述安装环(731)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框架(732),所述框架(732)内部设置有多根加热丝(733),所述框架(732)外表面设置有外套板(734),所述外套板(734)外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73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化污泥协同垃圾入炉焚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从场外运输过来含水率85%左右污泥,转存至污泥仓内进行存储,并通过污泥仓底部设置的转运螺旋机转运至柱塞泵内;第二步,通过柱塞泵及其上设置的输送管道将污泥输送至桨叶干化机内进行热源干化处理,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降至40%左右;第三步,干化后的污泥通过Z型刮板机和水平刮板机转运至焚烧混合装置中;本发明通过将下料调节机构、焚烧混合装置和水平刮板机结合,可实现两个料斗中污泥和垃圾的均匀定量下料,增加污泥与垃圾混合均匀性,提高后续二者焚烧效率,且污泥与垃圾的下料口大小可调节,从而调节污泥与垃圾进料量,增加焚烧便捷性和提高焚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高锦柱,孙建科,高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中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