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0852发布日期:2024-02-20 21: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1、硫磺燃烧器又称为喷嘴或烧嘴,是酸性气燃烧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使酸性气与空气混合均匀,提供一个使杂质和硫化氢都能完全燃烧的稳定火焰。目前的硫回收工艺根据酸性气与空气是否被提前混合分为预混燃烧技术和非预混燃烧技术,其中,预混燃烧技术由于能够将酸性气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燃烧器内的燃烧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酸性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又导致了回火风险高,而非预混燃烧技术因为酸性气与空气未混合使得回火风险低,但是由于酸性气与空气的混合不够充分导致燃烧器内的燃烧效果较差。

2、在目前的技术中,燃烧效果好和回火风险低很难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旨在克服目前预混燃烧技术和非预混燃烧技术无法兼顾燃烧效果好和回火风险低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预混腔、射流腔和燃烧腔,所述预混腔、所述射流腔和所述燃烧腔依次连通,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预混腔;

3、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喷管穿设于所述预混腔和所述射流腔,所述第一喷管具有第一内通道、溢出孔和第一喷孔,所述溢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内通道和所述预混腔,所述第一喷孔连通所述第一内通道和所述射流腔。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管还具有燃气孔,所述燃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内通道和所述射流腔,所述第一喷孔包括第一直喷孔,所述第一直喷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喷孔环布于所述燃气孔;

5、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第二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与所述第二喷管连接,所述第二喷管穿设于所述燃气孔,所述第二喷管具有第二内通道和第二喷孔,所述第二喷孔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和所述射流腔,所述第二喷孔包括第二斜喷孔,所述第二斜喷孔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管还具有点火孔,所述点火孔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和所述射流腔,所述第二喷孔还包括第二直喷孔,所述第二直喷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喷孔环布于所述点火孔;

7、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点火棒,所述点火棒与所述第二喷管连接,所述点火棒穿设于所述点火孔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火棒可伸缩的穿设于所述点火孔,所述点火棒包括点火端,当所述点火棒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点火端位于所述第二喷管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溢出孔沿所述溢出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1,所有所述第一喷孔沿所述第一喷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其中,s1/(s1+s2)≤25%。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一直喷孔沿所述第一直喷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1,所有所述溢出孔沿所述溢出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1,所有所述第一喷孔沿所述第一喷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其中,3%≤s21/(s1+s2)≤5%。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孔还包括第二直喷孔,所述第二直喷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有所述第二直喷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31,所有所述第二喷孔沿所述第二喷孔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3,10%≤s31/s3≤20%。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围成所述射流腔,所述第一导流面的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以使所述射流腔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逐渐减小。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的至少部分为圆柱面,以使所述射流腔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保持不变。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围成所述燃烧腔,所述第二导流面的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以使所述燃烧腔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逐渐增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面的至少部分为圆柱面,以使所述燃烧腔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保持不变;

16、所述壳体包括内衬,所述燃烧腔由所述内衬围合而成;

17、所述壳体还具有进气腔,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18、所述内衬设有多个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燃烧腔,所述进气通道环设于所述燃烧腔。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的数量至少为16。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5°≤α≤30°。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面中的圆柱面为直圆柱面,所述直圆柱面的直母线长度为d1,所述直圆柱面的直径为d2,其中1.1≤d1/d2≤1.2。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隔板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隔板分隔所述预混腔和所述射流腔,所述旋流叶片与所述隔板连接,相邻所述旋流叶片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预混腔和所述射流腔,所述旋流叶片环设于所述第一喷管,所述溢出孔位于所述旋流叶片的下游,以使得自第一进气口进入的气体与所述溢出孔溢出的气体在所述预混腔中充分混合。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叶片的数量为12-18。

24、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预混腔、射流腔和燃烧腔,预混腔、射流腔和燃烧腔依次连通,壳体还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连通预混腔;第一喷管,第一喷管与壳体连接,第一喷管穿设于预混腔和射流腔,第一喷管具有第一内通道、溢出孔和第一喷孔,溢出孔连通第一内通道和预混腔,第一喷孔连通第一内通道和射流腔。本申请通过在预混腔中将部分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实现部分预混,再将另一部分酸性气直接喷进射流腔,以实现半预混的效果,从而使得燃烧器即能够拥有较好的燃烧效果,又能够将回火的风险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管(200)还具有燃气孔(240),所述燃气孔(240)连通所述第一内通道(210)和所述射流腔(120),所述第一喷孔(230)包括第一直喷孔(231),所述第一直喷孔(231)沿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一直喷孔(231)环布于所述燃气孔(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管(300)还具有点火孔(330),所述点火孔(330)连通所述第二内通道(310)和所述射流腔(120),所述第二喷孔(320)还包括第二直喷孔(322),所述第二直喷孔(3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第二直喷孔(322)环布于所述点火孔(3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棒(400)可伸缩的穿设于所述点火孔(330),所述点火棒(400)包括点火端(410),当所述点火棒(40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点火端(410)位于所述第二喷管(3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溢出孔(220)沿所述溢出孔(220)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1,所有所述第一喷孔(230)沿所述第一喷孔(230)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其中,s1/(s1+s2)≤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直喷孔(231)沿所述第一直喷孔(231)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1,所有所述溢出孔(220)沿所述溢出孔(220)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1,所有所述第一喷孔(230)沿所述第一喷孔(230)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2,其中,3%≤s21/(s1+s2)≤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320)还包括第二直喷孔(322),所述第二直喷孔(3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有所述第二直喷孔(322)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31,所有所述第二喷孔(320)沿所述第二喷孔(320)延伸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之和为s3,10%≤s31/s3≤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导流面(150),所述第一导流面(150)围成所述射流腔(120),所述第一导流面(150)的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以使所述射流腔(120)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150)的至少部分为圆柱面,以使所述射流腔(120)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保持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还具有第二导流面(160),所述第二导流面(160)围成所述燃烧腔(130),所述第二导流面(160)的至少部分为圆锥面,以使所述燃烧腔(130)的至少部分沿着射流方向的通流截面积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71)的数量至少为16。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7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15°≤α≤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面(160)中的圆柱面为直圆柱面,所述直圆柱面的直母线长度为d1,所述直圆柱面的直径为d2,其中1.1≤d1/d2≤1.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隔板(500)和多个旋流叶片(600),所述隔板(500)分隔所述预混腔(110)和所述射流腔(120),所述旋流叶片(600)与所述隔板(500)连接,相邻所述旋流叶片(600)之间的缝隙连通所述预混腔(110)和所述射流腔(120),所述旋流叶片(600)环设于所述第一喷管(200),所述溢出孔(220)位于所述旋流叶片(600)的下游,以使得自第一进气口(140)进入的气体与所述溢出孔(220)溢出的气体在所述预混腔(110)中充分混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叶片(600)的数量为12-18。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该燃烧器包括壳体和第一喷管,壳体具有预混腔、射流腔和燃烧腔,预混腔、射流腔和燃烧腔依次连通,壳体还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连通预混腔;第一喷管与壳体连接,第一喷管穿设于预混腔和射流腔,第一喷管具有第一内通道、溢出孔和第一喷孔,溢出孔连通第一内通道和预混腔,第一喷孔连通第一内通道和射流腔。本申请通过在预混腔中将部分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实现部分预混,再将另一部分酸性气直接喷进射流腔,以实现半预混的效果,从而使得燃烧器即能够拥有较好的燃烧效果,又能够将回火的风险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唐昭帆,叶晶,邬文燕,王亮,魏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