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9459发布日期:2024-03-18 18:0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锅炉水冷壁防腐,具体涉及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为满足日益严格的nox排放标准,国内一大批燃煤机组纷纷采用炉膛空气分级燃烧技术。随着空气分级程度的提高,水冷壁高温腐蚀状况却急剧恶化,主要是由于炉膛分级送风致使燃烧器区域形成浓厚的还原性气体,从而加剧锅炉内的水冷壁面产生高温腐蚀。

2、现有措施主要是采取贴壁风改造,在锅炉水冷壁上开贴壁喷口,引一部分二次风从贴壁喷口喷出,通过贴壁风形成的气膜降低侧墙水冷壁附近的还原性气体浓度,降低发生高温腐蚀的危险。但现有贴壁风装置风道整体设计不合理,改良优化也主要集中在贴壁喷口结构上,使得现有的对冲锅炉贴壁风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各喷口贴壁风风率不均匀,部分区域覆盖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能够适应锅炉内不同位置的还原性气体分布情况,在锅炉的侧墙水冷壁上构建对应的通风结构,能够运用有限的贴壁风量在整个锅炉侧墙水冷壁上形成分布均匀的贴壁风,改善锅炉侧墙水冷壁部分区域贴壁风覆盖效果差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贴壁风对锅炉燃烧所产生的影响,还能够显著提升锅炉侧墙水冷壁的防高温腐蚀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用于将分二次风箱中的二次风导入锅炉侧墙水冷壁,以形成贴壁风,包括:

3、至少两个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成对设置在所述锅炉的侧墙外侧,且各个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风口均连通所述分二次风箱中的风道;各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风口均位于所述侧墙外侧;

4、贴壁风风箱,所述贴壁风风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外侧,所述贴壁风风箱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的容纳腔,各所述容纳腔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贴壁风连接管,若干所述贴壁风连接管均贯穿所述侧墙,以连通所述锅炉的侧墙水冷壁,用于将所述容纳腔中的二次风导入所述锅炉的侧墙水冷壁内;

5、所述贴壁风连接管朝向所述侧墙水冷壁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在所述喇叭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板,用于均匀所述喇叭口内所述二次风的流场。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成对设置的两所述导风通道的所述第一风口分别连通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分二次风箱。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风口远离所述锅炉上燃烧器,连通在靠近所述侧墙的所述分二次风箱上;所述容纳腔贴近所述侧墙设置。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成对设置的两所述导风通道与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所述贴壁风风箱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侧墙外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所述贴壁风风箱和若干组成对的所述导风通道。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通道。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风口为渐缩接口。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外力阀。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弧形板和直片板;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贴壁风风箱中,所述矩形板设置于所述贴壁风连接管中。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设置在所述喇叭口内,且所述矩形板与所述直片板固定连接。

15、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6、(1)本发明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包括导风通道和贴壁风风箱,导风通道成对设置,且导风通道的第一风口连通该分二次风箱。贴壁风风箱设置在侧墙外侧,贴壁风风箱包括与第二风口连通的容纳腔,容纳腔上间隔设置有贴壁风连接管,贴壁风连接管连通锅炉的侧墙水冷壁。贴壁风连接管设置有喇叭口。该低速贴壁风装置能够适应锅炉内不同位置的还原性气体分布情况,在锅炉的侧墙水冷壁上构建对应的通风结构,能够运用有限的贴壁风量在整个锅炉侧墙水冷壁上形成分布均匀的贴壁风,改善锅炉侧部面部分区域贴壁风覆盖效果差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贴壁风对锅炉燃烧所产生的影响,还能够显著提升锅炉内壁的防高温腐蚀性能。

17、(2)本发明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通过将导风通道的第一风口连通在对应侧墙位置的分二次风箱,连通位置远离上燃烧器,显著减少导风通道对锅炉上燃烧器燃烧用二次风的影响。同时,结合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的弧形通道,在实现渐缩接口和容纳腔之间稳定连通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二次风在流经弧形通道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损耗,并确保流经弧形通道中二次风流场的均匀稳定。

18、(3)本发明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通过将弧形板设置在容纳腔中,将矩形板设置在喇叭口中,将直片板设置在弧形板和矩形板之间,进而将贴壁风连接管中的流场划分为三个区域。同时,结合矩形板与喇叭口侧面的平行设置,确保在喇叭口位置形成朝向两侧的流通通道,进而使得流经该流通通道的二次风能够扩散到更广区域,显著提升贴壁风覆盖侧墙水冷壁的能力。

19、(4)本发明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结构简洁,运行稳定,使用便捷,其通过锅炉侧墙外成对设置连通分二次风箱的两个导风通道以及设置在两导风通道之间的贴壁风风箱,使得分二次风箱风道内的二次风能够基于不同风道的压差,从导风通道流入该贴壁风风箱中。结合设置在贴壁风风箱上的若干带有喇叭口的贴壁风连接管以及对应设置在贴壁风连接管内的若干导流板,使得位于容纳腔中的二次风能够稳定均匀的流入锅炉侧墙水冷壁上形成贴壁风,并确保流通在锅炉侧墙水冷壁上的贴壁风能够具备沿第三方向上的刚度以及沿第二方向上的动能,在保障贴壁风覆盖区域的同时还能够确保贴壁风能够将还原性气体与锅炉侧墙水冷壁充分阻隔。并且,通过在导风通道上设置接外力阀以及在采用渐缩接口的第一风口,不仅能够确保分二次风箱中的二次风能够充分进入导风通道中,还能够准确控制导风通道中二次风的风率,确保有足够的二次风来形成均匀分布在锅炉侧墙水冷壁上的贴壁风,并且避免贴壁风过大对燃烧器燃烧造成影响,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也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用于将分二次风箱中的二次风导入锅炉侧墙水冷壁,以形成贴壁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成对设置的两所述导风通道的所述第一风口分别连通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分二次风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风口远离所述锅炉上燃烧器,连通在靠近所述侧墙的所述分二次风箱上;所述容纳腔贴近所述侧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成对设置的两所述导风通道与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所述贴壁风风箱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在所述侧墙外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所述贴壁风风箱和若干组成对的所述导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风口为渐缩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导风通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外力阀。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弧形板和直片板;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贴壁风风箱中,所述矩形板设置于所述贴壁风连接管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设置在所述喇叭口内,且所述矩形板与所述直片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属于锅炉水冷壁防腐技术领域,包括导风通道和贴壁风风箱,导风通道成对设置,且导风通道的第一风口连通分二次风箱。贴壁风风箱设置在侧墙外侧,贴壁风风箱包括容纳腔,容纳腔上间隔设置有贴壁风连接管,贴壁风连接管连通锅炉的侧墙水冷壁。贴壁风连接管设置有喇叭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冲锅炉优化风道的低速贴壁风装置,能够在锅炉的侧墙水冷壁上构建对应的通风结构,运用有限的贴壁风量在锅炉侧墙水冷壁上形成分布均匀的贴壁风,改善锅炉侧墙水冷壁部分区域贴壁风覆盖效果差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贴壁风对锅炉燃烧所产生的影响,还能够显著提升锅炉侧墙水冷壁的防高温腐蚀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王小华,梅振锋,彭小敏,俞胜捷,孙路石,徐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